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引导:巩固提升已经了解的知识,由感性的认知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
拓展园(拓展延伸)
目标: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对课堂学习的领悟和运用。?
过程:1.教师向学生说明“校园环境小卫士手册”的填写要求,并向学生说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在写“表现”这一项时,学生和家长一起列出的越多越好!?2.教师可带领学生填写书本中上课当天的表现。?3.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补充。
心理引导: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将外在的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第六课?上课之前
【主题说明】?
课前准备到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上课铃声响,要将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做好相关的训练,让学生做到能在铃声的提示下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
2.情感目标:感受课前准备到位对于上好课的积极作用。?3.行为目标:学会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
难点:掌握每门课以及每节课前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1. 教学PPT。
2.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提前与相关学科老师做好沟通,便于在指导学生做好每节课的
课前准备,针对性强,细节落实到位。 【教学设计】? 观察岛?(热身暖心)
目标: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对上课前的精神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过程: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群小学生坐在课桌前,双手放在课桌上,目视前方,等着老师上课。一名老师,手里拿着一本教材和一盒粉笔,正走向讲台。讲台上有一个讲桌。?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讲自己在上课铃响后在做什么。?3.教师总结:上课铃声响了,我们要学会坐在课桌前等待老师上课。导入本课课题。 活动营(体验分享)
目标:让学生学会分辨课前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训练如何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过程:活动一:谁能得到小红旗?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上课铃声响了,一年级小学生进教室后的各种表现,分别为:(1)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打闹);(2)同伴之间讲话,交谈;(3)一名小学生摆好学具,坐端正(严肃、认真);(4)一名学生在低头玩玩具(高兴);(5)一名学生端着水杯喝水。?2.一种表现一张图片,每张图片下画一个圆圈,给做得好的同学画上一颗小星星,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教师总结:上课铃响起,我们应该端正坐好,准备好学具等待老师上课,那么每门课程的准备都是一样的吗?导入活动二。?活动二:课前的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正把手伸向书包,低头拿东西,为上课做准备。他前面的黑板上,写着“语文”两个楷体字。?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上语文课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3.教师整理学生发言情况,补充、总结每门学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课前准备习惯,增强学生注意转移能力。 分享屋(总结提升)
目标:通过儿歌总结概括每门课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熟记于心,指导实践。
过程:1.引导学生总结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课前准备。 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课前准备意识 拓展园(拓展延伸)
目标:通过向爸爸妈妈展示,来检测自己是否清楚每门学科的课前准备要求。
过程:请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课前准备情况,?回家跟爸妈说一说做得好的地方,也找一找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提出努力的方向。?
心理引导: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跟父母分享,有助于强化学生习得的知识,同时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情感。
第七课手牵手,一起走
心育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团结力量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看视频:说说为什么一滴水珠不能挽救禾苗,而很多雨点儿就能呢? 板书课题:第7课??手牵手,一起走
二、学生活动活动一、找朋友请一起做“找朋友”游戏吧!?????? 活动二、一起走与同学一起做绑腿走的游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三、分享(看视频)大家在一起,我来帮助你。团结友爱别忘记,共同进步记心里。 四、拓展请试着交交新朋友,如果做到了,就把下面的打拇指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吧
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主题说明】?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依赖大人,到了学校后,哭闹、找不到厕所、水杯不会开、作业不会写、文具没有带等现象,比比皆是,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自我肯定。本课只在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课余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能够列举出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评价自我的行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从学习、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2、情感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3、行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 【教学设计】 观察岛?(热身暖心)
目标: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他们上学时的情景。?2、思考:这几个小学生做得对吗??3、小调查:你每天上学是怎么做的呢??4、反馈: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导入课题。 活动营(体验分享)
目标:从学习中、活动中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
过程:活动一:你长大了吗??看一看,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你能做到的,为自己能做到的
事情打勾。活动二:穿衣服比赛?1、教师:“?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看看谁真的长大了。”?2、准备一件有钮扣的外衣,由老师计时,看谁不需要别人帮忙就能穿得又快又好!?3、教师小结:平时自己练习得越多,就做得越快、越好。?
心理引导: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乐趣与自信心 分享屋(总结提升)
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过程:1、小组讨论?在小学生活的这段时间内,你们课堂学习上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自己长大了呢?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呢??2、学生交流?3、代表发言?4、儿歌《我长大了》? 心理引导:学校、家庭都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拓展园(拓展延伸)
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过程:1、教师激励学生自我评价:长大了,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个学期,你能做到吗?检查你在每周的表现,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如果做到了,就在这周相应的表格里画上一个笑脸吧。?2、及时肯定学生,让他们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
第十课????我会听讲
教学目的:?
1、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与交流,学会尊重别人。?2、通过小故事理解、巩固课堂礼仪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上课迟到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进教室。在课堂上学会倾听与交流,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邀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全神贯注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技艺。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快,懂得深,下棋的技巧也掌握得熟练多了,后来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则不同,每次当奕秋讲下棋的时候,他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可是思想却开了小差,总觉得有大天鹅快要飞过来了。待天鹅快要飞到眼前时该要准备好弓和箭了。他一心想着当天鹅飞近后该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准,然后再怎样放箭,向最大的天鹅射去,等等。这个青年人虽然和前一个青年人同在一道学习下棋,但由于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思在遐想之中。结果学习的效果却远远不如前一个全神贯注、用心学习下棋的青年人。?????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两个学生都拜秋为师,为什么一个学生后来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棋艺没有多大长进??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本周,我们就重点介绍课堂礼仪。
第十三课当父母的小帮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技巧。?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一、?导言?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二、质疑?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举例说明。?三、表演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四、小品?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
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五、幻灯出示判断?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七、竞赛:1.整理书包比赛;八、总结
第十四课??????我会发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事物和环境的观察能力,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2、通过绕口令,来培养学生的敢说敢表达的勇气。?教学重点:掌握绕口令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绕口令语速和吐字清楚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课件:大家仔细看这幅图。?2、谁能说一说这三张图片,它们是什么季节的景色。?3、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秋天??4、指名回答?二、画秋天?1、请同学们把你眼中的秋天画下来好吗??2、学生画作品,教师巡视指导。?三、作品展示?1、教师展示同学的作品,同学互评。?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四、绕口令1、看绕口令视频,讲说绕口令要求。?2、教师领读绕口令《四和十》和《花和瓜》。?3、同桌同学互相练习,互相纠正?4、小组内比一比、赛一赛? 五、总结?
1、语言表达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所以说,我们要从小养成敢说,能说,会说的好习惯。?2、相信自己,敢说你是最棒的? 六: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我会发言 说秋天? 画秋天? 绕口令比赛
第十五课有礼貌的小客人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家里、学校、来客人时应怎么做,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有规矩,有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这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同学们,大家经常遇到远方来的客人,如家里来的客人,学校来客人等作为我们该怎样做才是对的,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探讨之方面?的做法。? ?一、看课堂剧:《客人到我家》?
?要求:找出剧中人物正确的做法和不正确的做法?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看了课堂剧,对剧中的人物做出了正确的评价,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地招待客人。?
二、看录相《学校来客人时同学们的做法》?
要求:看完后讨论一下谁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不正确该怎样做。找出错误的原因。?????教师小结。?
三、教师对以上事例做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行为训练。?(1)家里来客人了小区不认识就不让进屋。?(2)家里业客人,小刚不好意思回答客人的问话。?(3)家里来客人带来了小孩,小明不让不客人玩自己的玩具。?(4)学校来客人,一辆小轿车很漂亮,同学们围着看,还用手去摸。?????(5)学校来外宾,王红主动让路并问客人好。?2.事例分析?下面同学的做法对吗?不对的错在什么地方?他该怎样做??(1)李明家来了乡下的亲戚,看他们穿着不讲究,土气,就不理他们,亲戚跟他说话,他用鼻子哼。
(2)哥哥的同学来了,妈妈让小刚把水果拿来,小刚哼了一声把水果拿来后,砰的放在茶几上。??3.同学谈一谈自己是怎样对待家里、学校来客人的。 五、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