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三角形》复习题及答案
1,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都可以
2,下列不能够镶嵌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
A.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B.正方形与正六边形C.正三角形与正方形D.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 3,一个多边形有14条对角线,那么这个多边形有( )条边A.6 B.7 C.8 D.9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5,如图1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 ACC EBEE
BABECABAC
(C)(B)A(A) B C D (D)
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7,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长为( )A.100cm的木棒B.90cm的木棒C.40cm的木棒 D.10cm的木棒 9,一个多边形自一个顶点引对角线把它分割为六个三角形,那么它是(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10,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是( )A.430° B.4343° C.4320° D.4360° 11,如图2,AB∥CD,AD和BC交于点O,若∠A=42°,∠C=51°,则∠AOB=_____度. DC O 图3 AB图2 B∶∠C=2∶3∶4,则∠A=________,∠C=________. 14,在△ABC中,∠A∶∠
15,若一个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9cm,则其周长是________. 16,?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且比它的一个外角大100°,则边数n=_____. 1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是______. 18,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9,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有__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个锐角?
20,△ABC中,设∠A=a,则∠B、∠C的平分线的交角是______,∠B、∠C的外角平分线的交角是______,∠B的平分线与∠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成的锐角度数是______.
21,如图4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写出以A、B、C、D、E、F中的三点为顶点且面积为1的三角形. BA
CD图4
EFEAD 1DFE
2 ABCCB 图6
图5
22,如图5,△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E,∠A=60°,∠BDC=95°,求△BDE各内角的度数.
23,如图6,A、B、C在同一条直线上,B、D、E在同一条直线上,请说明∠2>∠1。
24,已知一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7,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5,如图7,在△ABC中,∠C=90°,外角∠EAB,∠ABF的平分线AD、BD相交于点D,求∠D的度数. D AE
E
D 2A
13 FFCBCB图8 图7
26,如图8,四边形ABCD中,∠A=∠C=90°,BE、CF分别是∠B、∠D的平分线. (1)∠1与∠2有何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29,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2b,c-a=4cm,求a、b、c的长.
30,如图10,草原上有4口油井,位于四边形ABCD的4个顶点,现在要建立一个维修站H,试问H建在何处,才能使它到4口油井的距离之和AH+HB+HC+HD为最小,说明理由.
A
D
C
B A
B D C 图10
1图11
31,如图11,△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请说明AD+BD>2(AB+AC)成立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2,B;3,B;4,D;5,D;6,C.点拨:据题意,得(n-2)·180=2×360+180.解得n=7.故选C;7,B;8,C;9,C;10,C. 一、11,87°;12,能,不能;13,9;14,40°、80°;15,22cm;16,9;17,5;18,1<x
111<6.点拨:9-5<1+2x<8+5,解得1<x<6;19,3、3;20,90°+2a、90°-2a、2a.
三、21,ΔACD、ΔBCD、ΔADE、ΔBDE、ΔAEF、ΔBEF、ΔCAB、ΔDAB、ΔEAB、ΔFAB;22,因为∠BDC=95°,所以∠ADB=85°,因为∠A=60°,所以∠EBD=35°.因为DE∥BC,所以∠EDB=∠DBC.而∠EBD=∠DBC,所以∠EDB=∠EBD=35°.所以∠DEB=110°;23,因为∠2>∠ADB,而∠ADB>∠1,所以∠2>∠1;24,当5为等边的长时,周长为5+5+7=17,当7为等边的长时,周长为5+7+7=19;25,45°;26,(1)∠1+∠2=90°,(2)BE
1∥DF;27,135°、n=9;28,(1)略,(2)∠E=90°-2∠A;29,a=6cm,b=8cm,c
=10cm;30,连结AC、BD,交点即为H,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1,△ABD中,AD+BD>AB,同理△ADC中,AD+DC>AC,所以AD+BD+AD+DC>AB+AC,又BD=DC,即
12(AD+BD)>AB+AC,所以AD+BD>2(AB+AC);32,①如果用边长相等的x个正三
角形、y个正方形进行平面密铺,可得60°×x+90°×y=360°,化简得2x+3y=12.因为x、y都是正整数,所以只有当x=3,y=2时上式才成立,即2个正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无缝隙、不重叠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②由于任意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进行平面密铺,所以如用形状、大小相同的任意三角形,都能进行平面密铺,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