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缆线路设计分析_朱添明(2)

2025-09-12

工 业 技 术

提高配网电压质量方法探究

郑东平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鹤山供电局,广东 鹤山 529700)

摘 要:配网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配网电压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水平,也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维护配网电压的科学稳定,提高配网电压质量。本文分析了配网电压指标以及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配网电压;指标;质量;提高策略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12/http://www.70edu.comtp.2015.22.040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对电力电能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对配网电压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配网电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端用电设备的运转水平,关系到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配网电压质量管理与监督,明确配网电压标准,并对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来优化改善配网电压质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配网电压质量,维护配网安全。

一、配网电压指标分析

配网电压质量关系到供电服务质量,其中配网电压有一定的指标范围,供电企业必须明确掌握并控制这一指标,确保自身的电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这其中要重点考虑供电容量、输电距离等重要因素,通常来说见表1。

用户接受供电系统提供的供电服务,要有效控制其电压浮动范围:

用户电压<10kV,其电压浮动范围性材质,如玻璃钢、C-PVC等。必须使用钢管时,应切断磁路,一般做法是沿管轴线方向在外壁上切开1cm宽通长口,再以铜条镶嵌切口并焊牢。电缆支架也应采用非磁性材质,目前多用玻璃钢支架。

4 电缆护套接地方式

由于三芯电缆中三相电流对称分布,所以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近于零,但是110kV电缆一般都采用单芯电缆,在芯线和金属护套之间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不仅在金属护套上形成环形电流而产生热能损耗,加快绝缘层的老化,还降低芯线的载流量,因而必须采取接地措施。

接地方式主要有四种:

(1)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护层电压限制器再接地;

(2)中间的一点直接接地,两端经护层电压限制器接地;

(3)交叉互联接地;(4)两端直接接地。

要控制在额定电压的+/-7%,当用电设备端子电压的实际值同额定值存在较大差异时,就会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要想维护用电设备的长期有效工作,就要尽量使其处于额定电压工作状态。

二、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常规方法

1 加强电网运行分析与负荷预测参照负荷的分布特点来对应调整电网的运行模式,维持变压器的正常负载,控制器空载或超载问题。通常来说其正常负荷率应该在75%~80%,一旦低于30%,则需要在考虑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来对应调换合适容量的变压器。如果遇到用电量较低的时段,则应该在确保线路末端电压质量的基础上,使负荷聚集于同一线路、变压器,以此达到负荷的均衡配置,也能有效节省电能,控制线损,达到提高配网系统电压质量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第一种接地方式,直接接地点通常为受电侧终端。如果电缆一端与架空线相接,直接接地点应选择架空线一端;若电缆两端均与架空线相接时,直接接地点应选在雷击概率大的架空线一端。

采用第二种接地方式时,如果短路故障时的感应电压较高或为降低对邻近弱电线路电气干扰强度时,应设置回流线,并且回流线截面应可满足最大暂态电流下的热稳定性要求,回流线外还要有防腐层。

第三种接地方式用于长电缆,电缆金属护套及绝缘层要分成3个或3的倍数个长度均等的小段,然后对相邻电缆段的金属护套(屏蔽层)交叉互联。电缆交叉互联后如果排列对称,交叉互联循环电流为零;如果不对称,交叉互联就会有循环电流,因此分割长度应尽量相等。

最后一种接地方式适合较短的线路(≤200m)或长距离水底电缆。

表1

供电容量(kW)<100100~1200200~2000

输送距离(km)<0.64~156~20

所选电压(kV)0.22~0.38

610

2 参照客户实际来科学定位变压器分接开关

必须正确选择变压器一次额定电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二次电压质量,防止出现过高、过低问题。

其中,当变压器靠近电源时,适合提高一次线圈的额定电压值,相反,则要适当地降低其额定电压值,一次来维护二次电压质量。

调节分接开关来对应变换变压器的电压分接头,从而确保同变压器额定电压相比,二次电压能够有上下5%的浮动(5)电缆在线监测系统。按照南方电网公司要求,110kV电缆线路的电缆交叉互联与电缆隧道敷设均需要安装电缆在110kV线监测系统。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结语

在110kV电缆线路设计中,合理选择线路路径、电缆敷设方式、电缆及附件、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可以降低工程投资,便于施工和运行维护,但是各城市特点迥异,因此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设计参数,使设计成果更经济、合理、安全和适用。

参考文献

[1]李久程.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线路的设计[J].云南电力技术,2013,41(z1):49-52.

[2]石红,方琦.中心城区电力电缆隧道线路设计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1):175-177.

- 47 -


110kV电缆线路设计分析_朱添明(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现代汉语》黄伯荣_廖序东_课后习题答案_上下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