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丨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预习总览
第一单元 加与减
1、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 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 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
2、100 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 个数。
3、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计算。
第二单元 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 元、2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 角、2 角、5 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 分、2 分、5 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 10 分进为 1 角,满
10 角进为 1 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 a 乘 b 等于 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 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 2~5 的乘法口诀
一、2 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2 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 2。
二、3 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 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 3。
三、4 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 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 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 4。
四、5 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 5。 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
五、用乘法解决问题,在计算时,要准确地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 测量
一、测量长度的单位
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
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 米=100 厘米或 1m=100cm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一端对准 0 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
度。??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两数之间相差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三、知识拓展(选学)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
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 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 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 分米相当于 1 米的十分之 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 厘米=10 毫米=0.1 分米=0.01 米=0.00001 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 MM(或 mm、㎜) 进率关:1 毫米=0.1 厘米;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