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交通肇事罪的特征、成因及其防治
作者:李琳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08期
摘要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因此,从犯罪的构成要件上看,交通肇事罪有其自己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和交通流量的急剧增加,交通肇事案件不断发生。造成交通肇事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针对我国交通肇事形成的原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应该采取相应对策,加强教育,从严执法,增加投入,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交通肇事案件的攀升势头。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特征 成因 防治
据公安部门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相当于一个乡镇的人口数,受伤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人数,更为可怕的是全国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每1分钟就有1人在车祸中受伤。其中,2014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34.29234万人,直接财产损失在8亿元左右。2015年的交通事故共105.97358万起,死亡大约6.8432万人。2016年的交通事故达16.5245万起,死亡5.1834万人,受伤16.828万人。道路交通事故己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事故带来的灾难使一个个家庭陷入了不幸的痛苦之中。而在大量的交通事故中,不少肇事者都构成了交通肇事。本文就交通肇事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肇事犯罪。 一、交通肇事罪的含义及其特征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交通肇事罪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一)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在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很广,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和国防利益等十大类。而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就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所谓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一切为了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等。“违反这些法规的行为,人们通常称之为违章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