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雪》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025-11-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224团中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张建勋

6、《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把握课作者的写景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感悟作者充满战斗力而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

怀。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诵读感知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疑难字词的理解,之后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体验作者的写景技法,品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大家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江南雪景和朔方飞雪的鲜明景致,并思考: (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 明确: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2)划分段落

明确: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三、合作探究

(一)、江南的雪

1、作者笔下的江南雪景有何特点?

明确:滋润美艳、春意盎然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 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①写景:山茶、腊梅、梅花、杂草、冬花、蜜蜂 ②写人:小孩塑雪罗汉 ③修辞

两个比喻句: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虚实结合)

(二)、北方的雪

1、北方之雪又有那些特别之处值得鲁迅先生如此喜爱? 明确: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弥漫、闪烁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224团中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张建勋

2、这些特别之处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修辞,两个比喻句:如粉、如沙: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3、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孤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总结:文章通过对……描写,显现了江南雪景和北国之雪……特点,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用一到两句话描写沙漠胡杨,要求眼中景和心中情相结合,学会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自由发言。

六、作业。

用一段话描写沙漠胡杨,要求眼中景和心中情相结合,学会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自由写作,不得少于150字。

七、结束语: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希望大家掌握赏析散文的方法:从语言入手,树立文本意识;知人论世,情景相依。也希望大家像鲁迅先生一样,用饱含深情的笔,描绘我们热情的新疆、壮丽的祖国 。 八、板书设计

鲁迅 山茶 腊梅

梅花 滋润美艳 景 杂草

冬花 春意盎然

蜜蜂

江南 迎接春天 人:塑雪罗汉

特点: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北方 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弥漫,闪烁

2


6、《雪》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