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三下-路旁的橡树

2025-04-30

课题 8.路旁的橡树 课前预习: 课时 1 课时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1.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做到朗读课文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标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教学准备: 1.找出文中描写橡树的句子,并搜集五个描写树木的词语和三个描写树木的句子。 2.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3.教师课件制作。 1.借助工具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述文章内容的方法。 2.反复读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 3.学习作者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4.能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反复读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 2.学习作者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修 改 建 议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分享搜集的描写树木的句子,感受橡树生机,导入课题。 1.课下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描写树木的句子,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指生读) 2.不同的树木各有各的特点,同学们请看(投影)这是一棵橡树,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你能用课下搜集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3.你知道文中是怎样描写这棵橡树的吗? (1)指名学生读、齐读。(你们找的很准确) 屏幕出示: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2)老师把这句话变一变,瞧: 出示: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读一读,这样变好吗?为什么?说说把橡树比作“哨兵”,能说明什么?路旁的这棵橡树就像军人一样威武、挺拔,富有生命的活力!) 小结:把橡树比作草原上的哨兵,告诉我们树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啊。 (3)现在请你们把刚才我们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放入其中,再练习读一读这句话。 请同学们看着它,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高高的,粗壮的,结实的……) 谁愿意来读一读?(你们读出橡树的高大美丽,让我感受到了充满生命的活力。)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4.情境导入:这么美的橡树啊,可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公路,这棵树挡住了去路,这棵橡树的命运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课件中有一页词语幻灯片) 延伸 挺拔 哨兵 楔子 沥青 高尚 灌木林 马蹄形 1.自读 2.指名读,师生一起正音。 3.指生解释“楔子” 和“高尚”,并总结学生对难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借助工具书或生活经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填一填? 起因:筑路工人在修建一条( )的公路时被一棵 ( )橡树挡住。 经过: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把 路修成了( )。 结果:为橡树让路,他们有一颗( )的心。 4.生汇报,(师板书:工人 工程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述课文内容的方法。】 5.谁能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四、抓住重点,小组讨论交流。 1.齐读最后一段,提问:同学们已经在课前预习了利用工具书了解了“高尚”一词的意思。在这里“高尚”的心指的是什么 呢?课文哪些语句体现出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呢?(师板书:一颗高尚的心) 请同学们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读课文第2-7段,边读 边在文中标出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等入手进行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时,以下情节教师可根据学生找到的顺序,来相机进行,可以重点围绕一处或两处进行,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此处突出重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细节。) 情节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A.交流:在想什么呢?(树美有生机)体会心情——震撼。 B.指导朗读响亮。工人们被它的生命力和美所震撼,不愿砍掉它,停了下来;在读这句话时,要声音响亮、有气势,读出赞美之情。 情节2:他们沉默,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都叹气。 A.交流:他们沉默各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体会工人们内 心的那种不知如何是好、为橡树的命运担忧的内心,体会心情— —犹豫、纠结。 B.指导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 情节3:一组对话。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A.交流。猜猜他们说话时的语气,为什么? 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心情。感悟到工程师内心的矛盾、为难,读的时候语速应较慢,语调要低沉,要把握好分寸,读出无奈、为难的语气。工人们的话虽不要高昂,但要语气坚决、果断。 B.指导朗读分别读出工程师的平静、无奈和工人们的激动与坚决。 情节4:工程师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A.从语言、动作和事情结果来体会,抓住轻声体会心情——放松。“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这里的“他”是指谁?他做出了什么决定,不会有人责备我们了?(改变修路计划,没有把树砍掉。)“谁”可以是哪些人,为什么不责备“我们”了。 B.指导朗读。要读出问题得到解决后的轻松的语气。 【设计意图:在交流高尚的心时,等学生说完句子后,老师加一个问题,问个为什么,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体会心情,学生自然就会掌握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心情的方法,从而促进有感情地朗读。】 五、写法指导:篇末点题,体会高尚的心。 1.人们设想的路和修好后的公路有什么不同?这条修好的公路漂 亮吗?人们对它的评价如何?生回答。 出示: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板书:画红色的心形。 2.同学们再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中心句放在文章的最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这叫篇末点题,可以让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 五、课堂小练笔(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 1. 联系第7课《小村庄的故事》,假如小村庄里有三个人逃生到此,看到路旁的橡树,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象之后写一段话。 2.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把你的看法写一写。 3.橡树就这样被保住了,如果你是橡树,会对筑路人说些什么?从橡树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注意心理的描写。 六、作业:(授课过程中先出示课件中不字开头的成语),课外积累更多不字开头的成语。 板 书 设 计 8.路旁的橡树 工人 工程师 一颗高尚的心 教 学 反 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心灵 轻轻地( ) ( )的公路 长久地( ) ( )的橡树 不约而同地( ) 二、认真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沉重 繁重 1.( )的工作压的他喘不过起来。 2.工人们也( )地叹着气。 批示 指示 3.工程师( )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4.按照领导的( ),他们很快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三、照例子,写句子。 例句: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1.十五的月亮是那么( ) ,就像( ) 。 2.那条沥青公路像( )一样笔直。 3.西湖的水面像( )一样平。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弯曲成马蹄形,是因为 ( ) (1)人们觉得弯曲成马蹄形美观一些。 (2)筑路人爱护路边的树,把路修弯可以不砍树。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中“高尚的心”是指 ( ) (1)工人为了树停工不干,有一颗高尚的心。 (2)工程师和筑路人为了保护橡树,使公路拐一个弯。在修路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人教语文三下-路旁的橡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