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师范学院2006年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A卷) 报考学科、专业:文艺学 请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新青年》 2、 新月派 3、“鲁迅风” 4、 革命样板戏 5、 赵树理方向 二、 论述题(第1—3题,每题30分;第4题20分) 1、 概述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成就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 概述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小说创作成就。 3、 结合《茶馆》简析老舍在当代话剧创作上的成就。 4、列出你心目中最优秀的5部当代长篇小说,并简要阐述其中一部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
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A卷)报考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请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1.试述《朝花夕拾》和《野草》的创作特色及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贡献。(30分) 2.列举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的九位诗人,并选择其中一位阐述其创作成就。(30分) 3.以《屈原》为中心,谈谈你对郭沫若历史剧的看法。(30分) 4.以张恨水或金庸为中心,谈谈你对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看法。(30分) 5.列出你心目中最优秀的五位中国现当代小说家,并选择其中一位阐述其思想艺术魅力。(30分)
200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 科目代码: 612 一、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二、考试内容范围: “中国现代文学史”适用于温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张卷, 150分。现把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罗列如下:
前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界定和“现代”性质。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呐喊》与《彷徨》。《野草》与《朝花夕拾》。民国旧派小说。胡适与早期白话诗。郭沫若与《女神》。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与现代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散文。田汉、丁西林与中国早期的话剧实践。
第二编(第二个十年):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老舍与“京味小说”。巴金的小说创作与“家”的历史。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牧歌情调。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张恨水的通俗小说。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故事新编》的“创新”。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曹禺和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夏衍与李健吾的话剧创作。
第三编(第三个十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王实味与胡风的理论批评。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张爱玲的小说。徐訏、无名氏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艾青的诗歌。冯至的诗歌。七月派诗人和“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创作。报告文学的勃兴。梁实秋的散文。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台湾的现代文学。
三、试卷结构及题型比例:试卷由五道论述题构成,每道题30分,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温州师范学院2005年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
考试科目: 文学理论(A ) 报考学科、专业: 文艺学 请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20分) 1、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是由_ 、 、
和 四要素组成的。 2、按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的定义,文学是一种 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 意识形态。 3、将文学文本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其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它们分别是 层次、 层次和 层次。 4、在叙事文学中,故事内容的发展过程称 时间,叙述故事的过程称 时间,前者与后者之比即是 。 5、风格是作家的 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6、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里将文学风格分为四组八种。分别是: ① 和繁丰; ② 和柔婉。 ③ 和绚烂; ④ 和疏放。 7、“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其二 ;其三 。 二、名词解释(50分) 1、神与物游 2、故事 3、风格 4、接受心境 5、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6、社会历史批评 7、小说 8、叙事视角 9、隐含读者 10、大众文学 三、问答、论述题(80分) 1、在与物质生产、科学理论、狭义艺术的比较中,阐明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20分) 2、什么是艺术真实?举例说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科学真实的主要区别。(20分) 3、什么是意境?以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为例,说明意境的主要特点。(20分) 4、什么是文学消费?什么是文学接受?什么是文学欣赏?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0分)
温州师范学院2006年研究生
入 学 考 试 试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A) 报考学科、专业:文艺学
请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辨析题:简要说明下面几段话的含义,并写出你对这几段话的评论。(每题10分,共60分) 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2.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唱歌。(德谟克里特) 3.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而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 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 5.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英·加登) 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二、问答、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唐代国力强盛,经济高度发展,文学艺术十分繁荣;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文学艺术也十分繁荣。试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2.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有哪些主要特点?作家怎样才能有艺术发现?举例说明。 3.什么是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举例说明读者的期待视野在文学接受中的意义。
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A卷) 报考学科、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请注意:全部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在每题后面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填在相应的空格中(每格1分,共20分)。 1.写出下列理论著作的作者。 ①《文心雕龙》:___________; ②《诗品》:___________; ③《沧浪诗话》:___________; ④《人间词话》:_____________; ⑤《审美教育书简》:_____________。 (备选答案:钟嵘,刘勰,司空图,严羽,王国维,歌德,席勒) 2.写出下列理论主张的提出者。 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