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保护隐私的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隐私的意识和观念,强化在隐私方面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隐私的内涵、隐私权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析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歌曲《小龙人》导入。
正如歌中所唱的,我有许多小秘密,就是不想告诉你。他有什么小秘密不想告诉你?(学生回答略)。
我们同学也有许多的小秘密,想不想告诉老师呢?(不想)
至于为什么不想告诉老师,学习了今天的“隐私和隐私权”,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的。 讲授新课:
一、 隐私和隐私权(板书) (一)人人有隐私(板书) 活动一:情景展示
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才是个人的隐私吗?一起来看两个情景。 情景一:甲深更半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马上报警。 情景二: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广为传播。 问:甲乙的事情属于隐私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为了进一步明确隐私的概念,出示隐私的构成要件。
☆、“隐”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私”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1、 隐私的含义(板书)
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 现在同学们对隐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哪些是属于隐私的呢? 活动二:寻找身边的隐私
学生一起寻找身边的隐私,说身边的隐私。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出示隐私的具体内容。家庭收入、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状况、电话号码、家庭关系等,是私人信息;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是个人私事;日记、书包、住宅、通信等是私人空间。
2、隐私的具体内容(板书)
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的意识,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我们同学也有这样的认识,一起来听听我们同学的声音。 活动三:探讨“隐私就是丑事、不光彩的事”?
教师出示材料:最近,我的好朋友乐乐总是闷闷不乐的,我问他为啥,他也不说,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说“他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我们说”。问:隐私就是丑事、不光彩的事吗?这种观点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阐述各自的观点,认为隐私不一定是丑事、不光彩的事,(学生是通过举例子来加以说明的,效果较好)。
3、隐私不是丑事(板书) 隐私并非丑事。从隐私的构成要件我们可以得出隐私的特点:①私人性:仅与个人有关,②隐秘性:不为人知或不愿为人所知,③主观性:即权利人的主观感受,④合法性:即隐私受法律保护。(隐私的前三个特点,学生自己能够理解,至于合法性,出示玲玲的例子)。
4、隐私的特点(板书)
那同学们知道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吗?出示玲玲的例子。在同学们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①人独立自由的需要②内心世界安宁的需要③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5、保护隐私的必要性(板书)
我们说中学生玲玲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体现了她对法律的信任,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等不容侵犯。 活动四、探讨隐私权
(二)人人有隐私权(板书)
那什么叫隐私权呢?保护隐私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根据课本回答了相关答案)出示隐私权的含义和保护的意义。
1、隐私权的含义(板书)
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隐私权受保护的意义: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我们知道公民在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权利,那你知道隐私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吗?出示材料:明明是某中学初三学生,最近学习状态不佳,妈妈怀疑是上网聊天、打电话、写信所致,于是一定要他说出QQ号密码,对他平时的电话也进行了监听,还偷看了他的一些信件??明明家住在某小区,有天半夜,某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问:他们能这样吗?为什么?学生先进行自我理解,然后教师出示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加以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隐私权的四种具体权利:①私人通信秘密权②私人生活自由安宁权③个人信息的控制、保密权④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2、隐私权的四种具体权利(板书)
关于个人信息的控制、保密权和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学生不太理解,用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效果较好。)
刚才我们上课时留下的问题,现在我们一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了吧(学生回答),这样前后呼应一下,更能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关于隐私,老师想给大家一个温馨的提示:隐私是绿草地,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愿人人都树立隐私意识,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学生有感情的齐读,加强自身的感受。)
布置作业:作业本P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