3.2.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一定水平的PCO2水平对维持呼吸和
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①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②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有关核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通气量。肺通气量增加可以增加CO2的排出,肺泡气和动脉血P CO2可重新接近正常水平。因此,吸入高浓度CO2的空气候呼吸明显加深,频率明显加快,增加CO2的排出。
﹢﹢﹢3.3. 动脉血[H]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H]降低,呼吸受到抑制。H对呼
﹢吸的调节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
﹢的敏感性较外周的高,约为外周的25倍。但是,H通过血液屏障的速度慢,限制了
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所以以外周化学感受器的途径为主。因此,通过家兔耳
﹢缘静脉注射乳酸后,动脉血[H]增加,呼吸加深加快。
3.4. 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后,由于这一侧迷走神经的神经冲动传递受阻,使得呼吸运动的调
节受阻;随后由于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另一侧迷走神经将起到呼吸调节作用,此时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加速吸气和呼气活动的交替,即呼吸频率加快。
3.5. 肺牵张反射的肺扩张反射的作用在于阻抑吸气过长过深,促使吸气及时转入呼气。肺
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当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是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这样便加速了吸气向呼气转换,使呼吸频率增加。所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
3.6. 当用2V的电脉冲刺激中枢端时,相当于恢复了迷走神经的功能,使呼吸频率显著加
快,呼吸也由此变浅;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时,因为迷走神经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对感受器的刺激没做出明显的反应。
4. 结论
4.1.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加深,频率加快。
4.2. 提高吸入气体PCO2,降低PO2可导致呼吸加深加快。
﹢4.3. 增加[H],呼吸亦加深,频率加快。
4.4. 迷走神经是呼吸运动调节反射中的传入神经,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呼吸频率加快,切断
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变深,频率变慢。
4.5. 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则相当于恢复了迷走神经的功能,加快了呼吸由吸气向呼气
的转变,加快了频率,呼吸也变浅。
5. 参考文献:
[1]张志雄,主编。生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
[2]秦俊莲,王红伟,尚立芝.家兔呼吸运动调节、胸膜腔内压观察及实验性呼吸衰竭[J] .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4 月第2 卷第12 期
[3] 陆源 林国华 杨午鸣 主编。机能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