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泥企业生产运营分析
作者:张亮亮
来源:《商情》2013年第42期
【摘要】通过阐述水泥企业的生产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体现出水泥企业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水泥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总结出当今情形下水泥工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对水泥企业未来生产运营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泥 企业 生产运营 模式 探讨 一、前言
水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投入的数亿元投资计划的带动和支持下,铁路、房屋建筑等行业的大规模发展,还有一些基础设施的增长,都对水泥的需求提出更高标准,这就促使水泥业的发展呈现“高需求年”状况,截至2012年末,全国水泥投资达2000亿元,而全国水泥熟料的生产能力达到近15亿吨,比2011年同比增长约60%。 和区域的工业化程度一致,我国水泥产量保持增长趋势,并且有明显的分化状况,比如西部地区水泥利用情况好于东部,内陆地区好于沿海地区,像西藏和上海两个地区则出现负增长情况。水泥产业结构的日渐成熟对采矿业也提出新要求,因为采矿业是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供应产业,它的发展比水泥业缓慢,这对水泥业的进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水泥企业运营模式
水泥行业是资源高消耗型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特别是那些大型水泥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采取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运营管理目标。 三、水泥企业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国内的水泥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水泥业的前进历程中,会严重阻碍其顺利发展,如何客观找出水泥业的问题并勇敢面对它带来的挑战,是水泥企业首先要考虑到的一点。纵观目前的水泥工业结构,分析后发现主要存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装备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 (1)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水泥行业结构的特殊分布,许多中小企业很难在市场空间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它们所创造的价值,基本是在少数大型企业无法顾及的偏远地区,再加上自身因素的限制,导致水泥的生产规模不稳定,并且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这更加重这些企业在水泥市场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