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案新

2025-11-22

第____________课时 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

二十四、幽径悲剧

季羡林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 品味语言,学习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 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了解悲剧产生的根源,激发学生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学习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了解悲剧产生的根源,激发学生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里,在一条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幽静小路,曾经发生了一场悲剧,使人伤心落泪,那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悲剧呢?还是让我们跟随季羡林老先生走进《幽径悲剧》吧!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采用读写大比拼方式)

蜿蜒wānyán 懦者nuò 浩劫ji? 诛伐 fá 惆怅chóuchàng 虬干 qiú 愚氓 m?ng 摇曳ya 万斛 hú 潋滟liànyàn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 题目为“幽径悲剧”,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整体上写“幽径”呢? 明确:1-6节。 (引导学生认识“幽径”突出体现在“藤萝”上。) 2、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呢? 明确:7-16节。

3、那么文章的哪几节文字是在写“藤萝”的“悲剧”呢? 明确:11-16节。

4、研读每部分并内容,各拟一个尽可能简洁的小标题。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1—6)节 幽径四季美景。 第二部分(7—10)节 幽径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6)节 藤萝悲剧。 三、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 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幽静所处的环境如何?

明确:这是一条古老的、不同寻常的幽径。幽径的一面傍湖,一边靠山。

2、 写了山上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松柏、小鸟、鸣蝉等,按照时间的顺序,这些景物色彩浓烈、充满生命力。 3、 山上、湖中冬天写了什么?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了荷叶、荷花。生机勃勃,富有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4、你觉得幽径之美主要美在什么?

明确:主要美在有生机,富有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5、写幽径之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侧面烘托幽径中的一株藤萝。 四、欣赏课文第二、三部分

1、生细读第七节,第一句写“让我最留恋难忘的还是一株古藤萝”但是没有直接写这株

古藤萝,而是写了众藤萝,突出了这些藤萝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了一些藤萝的历史和藤萝的美。侧面烘托幽径中一株藤萝的神奇,激起读者对这一株藤萝的强烈兴趣。

2、请找出正面描写的文字,反复朗读,看看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株藤萝的?

明确: 正面描写::“它既无棚……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袭入耳内”的蜜蜂声。(有形有声有色)

3、这是藤这株藤萝的外在美,你能说一说这株藤萝的内在美吗? 明确:(1)和:与大树和睦相处

(2)善:阅尽沧桑,幸免于难, 从无害人之心 五、小结本课内容

本段用了很大的篇幅写幽径之美,以及其它名园中的藤萝,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写幽径,是为了衬托幽径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有特色”,所有这些,都是侧面烘托。 附板书

美在四时

幽径美景

美在湖山 形:盘曲而上 幽径悲剧 藤萝之美 味:扑鼻之香

色:万绿丛中一点红 声:嗡嗡蜜蜂声 藤萝悲剧

第____________课时 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读、美读把握文章情感,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2、学习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学习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了解悲剧产生的根源,激发学生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通过品读、美读把握文章情感,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学习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1、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在这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明确:是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2、文中的古藤萝原来是一棵什么样的藤萝?在文中找出作者对她的描述,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 藤萝,从中 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是 。

(引导归纳: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写幽径的角度来说,幽径四季之美是为了托出幽径藤萝,这一棵古藤萝“最得特色”, 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历史悠久、文化气息;可以从其古藤萝形、色、味、声入手,感受其美丽。) 二、讨论悲剧产生的原因:

1、藤萝被毁后又是什么样的,找出描写的语言,并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藤萝之惨:吊死鬼 :悬 摇曳 孤儿 微笑(比喻 拟人) 作者的感情:惹起了万斛闲愁 痛苦 悲哀至极

2、想想悲剧发生后,这又是一株怎样的藤萝,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我觉得这是一株 藤萝,从文 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理解 。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强调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如:可怜 一面是虬感干下面已被砍断,一面花朵还在微笑 采用反衬和拟人表现了作者的痛苦悲哀 等等)

3、思考:文章写的是藤萝的悲剧,为什么要把它写得那么美呢?(见多媒体) 明确:“悲剧,就是将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

4、藤萝被毁,作者悲哀难过,那么作者自以为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没有出息”“感情太多”,是一个善良、有博爱之心和同情心的人. 5、自从藤萝被毁后,作者还喜欢那条幽径吗?

明确:“怕走”“非走不可时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渲染了极其悲凉的心情,借助于“我”的动作、心理表现我的痛苦感受。 6、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藤萝之悲的句子。 (1) “听到古藤的哭泣声” 比喻,融情于景

(2) “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借古藤之口诉说其无辜,这是对被毁者的挽歌,对毁美者的谴责。

(3) “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等充分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悼之情。

7、除了借古藤之口,作者还直接抒发痛苦无奈的心情,请找出并加以体会。

(1) “我是一个偶然,除了我,不会有人为之伤心” “偏偏??偏偏??偏偏??”

这些偶然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作者深感社会对于愚氓灭美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呼吁社会提高审美意识.

(2) “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矢志不渝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三、究竟是谁毁灭了古藤?找出文中相应语句赏析。

明确:文章矛头所指,不仅是十年浩劫,十年浩劫毁灭了燕员园其他的藤萝和一些古丁香树,这株毁于文革后十多年,即 1992年,作者痛心的是“毁于愚氓”之手,因为愚昧而毁灭更让人心痛。 明确: 愚氓灭美。

3、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八、总结全文:

本文描绘了幽径中的藤萝之美和作者的真挚情感,揭示了令人痛心的愚氓灭没的现象,要解决这种情况,只有实施科教兴国,从而抒发了作者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文笔优美 。 附板书

古藤之悲

实施科教兴国 幽径悲剧 作者之悲 提高国民素质

时代之悲


幽径悲剧教案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湖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金融学》各讲配套习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