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 教体艺[2002]11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附件一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说明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自己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自己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目录》共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必配类器材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齐。必配类分为一类必配和二类必配。一类必配是指各学校均需配备的基本的器材设施;二类必配是指原则上学校也应配备齐全,但确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配齐的,学校可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本校的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项相关器材设施中不得少于两项。选配类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的器材设施。选配类也分为一类选配和二类选配。一类选配是根据学校进行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需要确定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二类选配则主要根据学校体育改革中不断拓展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学校的传统、特色确定的,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进行配置。对选配类器材设施,各地、各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有计划地选择配备。对《目录》中常用易耗器材,各校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目录》的精神,制定本地区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但必配类部分原则上不低于本目录的基本要求,选配类部分应提出相应要求和比例。
六、《目录》中所列必配类器材设施的数量是按照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以中学48人,小学40人作为标准班,超出或不足这一标准,应按照比例酌情增减自己备数量。
七、少数民族地区在执行本《目录》规定与要求时,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和地理环境资源,提倡自己置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器材设施。
八、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的体育器材设施,但不可随意降低配备标准,确有实际困难的,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逐步配置。
九、示范高中、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和学校运动会所需的器材设施,应本着训练、教学兼顾的原则自己备,配备标准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鼓励有条件的普通学校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形成本校体育特色,努力创造条件,自己备相应体育器材。
十、各校在按《目录》配备器材设施时,应注意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各校增设或自制《目录》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器材设施,提倡各校因地制宜地建设快乐体育园地。要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十一、在体育器材的建设与购置中,应贯彻精简节约的精神,杜绝浪费和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要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积极做好养护工作。
十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校应将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己备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之中。
十三、本《目录》的解释权属教育部。
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
教体艺[2002]11号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城镇小学 乡村小学 单 器材、设备 类 别 24个13—12个18个13—12个备 注 名 称 位 班以23个班以班以17个班以上 班 下 上 班 下 接力棒 根 24 18 10 18 12 6 跳高架 付 4 4 2 3 2 2 可升降,最低栏架 付 20 16 10 18 12 6 40cm 秒表 块 6 4 2 3 2 1 必小沙包 只 60 40 40 40 20 20 一木尺 根 5 3 1 3 2 1 1.8-2.5m 皮尺 条 4 3 2 3 2 1 20m,30m 垒球 个 50 40 30 30 25 20 10in 联合训练器 付 1 1 实心球 个 60 50 40 20 20 20 1kg,D=15cm 体操棒 根 60 60 60 60 50 50 80-90cm 张 4 2 2 4 2 2 300×30×20cm 类体操凳 木哑铃 付 60 60 60 60 短绳 根 100 80 60 60 50 50 220-250cm 配长绳 根 14 10 6 10 8 6 450-500cm 爬绳、爬竿 付 1 1 1 1 1 1 绳2,竿2 肋木 间 3 3 2 2 2 2 平梯 架 2 1 1 2 1 1 必助跳板 块 4 3 2 3 2 2 山羊 台 4 3 2 3 2 1 跳箱 套 3 2 1 3 2 1 低单杠 付 6 4 2 3 2 2 高单杠 付 3 2 1 2 1 1 60×60×10cm 体操垫(小) 块 60 60 40 20 12 10 120×200×10cm 体操垫(大) 块 12 10 8 8 6 4 配毽子 个 120 80 60 60 50 50 类呼啦圈 个 60 60 60 60 50 50 气筒 把 2 2 1 2 1 1 广播体操挂图 计算器 个 4 4 2 3 2 1 录音机 台 2 2 1 1 1 1
3
单 类 别 24个13—12个18个13—12个备 注 位 班以23个班以班以17个班以上 班 下 上 班 下 扩音器 台 1 1 1 1 1 1 个 40 30 20 20 16 10 必二小篮球 小篮球架 付 4 3 2 2 2 2 个 40 30 20 16 10 6 配类软式排球 付 4 3 2 2 2 2 必小型排球架 小足球 个 40 30 20 20 15 10 配类小型足球门 付 4 3 2 2 2 2 小皮球 个 40 30 20 20 20 20 起跑器 付 6 6 6 6 6 6 发令枪 支 2 1 1 1 1 1 双 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定 一钉鞋 摸高架 付 3 2 1 2 1 1 标志杆(筒) 根 25 20 20 10 6 4 投掷靶 只 6 4 2 2 1 1 选橡皮拉力带 根 25 18 10 4 3 2 长5m,宽3-5m 海绵包 套 1 1 1 铅球 个 8 6 5 3 2 1 钻圈架 个 8 6 4 6 4 2 块 60 60 60 60 50 50 类沙巾 彩带 条 60 60 60 60 50 50 绳架 付 2 2 1 2 1 1 300×250cm 攀登架 组 1 1 1 1 1 少年篮球 个 14 12 12 10 10 10 4号 配练习篮球架 付 8 6 4 少年排球 个 14 12 12 10 10 10 3号或4号 少年足球 个 14 12 12 10 10 10 3号 选乒乓球拍 付 24 18 12 12 10 8 羽毛球拍 付 24 18 12 12 10 8 板羽球拍 付 50 40 30 40 30 20 乒乓球台 张 8 6 4 4 3 2 各类球网 付 数量根据实际需求定 类毽球 个 50 40 40 30 30 30 板球 付 以下器材酌情适量选配 腰带足球 个 配迷你高尔夫球 个 迷你曲棍球 付 迷你橄榄球 个 器材、设备 名 称
城镇小学 乡村小学
4
城镇小学 乡村小学 单 器材、设备 类 别 24个13—12个18个13—12个名 称 位 班以23个班以班以17个班以上 班 下 上 班 下 蹦蹦球 个 吸盘球 个 跳高 个 一飞镖 套 只 类飞盘 卡通沙包 个 选救生圈 个 双 选配滑冰鞋 冰车 付 铁环 付 空竹 付 指南针 个 测向仪 台 浪木或浪船 付 弹簧跳板 块 个 二艺术体操球 艺术体操圈 个 艺术体操棒 根 配艺术体操绳 根 艺术体操带 条 橡塑跑道垫 条 备 注 长20m 类 (体操专用) 选 类配
武术器械 牵珑球 大龙球 软式网球 软式垒球 垒垫 乒乓发球机 独轮车 滑板 踏板(舞蹈用) 轮滑鞋 秋千 卡通不到翁 攀岩墙 多媒体设备 套 个 个 付 套 块 台 辆 块 块 双 付 个 套 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