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快乐过新年
教学目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如庙会)相关的资料。 4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5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活动准备: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如窗花、对联等),收集反映春节内容的工艺品和服饰等(唐装、帽子等请逛过庙会的同学回忆逛庙会的体验;收集在庙会上购买的有特色的小玩意或纪念品;收集与家人同逛庙会的照片或录象等资料。
请没逛过庙会的同学,向父母或其他人调查有关庙会或本地集市活动的情况。 老师收集各地庙会活动的图片、照片或音像资料。收集红灯笼、彩球、糖葫芦、小面人、风车等庙会常见的物品。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教学过程: 第一节
21
(一)了解有关春节的事
1师: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按照传统的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别的民族、别的国家也有自己传统的新年,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2同学把自己查到的资料说给大家听,老师补充。(泰国是每年四月过传统的新年,印度是在十月,埃及是在尼罗河涨水的时候过新年,我国的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在十月或六月过新年。)
3我们是怎样和家人过春节的?
4看看书上的四幅图画的是什么?(舞狮子、耍龙灯、贴窗花、逛花市、张灯结彩) 过春节时,你还参加过什么有意思的活动?(逛庙会) 二感受有关庙会的热闹场面
请逛过庙会的同学讲讲你和家人一同逛庙会的体验和感受: (1)庙会中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2)庙会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三展示小收藏
请逛过庙会的同学将自己在庙会中收集的小玩意拿到班上与大家分享,有特色的小玩意可以做出特别介绍。
第二节
(一)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怎样保护自己? 1在庙会上你发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2小组讨论你们遇到了这些不愉快的事应怎样办?
(1)人多拥挤,怎样防止与家人走散?如果找不到家里人,怎么办? (2)在人多的地方怎样防止丢钱物?
(3)有人乱扔垃圾,这样好吗?你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4)在人多的地方买东西,你发现有的人不排队,你应怎么办? (二)模拟活动:逛庙会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把刚才讨论的问题,表演一下,使同学增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小结:我们只有注意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在人多拥挤的环境里,要有进行自我保护的策略与方法,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地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22
16、新年的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自己进步的情况,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真诚虚心和积极进取的情感和态度。 2、培养学生对自己进行阶段性小结的习惯,通过“为同学喝彩”,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尝试用多种方法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别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课前准备:
1、自制一张“新年贺卡”,不要写任何的字。 2、“——眼中的我”,家长、老师征询活动。请家长给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一次评价,可以就所取得的进步、优点、长处或是不足、缺点来评价,并能在新年来临之际提出希望。请老师对你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提出要求。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新年即将来到,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自己动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现在我们来各自欣赏一下。 学生制作的贺卡展示。
师:在这些精美的贺卡上怎么都没写字呀,那是为什么呢?
23
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希望别人能在这张卡上写上他们送给你的希望和祝福,是吗? 2、家长、老师眼中的你
师:同学们,想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和你们的老师在新年来临之际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吗?先来猜猜。
(播放采访录象)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好奇,老师特地在课前与你们的家长、任课老师进行了一次沟通。我们一起去看看。
谈话的主题:在您眼里,您孩子从幼稚园升入小学一年来有些什么改变?有什么希望或要求吗? 3、学生谈感受
同学们听了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们的评价以后,有没有什么要说的?(可以选两个比较有典型性的学生)
师:在我们家长和老师的眼里,你们进步了很多很多,从不知道怎么听课到现在能坐定在椅子上35分钟,小眼睛看着老师、听着老师讲课;从不知道怎么做作业到现在能写端端正正的字;从不会整理书包、书柜到现在能按老师要求去自己试着做并做好;从以前一不高兴就冲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发脾气到现在懂得尊敬长辈了,从什么事都要家长帮忙到现在能帮家长做事了等等,这些都说明你们进步了、懂事了。你们喜欢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新年礼物吗? 4、同学眼中的我
师:同学们听了爸爸妈妈、老师对你的评价,想不想听听每天和你一起学习的同学对你的评价呢?
以五人一组为单位进行评议,评价的内容可以指出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也可以是提出的希望和互勉的话语。
每组选一个同学为组长负责组织。
24
【新教材】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