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想引路,合理取舍教学素材
内容是教学的载体,数学广角的内容有明确的教育内涵和主题空间,数学思想方法是它的灵魂和核心。对教师来说,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应对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认真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理清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线索,有效地组织教学,作为教材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恰当地选取教学素材,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更能体现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熏陶。
(3)活动体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呈隐蔽形式,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而数学广角的内容都是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的直观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所以,数学广角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直观的解决问题去感悟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让亲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体验;没有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上应突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构建一个亲身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平台,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4)培养主动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成效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
生在一次次的“激发”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明朗,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
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应该注意培养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六、研究步骤、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2月) ① 向专家请教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组建课题组,确定研究教师和实验班。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材料,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②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并进行分析。
③ 制定和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方案。 阶段成果:形成方案、申报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① 根据方案制订好计划,安排好每学期的的实验活动。 ②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理论学习,逐力推进课堂实践。课题组成员按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③ 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数学“广角教学”内容解读,课堂教学问题策略训练设计、教学论文撰写比赛。围绕课题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课堂设计活动。
阶段成果:课题小结、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1月——2018年5月) ① 完成课题实验及各项成果资料工作收集整理,做好课题研究
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② 撰写研究报告,结题论证,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工作并提出结题申请,接受上级专家评估。
③ 形成一本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集》及相关课堂实录。
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结题论证 七、预期的结果
1、数学广角《学案集》(2016年5——12月) 2、优质课课件 (2017年1——12月) 3、研究论文报告 (2018年1——6月)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1-6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字(1-6年级)[M]北京:亿民教育出版社,2006.
[5]郑毓信等. 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九、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1.技术保证:聘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领导担任本课题的顾问,定期和本市一批高水平小学数学教师沟通联系,为本课题获得必要的技术指导作支撑。
2.时间保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每课有反思记录,每月有实践小结,每学期有经验总结。
3.条件保证:课题成员都是业务骨干,都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对研究资料的设计、收集、汇总及分析均有丰富的经验。
4.研究条件:我校教学网遍布各班。我校图书馆藏书2万多册,图书品种丰富,还配有部分电子图书。建有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等功能教室,为课题的研究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5.经费保证:课题组所在的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能为课题组提供所需的各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