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2025-09-13

本科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分章节试题库

第7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一、选择题

1、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 。

A.生长速度快 B.易得菌体 C.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所有以上特点 2、细菌直接摄取外界游离的DNA片段发生变异称为 。

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转换

3、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 ,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株。

A 重组频率 B 融合频率 C 突变频率 D 调控频率 4、抗药性质粒(R因子)在医学上很重要是因为它们 。

A.可引起某些细菌性疾病 B.携带对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 C.将非致病细菌转变为致病菌 D.可以将真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5、F+?F-杂交时,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A.F-细胞转变为F+细胞 B.F+细胞转变为F-细胞

C.染色体基因不转移 D.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是必须的 6、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

A.点突变 B.颠换 C.转换 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 7、准性生殖 。

A.通过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 B.有可独立生活的异核体阶段 C.可导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 D.常见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中 8、游离于各种微生物细胞质中的小DNA分子称作下列哪种结构? A、质体 B、质粒 C、类菌质体 D、间体 9、携带不同基因的F因子称为 。

A、F-菌株 B、F′菌株 C、F+菌株 D、Hfr菌株

10、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带到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叫 。

A、转化 B、转导 C、转换 D、接合 11、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是 。

A.转化、变量和涂布实验 B.转导、变量和影印培养实验

C.彷徨、涂布和影印培养实验 D.噬菌体感染实验、病毒拆开重建实验以及转化实验

12、在选育抗青霉素的菌株时,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 A.作为诱变剂 B.识别遗传标记 C.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D.作为营养物

13、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而得到DNA片段的过程,称为 。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原生质体融合 14、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 的菌株。

A. 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 B. 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 C. 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 D. 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15、当 ,会发生基因重组,并使F-菌株变化F+菌株。

A. F-菌株和F+菌株接合 B. F-菌株和Hfr菌株接合 C. F-菌株和F’菌株接合 D. F-菌株和F-菌株接合

16、由一种诱变剂引起DNA分子中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加或缺失,从而引造成突变点以后的全部遗传密码的转录和转译发生错误,由这种突变产生的突变体称为 。

A.碱基对的转换 B.碱基对的颠换 C.移码突变 D.染色体畸变 二、填空题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事例很多,其中最直接的证明有 、 、 三个经典实验。

2、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 ;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称 。

3、在 转导中,噬菌体可以转导给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而在 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4、细菌的接合作用是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 和 过程。

5、丝状真菌遗传学研究主要是借助有性过程和 过程,并通过遗传分析进行的,而 是丝状真菌,特别是不产生有性孢子的丝状真菌特有的遗传现象。

6、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 , , , , 。

7、受体细胞从外界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或质粒),引起基因型改变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8、F+和F-杂交中,结果是供体菌成为____________,受体菌成为______________。

9、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准性生殖包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11、1944年_________________等人证明了转化因子为DNA。

12、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和噬菌体的作用常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Lederberg的影印培养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当Griffith用活的粗糙型肺炎链球菌和加热灭活的光滑型肺炎链球菌混合注射小鼠时,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到了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

15、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和噬菌体的作用常是作 。 16、 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培养法实验证明了 。 17、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_ ___、__ _和_ ____;而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又是_ __、__ __和___ _。

18、通过 实验,证明 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通过 实验,证明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通过 ,证明了TMV的遗传物质是 。 19、基因自发突变具有的特性为___ _、_ ___、_ ___、__ __、_ __、___ _和___ _。

20、紫外线照射能使DNA相邻碱基形成_____,从而导致DNA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后应在_____条件下进行,以防止____现象的产生。

21、细菌基因转移的三种方式为____、_____和______。

22、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___、____、___、___和____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三、名词解释

1、质粒(plasmid) 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

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2 转导(transduction) 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

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3、基因组 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

4、普遍性转导 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菌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

5、局限性转导 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

体菌,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6、遗传转化 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7、诱变育种 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突变频率,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或特定的筛子)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株。

8、原生质融合 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中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

9、点突变 指由单个碱基改变发生的突变。

10、感受态 细胞处于能够吸收DNA的状态

11、接合 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

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12、F'菌株 当Hfr菌株细胞内的 F质粒因不正常切离而脱离和染色体组时,

可重新形成游离的、但携带整合位点邻近一小段核染色体基因的特殊F质粒。

13、营养缺陷型 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

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的突变菌株。

14、准性生殖 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

生殖方式,它可使同种生物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不经过减数分裂的方式导致低频的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15、转化 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获得部分

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17、转染 指用提纯的病毒核酸去感染其宿主细胞或其原生质体,可增殖出一群正常病毒

后代的现象。

18、Ames实验(Ames test) 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化合物致突变性(致癌性)的初筛方法。

19、光复活作用 光解酶在黑暗中战役的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酶—D

NA复合物,当给予光照时,酶利用光能将二聚体拆开,恢复原状,使DNA损伤得到修复。

20、转座因子 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

原核和真核细胞中。

四、判断题 (红色为对)

1、质粒作为细胞中的主要遗传因子,携带有在所有生长条件下所必需的基因。

2、营养缺陷型是微生物遗传学研究重要的选择标记和育种的重要手段,由于这类突变型在基本培养基上不生长,所以是一种负选择标记,需采用划线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

3、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在MM与CM培养基中均能生长。

4、所谓转导子就是带有供体基因的缺陷噬菌体。

5、饰变是生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表型变化,它是生物自发突变的结果。

6、准性生殖可使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以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而产生重组子。

7、用青霉素浓缩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原理是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因生长而致死,缺陷型因不生长而存活,从而达到浓缩目的。

8、当基因发生突变时,由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必然发生改变。

9、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10、与单独处理相比,诱变剂的复合处理虽然不能使微生物的总突变率增大,但能使正突变率大大提高。

11、一般认为与细菌所有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菌染色体上。 12、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13、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第七章 -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paypal与支付宝优势比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