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退职后一年内作出的发明创造; D.接受单位的委托作出的发明创造;
E.主要利用本单位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作出的发明创造。
3.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加入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有( ) A.《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D.《世界版权公约》; E.《专利合作条约》。
4.以下诸选项中,属于货源标志的有( ) A.“中国”制造; B.“哈蜜”瓜; C.“孝感”麻糖; D.“武汉”制造; E.“金华”火腿肠。
5.以下诸对象中,属于职务作品的有( ) A.教师按照教学安排给学生出的考试试卷; B.秘书给领导人写的讲话稿;
C.公民为执行本单位的工作任何而创作的作品; D.下级单位给上级单位呈交的工作报告;
E.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公司承担责任的计算机软件。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2.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 3.不正当竞争行为。 4.优先权制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6分) 1.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效力范围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张某与李某两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分别于1999年4月5日和2000年2月1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试分析李某能获得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
依据和条件。
2.天外天公司将“天外天”作为商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使用在第11类的取暖器上。但未获核准注册。试分析“天外天”公司未获核准注册的理由。
3.甲于1990年始在第20类的家俱上使用“温馨”商标,但一直未申请注册。1994年9月15日,乙将其尚未使用的“温馨”商标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使用的商品也是第20类的家俱上。
问题一:乙的商标能否被核准注册?为什么?
问题二:若乙的商标被核准注册后,甲能否在家俱上继续使用其“温馨”商标?为什么?
问题三:如何协调商标的注册与使用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商标的作用?
六、指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沈达明编著《知识产权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 张今主编《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