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名言(6)

2025-09-14

人的注意是随着时间而递减,更重要的是听众(投资者)随时可能有事情而离开,所以将结果与重点在一开始就点出这件事情,更为关键与重要。

以层级来说,你可以像篇文章的开头一样,将重点在第一开始就简单介绍一下,以一个主题的层级来说,你也可以在每个主题的第一句就将结论讲出来,让每个开头都是重点,持续的让听众保持高度的专心。更要重的是你将主导权默默地交给了听众,也就是让听众甚至可以直接请你说明他们感兴趣的部分(创造最高的互动与效率),因为你给了他们你之后要报告的全貌。

至于投资人想要听哪方面的事情呢?有个词叫做电梯简报,即在电梯间遇上人,在没有任何产品演示或PPT的情况下做的简报。它必须能让你的对象马上了解你是谁、你在做什么,并且需要准备多个版本,如此一来你可以根据现实条件选择不同的说法。电梯简报的重点在于:

l 简短地介绍你自己 l 描述你的事业是什么类型 l 描述你的客户是什么类型

l 谈谈你跟其他竞争者有什么不一样?你的独特卖点是什么?

另外最常见的PPT误区就是文字太多。其实基本的图示越可以取得解读上的共识,而越是复杂的事情越适合利用图解的优势:“你需要讲得越少,听众的理解越好”。而在利用图解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利用简单的逻辑图来呈现即可:

l 用图示表达名词(参与者或是有关联的事物)

l 用箭头表达动词(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这两个名词才会有关联 l 用数字表达影响程度

l 然后用特殊符号强调你与竞争者的差异化 以上,就足够了

其他一些在路演中常遇到的问题如下——

1、段落太长

每段介绍的内容要么信息量太大,要么周边信息太多,反而失去了引人注目的特性。一分钟内把每个要点说清楚很有必要,对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陈述出来,其他的真的可以不用介绍太多。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路演中一旦出现事故或者变化,可供陈述的时间可能远比想像中的短,尽可能确保每个论点能有力地打动对方,即便时间不够也愿意让人在之后有更大的兴趣去了解。

2、忽视投资人利益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忘记论述“解决什么需求”、“市场大小”、“团队描述”等项目,但往往会忘记类似“竞争如何持续”和“投资人如何退出”这样的问题。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想改变世界,很多投资人要的很简单,如何快速赚到钱,如何长期赚到钱?所以,再三强调投资人为何能够发财并不过分。预先就要想好明面上的“你的公司什么时候开始赚钱?”和暗面上的“你能不能持续赚钱到公司卖掉或者持续烧钱到上市?”

3、提及名字太多

所谓敝帚自珍,团队成员、公司名、产品名等等对于创业者而言深入骨髓,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完全陌生。不能完全怪投资人记性不好,创业团队实在多如牛毛。有的项目路演结束了都有听众没搞清XXX到底是公司名、创始人名还是产品名,更悲剧的是可能一个名字都记不起来。路演最大的挑战其实就是让大家记住。通常来说,反复提及产品名最好,如果有多个产品,就定义成面向家庭的版本、精简版之类。最终让人记住一个很有特点的产品名。假如还没有产品,那就聚焦公司名好了。

4、产品没有定义或者定义太泛

这是两个极端,没有创业或路演经验的人往往到最后都没有办法用一个词来定义自己公司是做什么的;而老油条呢,会用上一些很大很流行的词汇,为了让人家觉得公司比较有潜力。没有定义有点糟糕,尤其是模式较新业务较多的情况,但后者更糟糕。“我们是一家大数据公司”??和没说一样,无法给人留出任何清晰的第一印象,因为这种词汇定义本身并没有解决任何具市场价值的问题。配合第三条,你需要清楚告诉大家针对什么产业、解决什么问题、核心价值在哪里。另外一个缺点是会让投资人联想到太多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是一家给中年女性做线上美妆内容和美妆服务的公司”很显然会比“我们是家O2O公司”好太多。听到O2O,如果没有明确的产品与服务,立刻会想到无穷多潜在竞争者。如果你初步的目标市场被质疑太小,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和视野,但依然要明确定义在一个产业和问题之上。

5、只谈技术

技术人员、科学家创办的公司常常有非常强的技术能力,却不知道可以解决哪种商业问题,甚至不清楚是否有商业价值。但所有成功产品都是从提供清楚明确的核心价值开始并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用户。如果担心初期目标市场太小,可以列出发展计划,关于公司未来如何扩展核心业务,前提是听众已经认可你的产品价值和使用情境。虽然投资者很在意市场规模,但如果你并不真正了解你的产品该用在哪里会让投资者严重担忧公司未来的商业前景。

另一方面,出于自傲的原因,不少技术高手面对投资人这种技术小白内心免不了有一种“黑科技,不解释”的心态。专利技术或者特殊商业模式当然要保护好,但为了取信于人至少需要简单描述运作的基本机制以及为何比现有技术更好。Google拥有大量专利,但大家依然非常清楚他们做的是什么以及大致上用了什么原理。如果你宣称取得了巨大突破,可以干翻巨头,最起码解释一下你独特的技术,再举出团队成员的学历、研究、工作背景等资料来印证一下。

6、总结不出诀窍

举个例子,很多做电商的创业者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甚至自己的APP,解释自己的运作时,往往归结到过去的从业经验,如媒体、市场、运营,或者一语带过“用心做”??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要点可以总结,例如每日更新、让自己成为受众反复体验、在线下邀请用户关注、线上发放优惠、病毒传播、持续交流等。每一项都可以展开细说,让听众认可自己对于业务的深入程度和分析能力。

7、意见不认真听

很多创业者心目中投资者是个眼高手低的主,当投资人提出质疑时往往是解释的心态。很多连珠炮式的问题创业者可能早就听过无数次,已经产生了条件反射般的抗拒。的确好的创业者应该有坚持的毅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无条件坚持自己的商业模式,甚至抗拒任何投资人的建议,不光导致的是融资失败,更重要的是让自己错过改进自己的机会。花时间考虑投资人的问题与建议、试着了解对方的投资思维,好处多于坏处。顽固不化,是以上所有错误中最致命的一个。

七、投资人的作用

作为投资人,出于金融获益的角度,必然会尽力帮助他的投资对象。无论任何方面:人脉、人力资源、公关关系、资本、消费者——只要我能提供,你就能拥有。

天使投资人可能会从零开始教你怎么运营一家公司,但VC要现实得多,绝对不会。风险投资人做的是帮助创业者建成熟的思路框架;如果是年轻的创业者,尽可能从优秀的创业者进化成为优秀的公司管理者。但是!不论投资者能够提供多大的帮助,公司最重要的决策还是需要他们来制定,最重的担子依旧在他们的肩上。投资人自己并不是专家,也许他可以通过工作和人际交往来学习并且提供给创业者帮助,但只有创业者最了解自己的公司。

因为投资的公司数目会来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公司,往往董事会才是投资人能够深入与创业者接触的时机。在董事会上,投资人会协助(注意,是协助)CEO指定中、长期策略。除此之外,在创业者当局者迷的时候,因为投资人的触角很广,很有可能比创业者更早能感受到世界的改变,能够直接的提醒CEO他所忽略的趋势和真相。

在高层次的指导方面,往往有赖于机构的合伙人。合伙人因为积累多年的经验,可以提供创业策略、技术方向与市场知识,可以协助创业团队规划财务、思考产品,以及提供产业情报。

另外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帮助找到合作伙伴,无论在内部或是外部。投资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创业者,于是接触高级人才的机会也比较多,比较容易有机会牵线。同样的道理,在寻找合作伙伴方面,投资人跨产业的人脉积累往往也能派上用场。当公司需要增资、搭建海外架构、签重要合同等等时候,投资人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对该领域最有经验的律师、会计师来协助,因为投资人经常有与他们合作的经验。

在其他很多大事上VC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比如当公司发展到某个规模,再度扩张时并购几乎是唯一的方法。无论是寻找目标、结构设计、条款处理,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都需要细腻的策划与执行,这些都是投资人更有机会参与的工作,往往能提供很大作用。

但投资人最大的问题往往是短视——

很多媒体上介绍风险投资人,总是听得胆战心惊。“XX最近刚卖掉一家公司,回收超过十倍??” “OO投资的一个公司才做不到三年就卖了,而且有五倍回报??”他们的话题似乎都围绕着这些打转;似乎这些就是投资者从业的骄傲,就是他们的热情所在。

媒体这么说也就罢了,近来连一些投资人甚至开始如此来标榜自己。我想他们一定跟投资的团队不那么亲吧。因为显然他们搞不懂当创业者听到时心中的感觉:你们赚这么多倍,那请问团队赚多少?

没错,资金是投资人出的,但是燃烧创意、热情、与青春的,却是团队。难道把公司卖了,给团队不错的薪水,就对得起他们了?能够有好的回报,当然是投资人和创业团队都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除了金钱上的回收之外,好的投资人应该欣慰他们做到的以下这些,因为我知道,这是很多投资人无法做到的:

l 在没有太多成功案例之下,可以突破惯性思维,投资新的产业方向。 l 选择相信还青涩的创业团队,因为热情无可取代,经验可以累积。

l 一路以来当团队遇到挫折时,总是支持着团队,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与默契。 l 当产品没取得成绩时,因为团队有足够的热情和学习能力,选择继续支持。 l 同意对团队的回馈,因为肯定全体团队的付出。

l 在并购时,买方提出条件中只对团队好的条件也能全部同意,因为他们希望让团队感受到,成功是属于大家的。

除了公司大方向外,公司文化为何,管理制度为何,每年获利多少拿来员工分红,分多少股息,股票怎么发等等,都是需要团队与投资人达成共识的——而这不一定是件简单的事。这是为何许多公司越到后来,越沦为被投资人操控的行尸走肉,但今天创业环境好太多了,各种加速器、孵化器、众筹??我们不妨先想一下,除了资金外,创业者还需要什么?身为投资人,找的又是什么?

创业者找什么?其实不只是找资金,而更是找支持他的热情,他的想法,他的努力,他做的事情的人。不要小看这种威力,不要小看投资人的影响力!一个团体、一家公司,常常是被从源头影响下来,也就是从投资人开始。

如果投资人都是获利为最重要目标的金融投资人,那么整家公司自然就是以获利为主要目标:管理团队会以此为目标,公司主管会以此为目标,连员工都会以此为目标。这是否让你想到某家你曾任职过的公司呢?上面没有热情,只是为了最大化获利,下面也是各为各的,互有所需而在一起,直到有天终于走不下去,这种燃烧生命的轨道是多么不人道。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总之,对于创业者而言,仍然需要牢记以下几个真相:

1、天使投资人不是“慈善家”


至理名言(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水电运行调考题库(机械)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