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学家”广东省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
天文比赛试题(初中年级组)B卷
【基础知识部分】(共30分)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C )
A.太阳 B.金星 C.月球 D.北极星
2.著名的织女星位于下列星座中的哪一个 ( B ) A. 天鹰座 B.天琴座
C.大熊座 D.小熊座
3.潮汐即海水有规律的涨落现象,当地球上产生大潮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是 ( D )
A.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日、地中间
B.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亮的连线成一个直角 C.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的中间 D.A和C都正确
4.地球上日夜交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C ) A.地球的公转 B. 地轴是倾斜的 C.地球的自转 D.月亮绕地球运动
5.中秋节晚上九点,重庆的小王陪家人赏月,此时月亮位于天空的方位大致是 (B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在 西昌 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2.地球上重量120千克的物体,到了月球上重量只有 20 千克。
3.根据日食和月食的产生原因可知日食发生在农历 初一 前后,月食发生在农历 十五 前后。 4.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时的季节为 春 。
5.人们在天气晴朗的清晨可以看到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空中,请问这个时候的月相是 凸月/峨眉月/下弦月 ,晴朗的傍晚的也可以见到这种现象,请问这个时候的月相是 峨眉月/凸月/上弦月 。
6.天文实验箱里给大家提供了光学望远镜,使观察物体变得清晰,在目镜中观察物体,它 不能 (填“能”或“不能”)使物体变大。
7.著名的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下次回归的时间是 2061 年。 8.首次在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是 翟志刚 。
三.实验数据题(共10分)
太阳系,由太阳、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公转。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名称 与日距离 (百万千米) 公转周期(年) 水星 57.9 0.24 金星 106.2 0.615 地球 149.6 1 火星 227.9 1.9 木星 778 11.8 土星 1427 29.5 天王星 2870.0 84 海王星 4496 164.8 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一个图中表示出各行星的与日距离和公转周期,要求X轴表示行星名称,主Y轴(左侧Y轴)表示距日距离,次Y轴(右侧Y轴)表示公转周期。
1
四.实验设计(共10分)
设计一个观察太阳系行星土星的观察方案。请写出观察所用器具和实验步骤。 所需器具:望远镜/六分仪(2分)(二选一即可)
实验步骤:(二选一即可) 望远镜步骤:
1. 组装好望远镜 ( 2分)
2. 寻找土星,调好焦距,使观测体清晰 (2分)
3. 每隔一段时间,用相机拍摄图像,跟踪观测土星,并做好记录(2分) 4. 将各个时段记录汇总,可得出土星运动轨迹(2分)
六分仪步骤:
1. 组装六分仪,用指南针辨别方向,选择好站位(2分)
2. 用手指穿过顶环拿起六分仪,转动指针,直到可以通过瞭望管的孔看到土星并将此刻的刻度记录下
来,这个刻度表示的就是当时土星相对地面的角度(2分) 3. 每隔一段时间重复观察土星,作好记录(2分)
4. 整理记录,把每次测量的角度位置用线连接起来,绘制成曲线,则是土星运动的轨迹(2分) 【实验操作部分】(共70分) 一.基础实验操作(40分)
“阴晴圆缺”是月相的一种变化,请你利用实验箱中的有关器材,模拟月相变化。 1. 正确组装仪器,模拟月相变化。(30分) 2.根据模拟过程,画出相应的月相图。(10分)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残月
2
二.撰写实验报告(30分)
1.日食和月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所发生的天文现象。请你写出月食的发生原理,并简要写出实验步骤。(24分)
月食原理:(12分)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并同时绕太阳旋转。(3分)在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当月球走到地球背太阳一面,(3分)如果三者正好同在或接近同一直线时,(3分)即月球走进地球的阴影里才会发生月食(3分)。 实验步骤:(12分)
1. 装配好器材,在黑暗处,用手电筒或其他光源从太阳方向照向地区(6分)
2. 调整天象仪,使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日月之间,让月球在地球的阴影里。(6分)
2.根据实验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6分)
人们在晴朗的夜晚能否整夜看到满月?为什么?
答:可以(2分)。因为满月时,月亮是在太阳落山时升起,太阳升起时落下(4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