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大幅度减少 ,自给率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PVC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只有 534.40万t,2005年达到约 820.05万t.20o6年进一步增加到约918.09万t.同比增长约 l1.9%.2007年的表观消费量达到 1 026.76万t,同比增长约 l1.8%,2002_20o7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13.1%。产品自给率相应从 2001年 的 54.6%增加到 2005年 的 81.5%、2006年 的 89.7%和 2007年的 94.6%。
目前 .我国 PVC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广东、浙江、福建 、山东和江苏等省份的消费合计约占全国总消费量 的 70%,其中,广东和福建省市场需求量最大 ,但产能不足 ,进 VI PVC所 占比例较高:华东地 区的江苏 、山东和浙江省 PVC加工工业比较发达 ,.三省的消费量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34%:华北地区产销基本平衡。今后 ,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强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兴建 ,中西部 PVC的消费量将会逐渐增加。我国 PVC树脂的消费主要分为 2大类 ,一是软制品 .约占总消费量 的 37%,主要包括电线电缆 、各种用途的膜 (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 、防水卷材 、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 、织物涂层 、人造革、各类软管 、手套 、玩具 、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件等 。二是硬制品 。约占总消费量的 63%,主要包括各种型材 、管材、板材、硬片和瓶等。预计今后几年 ,我国 PVC树脂 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 7.1%的速度增长 ,到 201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 1 350万t,其中,硬制 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约 7%,而在硬制品中,异型材和管
材的发展速度增长最快 ,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 lO%。未来我国 PVC树脂消费将继续 以硬制品为主要发展方向。 4 影响我国 PVC工业发展的因素 虽然近几年我国 PVC的发展十分迅速 ,但是原料来源 、国家政策、国际油价以及环保等因素将对我国 PVC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1 原料供应的影响
(1)乙烯供应不足。目前 ,我国乙烯法生产厂家主要有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有部分乙烯由中石化部分厂家提供 ,但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近几年 ,我国乙烯工业虽然发展很快 ,但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短缺 ,导致乙烯供应不足,仍没有过剩的乙烯供PVC生产 ,未来几年乙烯仍将依赖进口。
(2)VCM(氯乙烯)单体和 EDC(二氯乙烷)受制于人 。我国氯乙烯单体和二氯乙烷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所需主要依靠进口。近两年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 ,造成 VCM 单体和 EDC生产成本压力增大,部分生产厂家被迫减产 ,VCM 和 EDC价格一直维持高位 ,严重影响了国内大部分依靠进 口 VCM和 EDC的厂家生产 。
(3)氯碱矛盾加剧。烧碱的市场容量制约了氯气的供应 ,同时也制约了 PVC的发展 。近两年 .由于PVC需求增长较快 ,对氯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带动了烧碱产量的增加,使得烧碱供大于求的矛
盾进一步突出 ,同时也导致了氯碱失衡现象的加剧。 (4)电石成本增加。受国家环保整治以及电力价格上涨 ,能源紧张 ,生产区域失衡 ,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 ,我国电石成本大幅度增加 ,在很大程度上加重 了电石法 PVC的成本压力 ,进而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 。
4.2 国家政策的影响
PVC是氯碱工业最大的耗氯产品,属于能源密集型产业。我国电力、石油 、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极大地影响到 PVC的生产成本。今后我国的能源政策及价格走势将会决定 PVC的发展和生存环境。2007年 11月 ,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氯碱 (烧碱)行业准入条件》中要求新建、改扩建 PVC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 30万t/a.行业准入标准的提高意在提高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准入政策按照优化资源 、综合利用原则对电石法企业发展提出了导向性政策 。对未来电石法 PVC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PVC工业环境保护 和综合利用也是 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目前 ,国内 PVC生产企业环保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水平差别较大。我 国新制订的排污收费标准与 PVC行业关联度很大 ,按照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方向提升行业水平是今后发展的关键。
4.3 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
为了抑制高污染 、高能耗产品的出口以及缓和潜在的国际贸易冲突,国家先后多次调整塑料及其制品的出口退税政策。2006年 9月 15日,塑料及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 13%下降到 1l%,2007年
7月1日,又从 l1%下调到 5%,这就意味着 出VI利润将大幅度下降 ,国内产品出口获利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 ,2007年 7月 23日,国家商务部正式公布 了从2007年 8月 23日开始对“三资”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进出口加工贸易限制 ,并对限制类商品实施保证金转台帐制度 ,主要涉及 的产品以塑料为主。这一重大政策 的公布将会对 PVC市场及其出 口产生重大影响。这 2项政策将直接导致出口企业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效益 的下降 。部分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困境 ,我国 PVC的进出口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看 ,这对我国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4.4 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一方面对PVC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原材料电石方面影响更大。不断提升的环保标准将使不符合环保规定的电石厂关闭 ,电石供应量将减少 ,进而造成 PVC原材料紧缺 ,价格上扬。如果电石的价格上涨速度过快 ,电石法工艺的竞争力也将有所减弱 ,但对于一体化生产的企业来说 ,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4.5 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出口遭遇反倾销制裁的风险
近年来 ,随着我国 PVC产量 的大幅度增长,国产 PVC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但是由于 PVC生产企业的趋利性与盲 目性 ,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盲 目的竞争使各企业在出口中相互压价 ,由此造成行业不健康发展 ,恶性竞争很难使得我 国企业获得出 口产品的
定价权 。此外 ,由于电石法 PVC成本优势较大 ,出口价格较低 ,因而遭到国外实施的反倾销制裁。2006年 6月和 8月.我国 PVC 出口的主要国家印度和土耳其先后对中国出口的 PVC实施反倾销 。2007年 6月 15日。南非发布官方公告 ,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 PVC制品启动反倾 销调 查 ,使得我国PVC 出口受 到一定的影 响。另外 ,2007年年中,欧盟针对其他国家向其出口商品而出台 REACH法规生效 。其中涉及到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产品达到 1200多种 。繁琐的检测手续 、较高的检测费用以及各种环保 、科技壁垒等将使我国 PVC及其制品向欧盟的出口面临很大的困境 。
5 发展对策
虽然 目前我国 PVC树脂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但是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 。2012年之前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而目前我国 PVC树脂的生产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盲 目性 。近几年 ,不论是乙烯法还是电石法生产企业都纷纷扩大产能 ,造成短时期内供过于求后又停车限产的局面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还造成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PVC企业大多数仅能生产通用型产品。使得低端产品生产能力所占比例过高 ,高端产品供应不足 ,大部分仍需要依靠进口解决 ;高能耗 、高污染问题突出。国外早已经淘汰的能耗高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电石法生产工艺在我国仍占据主导地位 ,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此外 ,贸易摩擦加剧 ,我国 PVC已经遭到来 自印度反倾销 、土耳其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随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