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2XKT-XXSX312 陈永峰 课题名称 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研究 西安市临潼区油槐中心小学 负责人 结题报告 所在单位 实际问题 合理推理 演绎推理 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有两种基本思路: 第一,主要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 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第二,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结题 报告 摘要 使学生形成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如实验、猜测、合情推理等。两者相比而言, 后者更多的是一般的思考方法, 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学生的合情推理的发展与演绎推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要促使学生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同步发展。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演绎推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合情推理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计算在小学数学 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知识中必须具备和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最基础知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 重要问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结题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有两种基本思路: 第一,主要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报习, 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第二,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形成告 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如实验、猜测、合情推理等。两者相比而言, 后者更多的是一般的思考方法, 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学生的合情推理的发展与演绎推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要促使学生的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同步发展。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计算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虽然在教学第一线的 教师也认识到数学中计算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往往认 为计算易教,不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 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而学生则认为计算好学,一听就会,不用 动脑筋,只要作练习就可以了。因此,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 单一和僵化。习题错误将经常不断,当出现错误时,教师和学生都没 有真正去分析错误的深层次原因, 而只是将简单其归罪于粗心或学生 没有认真听讲,缺乏计算能力。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 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发憷的现象。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目的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让教师介入到学生的课堂实际学习去,让教师的指导更能帮助学生,探索出有效的指导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喜欢并主动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尝试推理计算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让他们从有课堂中寻找到学习的乐趣。 3. 探索并构建有效的小学高效课堂活动模式,打造一个学生积极向上,互动互助,共同提高的优质课堂。 研究内容 1、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2、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推理习惯问题的研究。 3、开展系列计算能力活动 研究举措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使学生在观察、试验、猜测、 验证、 推理、 抽象、 概括等方法上主动探索, 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有针对的练习和训练,使学生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灵活、合理地选择有关的方法去完成特定的计算任务。 3、培养学生关于学好数学的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习 惯等分析,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计算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1、搜集国内外有关小学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调查学生在学习中推理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引导学生自主推理的看法。 2、搜集有关学生自主推理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3年3月) 1、加强相关内容的理论知识学习。 2、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引导,学生推理的课堂氛围。 3、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和汇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总结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此次研究学生由原来的死板的计算法则运用,在课堂中有效的利用教师的引导适时推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计算现状,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及时加强计算能力教学的指导,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欠缺,需加强培训,引领。 2、教师理论水平低制约着教学研究活动,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3、学生在适应此类课堂教学模式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要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推理,还应该继续有效的再研究。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