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得分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

2025-08-01

大庆实验中学 2019 年高三得分训练(二)

理科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 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D.图中两种浓度的B 激素调节结果的差异不能体现两重性

5.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RIH)为下丘脑产生的一种肽类激素(环状十四肽),可以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 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目前可以人工合成,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疗某种疾病需要SRIH时只能采用注射方式而不能口服 B.SRIH的合成需要DNA、RNA、多种酶和ATP等物质的参与 C.SRIH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和氨基,合成过程会产生13分子水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正常的生长发育

6.ABO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 IA、IB、i控制的,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对i均为显性,假设某一地区的人群中,A型血占45%,O型血占3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 C.叶绿体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DNA和RNA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 2. 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植株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首先置于黑暗中,然后给予一定强度的光照,连续测定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实 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A、IB、i三个复等位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人群中A、B、O血型的基因型一共有6种

C.此地区人群中IA、I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0.3、0.6 D.A型血和B型血婚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7.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滴石穿”说明水在重力的作用下穿透石块,只涉及物理变化 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冰和水,水的能量高

8.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 B.B、C中溶液均褪色,反应类型相同 C.石蜡油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物

D.结束反应时,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

A.0?5min 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在5?15min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 C.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15min时与0min相比,植株有机物的量有所增加

3.“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协助扩散 C.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隔离 D.若A表示细胞外液,B是血液、C是淋巴、D是组织液

4. 植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大多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如图为碗豆幼苗生长的调节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C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 B.A激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引起植株增高

C.用B激素处理大麦可以简化啤酒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9.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国、美国及荷兰的三位化学家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分子马达” 研究方面的成就。最初的“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是三蝶烯(如图),下列有关三蝶烯的说法正确的

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1 页 共 8 页

是( )

D.Z或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Y的氧化物反应

13.常温下,用0.1 mol·L-

1 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

A.分子式为C1 20H14 H2A溶液,溶液 B.属于苯的同系物 的pH与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其1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B.B点:c(HA-

)>c(H+

)>c(A2)>c(H2A)

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C.C点:c(Na+

)=c(HA-

)+2c(A2)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D.水电离出来的c(OH-

):B点>D点

A 将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 证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第溶液恢复红色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得0分。

B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 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 证明常温下Ksp(BaSO4)> Ksp(BaCO3)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常温下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的 证明相同条件下,在水中HCl电离程度 cOH-

C A.ApH小于醋酸的pH 大于CHB.核泄漏事故污染物 137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水:3COOH c H 137增大 1372A Cs ??56 Ba ??x,可以判断 x D 用玻璃棒蘸取饱和氯水点在置于玻璃片的精密pH试纸上,稍后 为电子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定氯水的pH C.若氢原子从 n=6 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 n=6 能级向 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1.LED系列产品是一类新型节能产品。图甲是NaBH4/H2O2燃料电池,图乙是LED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意图。下 D.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15.如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所示为a、b、c三个质点运动的v-t 图象,若三质点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则关于三个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t1时刻 a、b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t1

B. 时 刻 后,质点b位于a、c的前面

A.电池A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

===2OHB.电池放电过程中,Na

C. 0~t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时间内,a位于b、c两质点的前面 C.每有1 mol NaBH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D. 0~t1时间内,a、b两质点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

D.要使LED 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B极相连12.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16.如图所示,N 匝矩形导线框以角速度ω绕对称轴OO′匀速转动,线框面积为 S,线框电阻、电感均不计,在 OO′ 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原子和Ne 原子的核左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外电路接有电阻R和理想电流表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 A.从图示时刻起,线框产生的瞬时电动势为e=NBωSsin ωt 素中最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电流表的示数I=

2ωNBS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

NBS

C.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2 页 共 8 页

55

D.一个周期内R的发热量Q ??

??NBS 2

R

2 6kq

D. 外力F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R2

2

17.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之间通过小圆弧平滑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h高处的A点由

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要使物体能原路返回A点,在B点物体需要的最小瞬时冲量是(

)

21.如图所示,abcd为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线框在纸面内,电阻为R.图中虚线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外力作用于线框,使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线框运动过程中, ad边始终水平,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磁场宽度大于 L,则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 及线框ab边的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C.

2m gh

D.

4m gh

18.如图,M、N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面,O为M、N连线的中点,过O点的竖直线上固定一根绝缘光滑细杆,杆上A、B两点关于O点对称。第一种情况,在M、N两点 分别放置电量为+Q和-Q的等量异种点电荷,套在杆上带正电的小金属环从A点无初 速释放,运动到 B点;第二种情况,在 M、N两点分别放置电量为+Q的等量同种点 电荷,该金属环仍从A点无初速释放,运动到B点。则两种情况中( A. 金属环运动到B点的速度第一种情况较大 1

A. m gh

B. 金属环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第二种情况较短 2

B.

)

A.

B.

m gh

C.

D.

C. 金属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均保持不变

D. 金属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不含A、B两点),在杆上相同位置的速度第一种情况较大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块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它在水平 面上做直线运动。已知外力F随时间t(单位为s)的变化关系为F=(6-2t)N,则( A. 在t=3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B. 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为9 m/s C. 在0~6 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等于4.5 m/s D. 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于27 m

20.如图所示,a、b、c、d四个质量均为 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 球d位于O点正上方h处,且在外力F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为 q,d球电荷量为6q,h=R,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A. 小球a一定带正电

)

三、非选择题:共 174分。

2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过程中,某同学为验证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设计了如下方案和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一跟轻质弹簧的下端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弹簧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铁球,铁球上固定有轻小的遮光条;一根带有插销孔的光滑透明塑料圆管, 竖直地套在小球和弹簧外,也固定于水平面上。塑料圆管侧面有平行于管轴的光滑 开槽,遮光条套在槽中,露出槽外,可沿光滑槽运动,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径; ②塑料圆管上装上两个关于弹簧原长位置对称的光电门,调节光电门使遮光条通过 光电门时能很好地遮挡光线;

③将小球拉到C处,用插销锁住,弹簧处于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状态;

④接通光电门电源,拔出插销;记录下小球通过A、B光电门时遮光条的遮光时间 分别为t1、t2 ; ⑤断开电源,整理仪器。

(1)为完成实验,除了以上步骤还需要测量或进行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kq

(2)该同学还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小球直径d,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了遮光条宽度l,如

___________

C. 小球c的加速度大小为

3mR2

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3 页 共 8 页

25.如图,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段PP?是圆的一条直径,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离子在纸面内从P点射入磁场,射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PP?的 .重力不计. 夹角为30°

(1)若离子在P?点离开圆形磁场区域,求离子的速度大小v0;

(3)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若小球和弹簧系统(含地球)的机械能守恒,则可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测量量 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23.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2.5Ω);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很小);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Ω);开关S,导线若干。

(1)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该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规范操作。

入圆形磁场区域,试通过计算找出离子只能在圆周的哪一部分射出圆形区域 (不计离子间相互作用);

NN?为边界的条形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与圆形区域内相同,方(3)若在圆形区域左侧还存在一个以MM ?、

向垂直纸面向外,两边界间距d ??

3 ??2

R,且有MM??/ /NN??/ /PP?,其中MM ?与圆形区域相切.研究4

(2)问中离子的运动,求“射出圆形区域时的位置”与P点相距最远的那些离子,它们从 P点进入圆形区域直到离开条形区域所用的时间.

(2)现有大量该种离子,速率大小都是

(2)第一次测量:调节电阻箱R,示数为R1时,读取电流表示数I1,示数为时R2时,读取电流表示数 I2。则电源电动势的计算式E=__________,内阻的计算式r=__________。

(3)第二次测量: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记录多组电流表的读数I和电阻箱的对应读数R,以

v 0

,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通过P点进 4

1 I

为纵坐标,R为

26. (14分)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 MgO(占40%),还有 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

(4)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A.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会使电源内阻的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会使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存在系统误差 C.第二次测量中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第一次测量中,若测有三组数据,则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及电流表内阻RA

24.如图所示,在滑雪运动中一滑雪运动员,从倾角θ为37°的斜坡顶端平台

已知,某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所示。

1

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飞出平台,从飞出到落至斜坡上的时间为1.5s,斜坡足横坐标,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 -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 氢氧化物 I 2够长,不计空气阻力,若g取10m/s,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到斜坡顶点(即飞出点)间的距离;(2)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水平飞出时的初速度v0大小.

Mg(OH)2 Fe(OH) 2 Fe(OH) 3 Al(OH) 3 请回答下列问题: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4 页 共 8 页

开始沉淀时的pH 9.3 7.6 2.7 3.7 完全沉淀时的pH 10.8 9.6 3.7 4.7 (1)在“酸解”过程中,欲加快“酸解”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请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NaClO可与Mn2反应:Mn2+ClO+H2O===MnO2↓+2H+Cl,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并发

④根据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较适宜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填出合适的压强和温度)。为提高乙酸乙酯的合 成速率和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条)。

28.(14分)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的最佳方案:

试剂 生水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Fe(OH)3、Al(OH)3、MnO2外,还有____________。 (4)已知不同温度下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MgSO4的溶解度/g CaSO4的溶解度/g

40

30.9 0.210

50

33.4 0.207

60

35.6 0.201

70

36.9 0.193

实验 滴管 0.8 mol/L FeSO4溶液 (pH=4.5) 0.8 mol/L FeSO4溶液 (pH=4.5) 0.8 mol/L (NH4)2Fe(SO4)2 溶液(pH=4.0) 试管 1mol/L Na2CO3溶液 (pH=11.9) 1mol/L NaHCO3溶液 (pH=8.6) 1mol/L NaHCO3溶液 (pH=8.6) 现象 实验Ⅰ: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 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实验Ⅱ: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实验Ⅲ: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 CaSO4除去,根据表中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蒸发浓缩、______。“操作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便可得到MgSO4·7H2O。

(5)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0 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 g,计算MgSO4·7H2O的产率:________。 (6)Mg-AgCl 电池是一种用海水激活的一次电池,在军事上用作电动鱼雷的电源。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Mg+2AgCl=MgCl2+2Ag。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5分)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作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 CH2===CH2(g)+CH3COOH(l) (1)已知:

化学键 键能/kJ/mol

C-H 412

C-C 348

C=C 602

O-H 464

C-O 358

CH3COOC2H5(l) △H

Fe2++ + + H2O Fe(OH)3 ↓+ HCO3? (1)实验I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 (2)实验II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III中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IV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

(2)下列描述能说明乙烯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 A.乙烯、乙酸、乙酸乙酯的浓度相同 B.酯合成反应的速率与酯分解反应的速率相等 C.乙烯断开1 mol碳碳双键的同时乙酸恰好消耗1 mol D.体系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一定

(3)在 n(乙烯)与n(乙酸)物料比为1的条件下,某研究小组在不同 压强下进行了在相同时间点乙酸乙酯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在60~80℃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 v(p1)、v(p2)、v(p3)分别表示

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压强为p1 、温度为60℃时,若乙酸乙酯的产率为30%,则此时乙烯的转化率为______。 ③在压强为p1 、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庆实验中学得分训练(二)理综 第 5 页 共 8 页

实验IV 向0.8 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________,再加入一定量Na2SO4固体使混合溶液中SO42-浓度为1.6 mol/L(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 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 +与实验 III 现象相同 实验IV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NH4+水解产生H+,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的产生。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对比实验排除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III中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I、II、III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得分训练(二)理科综合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家庭饮食结构改善计划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