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数到分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本章学习中经常使用。通过类比分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分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说出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总结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体会类比的方法;
2.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与分数类比学习分式的过程,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形成类比思想,体验数学的价值;
2.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A重点是:知道分式的形式B(A、B是整式),并解释分式概念中的一个特点:分母中
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能为0。
难点是:分式的一个特点:分母中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能为0。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题引入
丝茅草两边有许多小细齿,能轻易地把人的手指划出一道血口子,非常锋利。如果将铁片的边上也刻成许多小细齿,自然会更加锋利,可以用来更快地伐倒大树了。鲁班就是这样根据类比的道理发明了锯子的。
在数学中,应用类比推理的地方就很多。今天我们就通过类比分数来学习分式。那么什么是分式呢?通过以下的学习我们就很明白了。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应为_____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__________;
(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____。
5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并指出书写形式:同5÷3可以写成3一样,式子A÷B可以写A成B。
10S200V,,,7a33S。 答案:
演示课件1~5张幻灯片。 活动2 小组讨论
10060SV,,(1)式子aS以及引言中的式子20?V20?v是整式吗? 10060SV,,(2)式子aS以及引言中的式子20?V20?v有什么共同点?
(3)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观察思考,并与小学学过的分数对比,归纳总结出这些式子的特点。 总结出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
A子B叫做分式(fraction)。
活动3
学生阅读课本5页归纳与思考之间的文字,总结出有关分式的有用信息。
A(1)分式B中A叫做分式,B叫做分母。
(2)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式子。 (3)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活动4
下列各式中,那些是整式?那些是分式?
b?3m(n?p)x2?xy?y224,,?5,,,.2
2a?172x?175b?c5x-7,3x-1,
播放幻灯片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让学生说出整式与分式的区别。 活动5 小组讨论
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我们知道除数不能为0,通过学生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分式的一大要
求:分母不能为0。
活动6 例1 填空
2(1)当x___________时,分式3x有意义; x(2)当x___________时,分式x-1有意义; 1(3)当b___________时,分式5-3b有意义;
x+y(4)当x,y满足关系___________时,分式x-y有意义。
在讨论了分式的分母的字母的取值情况后,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式的分母中的字母的取值是受限制的,即: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
播放幻灯片 活动7
练习:教科书第6页。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完成练习,师生评价。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
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 (1)分式的概念。
(2)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 (四)板书设计
从分数到分式 分式的概念 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分式的意义 例题 练习 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