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体现师德教育
作者:杨静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8期
摘 要 为了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立教,德识相长”的教学理念,加强高中教师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本文主要是以高中语文教学的两个典型案例作为分析,具体地阐释高中语文教学中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高中语文老师应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育实践 师德教育
教育是社会崇高的事业,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国家的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老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决定了高中学校的教育水平。“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那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以自身的师德修为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不仅仅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更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多数教师却是忽略了教师的师德教育,导致出现了“高智商,低情商”的问题学生。高尚的师德是一股潜移默化的力量,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下面就从高中语文的教学案例中来探讨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如何落实师德教育。 1典型案例分析
1.1打造形式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案例一:在学习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一《鸿门宴》时,由于本课时属于选读文言文且文章篇幅较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总结,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告知学生可以参考其他资料书先对本课文大致翻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主要人物并对其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然而在上课时却发现学生对课本内容并不熟悉,仅有两个学生(全班69人)可以梳理文章结构,一半以上的学生难以找出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导致本课时教学任务无法正常进行。
在了解学生这一问题之后,在提问完学生之后便将剩余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其结合参考资料重新预习课文。我随即给学生说老师想排演一个以《鸿门宴》作为文本的舞台剧,并在课堂上演出,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一周以后,真人版的《鸿门宴》便在课堂上火热地“演出”了,我于是借着学生们声情并茂地演出,提问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学生们踊跃地回答问题,与第一节课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后我便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了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们反映原来学习文言文可以如此有趣,并对文中人物的语言表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总结出教师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布置教学任务,会造成学生惧学和厌学的心理,这也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精心地设计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