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多肉植物介绍 - 图文(7)

2025-07-26

帝锦―――大戟科大朝属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原产印度和斯里兰卡。株高2米,分枝极多,直径3—5厘米。3—4棱,棱谷平,棱缘稍有突起。表皮深绿色,中有白条晕纹。刺褐色,长0.5厘米。茎端有细小的叶,早落,因而给人的印象好像始终无叶。花着生于新生分枝顶端,有总花梗,小花黄绿色。 帝锦无叶,茎上花纹很美,可供室内摆放。繁殖多时也可作球形大朝属种类的砧木。 晚春至秋天可在室外培养,生长更为迅速。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繁殖可截取茎段进行扦插。 本种有一个广泛栽培的带化变异种春峰。生长比原种更迅速。而带斑锦(白色斑)的带化种春峰锦就很稀有了。 布纹球―――大戟科大朝属

大戟科大朝属植物。又名晃玉、奥贝莎。原产南非开普省。植株小球形,直径8—12厘米。具棱8,整齐。表皮灰绿色中有红褐色纵横交错的条纹,顶部条纹较密。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雌雄异株,雌株球体较扁,雄株茎圆筒形,均为单生,绝不自生仔球。球体顶部棱缘—卜开花,花极小,黄绿色。 在大戟属种类中,球形的很少,布纹球是球形最标准的种之一,更难得的是清晰的花纹使它更具魅力。由于雌雄异株而且雌雄株比例失调(雄株少得多),栽培中得到种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虽然它在我国栽培已久,但仍非常稀少。 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过度潮湿和阴暗会造成茎下部生褐斑。培养土要求排水良好的素沙土。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并适当维持盆土干燥。繁殖用播种,也可以切顶繁殖。 目前国外资料上介绍一个和布纹球十分相似的种神玉(E.Symmetrica),国内还没有见到实物。据介绍,神玉具有株形略小,有肉质根,花纹紫色但较模糊的特点,可与布纹球区别。 红彩云阁―――大戟科大朝属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是彩云阁的栽培品种。原种彩云阁产于纳米比亚,其形态为多分枝灌木,分枝全部向上生长。3—4棱,通常3棱,粗4—6厘米、长15—25厘米,但在栽培中分枝较细而更长。棱缘有坚硬短齿。表皮深绿色有白色晕纹。对生刺红褐色,0.3—0.4厘米长。在分枝上部每棱上都有卵圆形带短尖的绿色叶,叶长3—5厘米,叶质很薄。冬季寒冷时会落叶,翌年5月萌发新叶。 红彩云图形态基本上同彩云阁,茎叶都是暗红色,在光线不足或生长特别旺盛时也可能带绿色。它的生长速度明显比彩云阁慢。红彩云阁和彩云阁均分枝很多,分枝间距很小,垂直向上生长,因此很适合在大型厅堂布置,作为背景成排布置尤为理想。栽培相当简便,除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外,其他无特殊要求。春到秋可以充分浇水并施肥,也可直接在露地栽培。繁殖用扦插。 法利达―――大戟科大朝属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产于南非开普省。和构纹球一样同为大戟属球型种类,但法利达比布纹球大而且老株呈长球状,基部常会出仔球形成群生株。主茎高30厘米、直径12厘米。表皮绿色带淡绿色斑纹。棱8—10,稍呈螺旋状排列,棱脊明显。花具5—10厘米长的花梗,灰色,可残留在植株上数年。 法利达和布纹球一样是大哉属中受爱好者欢迎的名种。由于其能自生仔球,因而比布纹球普及常见。法利达的宿存花梗相当有特色,无论植物园和爱好者都应收集栽培。 栽培参考领纹球,生长比布纹球略快,因而盆宜稍大并要经常翻盆。 红怒涛―――番杏科肉黄菊属

番杏科肉黄菊属植物。是该属著名种类荒波的栽培变种。原种荒波产于南非开普省石灰岩山区。植株小型,非常肉质。交互对生的肉质叶长三角形,先端呈菱形,长3厘米、宽1*6厘米,表面平、背面圆凸,先端有龙骨状突起。与原种荒波不同的是叶深绿色中带红色,叶表面中央不只是有几个星散的肉齿,而是连结成线状或块状的肉质突起,形状不规则。叶缘和原种一样具肉齿,肉齿先端有白色纤毛。秋天开4厘米大的黄花。 荒波的一系列栽培变种(红怒涛只是其中之一)是肉黄菊属中形态最富于变化、最奇特的,作为小型盆栽点缀书桌、几架很合适。 它们和荒波、四海波等对于认识和熟悉番杏科多肉植物的栽培有特殊意义,日本专家建议,在栽培生石花、风铃玉、金铃、帝玉、绫耀玉等要求特殊的种类之前,最好先栽培四海波、荒波等以取得经验。 冷凉季节生长。盛夏高温时有短时间休眠,这时要遮荫节水、停止施肥。培养土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并富含石灰质,可用腐叶土、园土、陈灰墙屑、粗沙等混合。冬季必须充分见光并维持10℃以上,


常见多肉植物介绍 - 图文(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