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 盆部与会阴试题

2025-11-22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一、 重点内容

盆部重要的体表标志;盆底肌的配布;髂内动脉在盆部的行程、分支和分布。直肠、肛管的血管;膀胱的毗邻、血管;输尿管盆段与子宫动脉的位臵关系;子宫、阴道、卵巢、输卵管的位臵。会阴部的血管神经;坐骨直肠窝的境界、内容;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构成和内容。 二、 难点内容

盆内脏器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盆腔淋巴结的名称、位臵及流注;骶丛、盆内脏神经的位臵和配布;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的层次解剖;阴囊、阴茎、睾丸、附睾被膜和精索的组成,层次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延续关系;尿道不同部位破裂时,尿液渗出范围。 三、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骨盆由:

A 骶骨、尾骨及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B 第5腰椎、骶骨、尾骨及耻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C 髋骨、坐骨、骶骨及尾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D 骶骨、尾骨、耻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E 骶骨、尾骨、髂骨及坐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 [考核要点] 骨盆的构成及髋骨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选B者主要由于对骨盆构成和髋骨组成的概念不清,错误地把第5腰椎也包括在骨盆的构成中了,另外错误地认为耻骨就是髋骨。选C、D、E者共同的错误表现在对髋骨的组成概念模糊,成年人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块骨融合组成,髂骨、耻骨和坐骨都只代表了髋骨的一部分。

[临床要点] 骨盆是一个完整的骨环。其前方为耻骨,两侧上份为髂骨,下方为坐骨,后方为骶骨、尾骨,前三者在成年人(约16岁左右)融合成髋骨。骶骨、尾骨和两侧的2块髋骨借强有力的韧带连接构成骨盆。其中骨盆环前部的耻骨上、下支形成的弓形部骨质较脆弱,易发生骨折。 [正确答案] A

2、会阴分为尿生殖区和肛区,其分区标志为: A 耻骨结节 B 耻骨嵴 C 耻骨弓 D 坐骨结节 E 坐骨棘

[考核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和会阴的分区。 [常见错误] A、C、E

[错误解析] 腹前正中线的下端可触及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锐缘为耻骨嵴,嵴的外侧端可触及耻骨结节。会阴部的耻骨弓和坐骨结节等也可扪及。坐骨体后缘有尖形的坐骨棘,在体表较难摸到。在会阴区两侧坐骨结节之间的假想连线将会

阴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方为尿生殖区,后方为肛区。选错答案者是对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标志认识不清所致。 [临床要点] 盆部及会阴的体表标志很多,对临床外科手术有较重要的定位意义;另外,会阴部尿生殖区和肛区解剖层次不同,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局部的组织层次关系,因此了解其分区标志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 D

3、关于盆膈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盆膈肌为肛提肌和尾骨肌 B 分隔盆腔和会阴 C 其前部有盆膈裂孔 D 与尿生殖膈无关

E 由盆膈肌及盆膈上、下筋膜组成

[考核要点] 盆膈的构成及其结构特点。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此题要选择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盆膈又称盆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成,故A、E为正确描述。盆膈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分隔盆腔和会阴,仅在其前方两侧肛提肌的前内缘之间留有一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因此B、C也是正确描述。盆膈裂孔的浅面由肌和筋膜构成的尿生殖膈所封闭,所以D为关于盆膈的错误描述,选D。 [临床要点] 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还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正确答案] D

4、下列何者不属于肛提肌: A 尾骨肌 B 髂尾肌

C 前列腺提肌 D 耻骨直肠肌 E 耻尾肌

[考核要点] 肛提肌的组成。 [常见错误] B、C、D、E

[错误解析] 肛提肌为一对四边形薄片肌,按纤维起止及排列可将其分为前列腺提肌(女性为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因此B、C、D、E都属于肛提肌的组成部分,本题选A。

[临床要点] 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共同构成盆膈,具有支持和固定盆腔内脏器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5、不属于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为: A 直肠筋膜鞘 B 直肠膀胱膈 C 肛提肌腱弓 D 子宫主韧带 E 前列腺鞘

[考核要点] 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以及肛提肌腱弓的构成。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盆脏筋膜增厚形成的结构有前列腺鞘、直肠筋膜鞘、耻骨前列腺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直肠阴道隔、直肠膀胱隔和膀胱阴道隔等;而肛提肌腱弓是盆壁筋膜位于耻骨联合后面和坐骨棘之间的部分显著增厚形成的,不是盆脏筋膜形成的结构,故选C。

[临床要点] 盆脏筋膜包裹在盆腔内各脏器及血管、神经的表面,有些形成该脏器的鞘或包囊,有些则增厚形成韧带,起维持脏器位臵的作用。 [正确答案] C

6、下列何者不是髂内动脉的分支? A 膀胱上动脉 B 膀胱下动脉 C 直肠上动脉 D 臀上动脉 E 臀下动脉

[考核要点] 髂内动脉的分支及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A、B、D、E

[错误解析] 髂内动脉按其分布可分为壁支、脏支。壁支:闭孔动脉、臀下动脉、臀上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脏支: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女性)和输精管动脉(男性),所以A、B、D、E均为髂内动脉的分支。直肠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故选C。

[临床要点] 盆腔空间相对狭小,脏器结构复杂,外科手术时术野暴露较困难。髂内动脉是盆壁和盆腔内脏器的主要供血动脉,应该熟练掌握其分支分布情况,防止手术中误伤发生大出血。 [正确答案] C

7、有关闭孔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为髂内动脉的壁支 B 穿闭膜管

C 异常闭孔动脉常发自髂外动脉 D 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 E 动脉在上神经在下

[考核要点] 闭孔动脉的起始、走行、伴行结构及相互位臵关系。 [常见错误] A、C

[错误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叙述。闭孔动脉是髂内动脉的壁支,错选A者是对闭孔动脉的起始不了解。闭孔动脉与同名静脉及神经伴行,穿闭膜管,有时从髂外动脉发出异常闭孔动脉,所以B、C、D均为正确叙述。在闭膜管中,神经在上动脉在下,故选E。

[临床要点] 闭孔血管神经沿盆侧壁经闭膜管至股部,分布于邻近诸肌及髋关节。 [正确答案] E

8、直肠上动脉来自: A 髂内动脉

B 肠系膜上动脉 C 肠系膜下动脉 D 脐动脉

E 阴部内动脉

[考核要点] 直肠上动脉的来源。

[常见错误] A、B、E

[错误解析] 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所以选C。直肠下动脉从髂内动脉前干发出,故A错误。肠系膜上动脉不发出到达直肠的动脉,阴部内动脉常与直肠下动脉共干,因此B、E均为错误选项。

[临床要点] 直肠由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供血,直肠上动脉在第3骶椎平面分为左、右两支,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分布于直肠下部;骶正中动脉发出小支经直肠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直肠手术时要注意处理上述动脉。 [正确答案] C

9、关于子宫动脉的描述,不正确者为: A 起自髂内动脉

B 在宫颈外侧2cm处位于输尿管的后下方 C 在宫颈处分支分布于阴道 D 也分支营养输卵管 E 与卵巢动脉有吻合

[考核要点] 子宫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 A、C、D、E

[错误解析]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子宫动脉起自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侧壁向前下方走行,进入阔韧带基底部,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横向越过输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宫颈侧缘后,沿子宫两侧迂曲上行,所以A为正确描述,B为错误描述,此题选择B。子宫动脉在子宫颈外侧向上发出阴道支,分布于阴道上部,故D也是正确的描述。主干行至子宫角处即分为输卵管支和卵巢支,卵巢支与卵巢动脉有吻合,因此D、E均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 子宫动脉供血范围广泛,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和阴道等器官。子宫手术处理子宫动脉时,应注意其分支、毗邻情况,避免出现大出血或输尿管损伤等情况。 [正确答案] B 10、骶丛:

A 由骶尾神经的前支构成 B 位于梨状肌后方 C 闭孔神经是其分支

D 会阴神经是其间接分支 E 不支配下肢肌

[考核要点] 骶丛的构成、毗邻、分支和分布。 [常见错误] A、B、C、E

[错误解析] 骶丛由腰骶干和1~4骶神经组成,故A错误。骶丛位于梨状肌前面,B也错误。闭孔神经发自腰丛,C错误。会阴神经是骶丛发出的阴部神经的分支,阴部神经除了发出会阴神经外,还发出肛神经和阴茎(蒂)背神经,所以D正确。骶丛分支分布于臀部、下肢和会阴。

[临床要点] 骶丛损伤不多见,但可能被盆腔肿瘤所压迫,引起下肢痛;胎头也可能压迫骶丛引起下肢痛。 [正确答案] D

11、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的结构为: A 肛门外括约肌浅部 B 肛门外括约肌深部

C 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 D 肛直肠环 E 以上均会

[考核要点] 肛直肠环的构成,及其生理功能。 [常见错误] A、E

[错误解析] 肛直肠环是由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耻骨直肠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直肠壁纵行肌的下部等,在肛管与直肠移行处的外围,共同构成的强大肌环,此环对括约肛门有重要作用,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不参与肛直肠环的构成,切断后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所以此题选C。

[临床要点] 肛直肠环手术时若不慎被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肛门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切断不会引起大便失禁,手术时如有需要可小心切断。 [正确答案] C

12、有关坐骨直肠窝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

B 可分为顶、底及内、外侧壁 C 窝底为皮肤

D 其内充满脂肪组织

E 窝顶为盆隔上筋膜和闭孔筋膜汇合而成

[考核要点] 坐骨直肠窝的位臵、构成及内容。 [常见错误] A、B

[错误解析] 此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坐骨直肠窝是位于肛管两侧皮肤深面的锥形间隙,所以A为正确叙述。坐骨直肠窝分顶、底和内、外侧壁,故B也是正确描述。坐骨直肠窝顶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因此E为错误描述。坐骨直肠窝底为肛门两侧的皮肤,窝内充满脂肪组织,称坐骨直肠窝脂体,所以C、D也为正确描述。

[临床要点] 坐骨直肠窝脓肿,若不及早切开引流,则有可能形成肛瘘。当脓肿破溃穿通肛门周围皮肤时,常因排脓不畅形成慢性窦道,成为瘘管。 [正确答案] E

13、下列何者不起、止于会阴中心腱? A 尿道括约肌 B 肛门外括约肌 C 会阴浅横肌 D 会阴深横肌 E 尾骨肌

[考核要点] 会阴中心腱处的附着结构。 [常见错误] A、B、C、D

[错误解析] 会阴中心腱处附着的肌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因此A、B、C、D均起、止于会阴中心腱。尾骨肌起自坐骨棘盆面,止于尾骨和骶骨下部的侧缘,所以此题选E。

[临床要点] 会阴中心腱具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若会阴中心腱损伤常造成盆腔内脏器下垂甚至脱出。 [正确答案] E


局部解剖 盆部与会阴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