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模拟《曹冲称象》

2025-07-25

江北区小学四年级阅读基础能力测验题本

各位同学:

本次测验中,你需要阅读一篇文章,完成16道练习,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你有40分钟完成本测验。答题过程中,你需要回答不同的问题,你会发现有些题目比较简单,有些题目比较困难。如果你不会回答其中一题,可以先跳到下一题继续作答,最后再回过头来完成所有题目。

曹冲称象

1700多年以前,汉朝衰落,一时之间天下豪杰辈出,在一番角逐之后,有三大势力脱颖而出:曹操拥兵百万,占据北方;刘备依仗诸葛亮的筹划,夺得西川做为根据地;孙权以长江为天险,经营东南一带,形成了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他们之间虽然战争不断,但作为一种策略,有时候也会彼此联络。有一次,孙权为了讨好曹操,特意送他一头大象。

大象生长在南方,北方人只听说过,可从来没见过。曹操非常高兴,带着大臣们一同去观看。只见大象站在河边,巨大的身躯象座小土丘,四条大腿与房柱一般粗,两只耳朵摇晃着,好似两把大蒲扇,这是人们在陆地上见到的最大的动物。曹操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大臣们想办法称一称。大家围着大象议论开了。

有个大臣踌躇着说:“这??这得先造一个大秤,嗯。砍一棵很高的大树做秤杆??”

“就算有了那样大的秤,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来呢?”有人反驳说。 急切间,大臣们一时倒也找不到好办法。又有个官员提出这样的主意:“只有把大象宰了,一块一块称??”

曹操听到这里就不高兴了。正在这时候,从人群中跑出一个小孩子,站到曹操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

曹操和大臣们一看,说话的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当时只有六、七岁。曹操说:“你有办法,那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曹冲不慌不忙地说:“先把大象赶到河中的大船上去。”

大象一上船,船身就摇晃着往下沉了一些,等船平稳后,曹冲在与水面贴齐处的船板上画了一条线。接着曹冲叫人把大象牵上岸船身又向上浮起来一些。正当大臣们猜测曹冲在玩什么把戏时,只见他又叫人把一筐筐的石头抬上船。一筐又一筐,船身又一点一点地往下沉。等到船板的线齐了水面,曹冲叫道:“行了!行了!”接着笑嘻嘻地对他的父亲说:“把船上的石头一筐一筐地过秤,称得的数目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曹操笑呵呵直点头,大臣们也不由得连声称赞。

资料链接

浮力:力学上指液体对于沉入其中的物体向上挤压之力。在空气中也有浮力,气球可借以上升。或称“上压力”。

一般最常见的浮力现象,是在游泳池中,即使我们没有使用游泳圈,但只要你放松身体,一样能浮在水中而不会沉下去,这就是受到浮力的影响。

提到浮力,就一定会联想到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希腊有名的科学家,当时的国王命令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皇冠,完成后,国王想确定这是不是纯金的,于是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要怎样在不破坏皇冠的情况下确认皇冠的纯度呢?阿基米德苦恼了好久,直到有一天当他进入装满水的浴缸准备泡澡时,溢出水缸的水声激荡出他的灵感,于是阿基米德利用相同的原理,进行了一场实验。他取了一块与皇冠同等重量的金块,与皇冠分别放入水中,再分别计算出两者的排水量。结果,两者的排水量并不相同,因此揭穿了金匠的投机行为。

浮力定律又称为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发现,在盛满水的容器中,同重量的东西应该会排除同样多的水,因此,只要确认排水量相同,我们就可以推测这两样东西也有同样的重量。曹冲就是巧妙地运用同样的原理,成功称出大象的体重。

练习:

1、孙权为什么要送大象给曹冲? A、觉得曹操喜欢大象。 B、想对曹操表示友好。 C、想向曹操展示能力。 D、因为打仗输给曹操。

2、下面哪一句话不能证明“大象是人们在陆地上见过的最大动物”? A、要宰了以后一块一块地秤。 B、巨大的身躯像座小土丘。 C、四条大腿如柱子一般粗。 D、两只耳朵好似两把大蒲扇。

3、故事中,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大象的“大”? A、突出大象的名符其实。 B、凸现大象称重非常麻烦。 C、突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 D、说明大臣们的方法不可行。

4、有个大臣踌躇着说:“这??这得先造一个大秤”,句子中提到的“这??这”指的是什么?( )

A、孙权送大象的背后原因。 B、大象坐船为何不会沉船。 C、什么人可能会砍树造秤。 D、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5、依序排列曹冲称象的步骤,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 在船板上画一条线。 ( )把象赶到河中的大船。

( )命人将一筐筐的石头抬到船上,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 ( )请人将大象牵上岸。

( )用秤测量刚才抬上船的石头重量。 A、 2 1 4 3 5 B、 1 2 5 4 3 C、 2 1 4 5 3 D、 4 1 2 3 5

6、曹冲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大象的体重? A、船。 B、树干。 C、石头。 D、水。

7、文章中提到:“曹冲在与水面贴齐处的船板上画了一条线。”曹冲这样做有什么用意?

A、可以秤出大象的重量。 B、做上记号,方便秤重。 C、标出船的位置和浮力。 D、确认要搬的石头的数量。

8、比较曹冲和第一个大臣,两人提出的称象办法有什么异同? A、两人都使用了同一种工具来称象,但称出来的重量不同。 B、两个都是使用工具来称象,但用的工具不同。

C、两个人都要称大象的重量,但提出的称象的办法不同。 D、曹冲的方法比第一个大臣好,但两个人称出来的重量相同。

9、为什么文中的曹冲叫道:“行了!行了!”? A、因为它们让船身沉入水中的深度是一样的。 B、因为船再也不会一点一点地继续往下沉了。 C、因为一筐一筐地石头是替代被宰的大象肉。 D、因为它们让船身摇摇晃晃的程度是一样的。

10、故事中,曹操的心情从一开始的高兴到生气,最后又回到高兴,引起他一系列心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A 、曹操带着大臣们去看大象→曹操不想杀生→曹冲用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B、曹操很喜欢→大象对北方人来说很珍贵,却要被宰杀→儿子很棒,曹操很满意

C、 曹操看到大臣很愚蠢→用石头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很聪明,办法很妙

D 、孙权送他大象→大臣们想不出好办法来称大象→曹冲用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1、为什么作者安排两个大臣讲出称象的办法? A、突显大臣的愚蠢. B、突显曹冲的聪明。 C、表现大臣的机智。 D、表现曹冲的主动。

12、用一个词语来评价曹冲这个人,下列哪一个词语不合适? A、有主见。 B、积极思考。 C 、勇敢无畏。 D、胸有成竹。

13、关于“浮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只存在于空中,能让气球上升的力量。 B、 曹冲称象时,在贴水面的船板上划的线。 C、也叫作“上压力”,可以让大象和石头一样重。 D、液体对沉入其中的物体的挤压之力。

14、曹冲称象与阿基米德确定皇冠的纯度用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曹冲保证了象的完整;阿基米德保证了皇冠没有被破坏。

B、浸在盛满水的容器里的物体的重量,等于这个物体排出的水的重量。 C、大象和皇冠的排水量相同,它们的重量自然也是相同的。 D、他们都是通过浴缸泡澡得到灵感,通过浮力称出了重量。

15、作者在文末补充一段资料链接,有什么用意在其中? A、推动故事发展 B、凸现文章主题 C、帮助读者理解 D、表现人物心理

16、整个故事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叙述? A、事情的发展顺序 B、事物的几个方面 C、时间顺序 D、故事加说明


阅读模拟《曹冲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