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
文化基础课课程教案
专业名称: 文化基础课类——语文
课程名称: 《想北平》 授课教师: 李利贤 学 校: 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二〇一四年九月
《想北平》教案设计
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李利贤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2、学习“以情驭景”的写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深入领悟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境陶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1、播放配乐诗歌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乡愁的惆怅。
2、教师引导: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的“根”总是深深地扎在故土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割舍不断对故乡的情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想北平》,来感受他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安排两名朗读好的同学深情朗读全文,然后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
读,要求将直接抒发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句子一一画出来,并加以体味。
明确:A、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B、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C、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2、在这些语句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请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 其中蕴含的情感可以是:真、爱、思、忧、想、愁、伤、诚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评点,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有理由即可;分析后,请学生尝试朗读这几句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其中的“真情”。
明确:本文的文眼是“可是,我真爱北平” ——板书:我真爱北平 三、精读课文,探讨研究
探究1:作者眼中的北平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一方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1、第一、二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①“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感到寂苦。”
家是温馨的,巴黎作为家会感到寂寞、苦恼。因为要么“太旷”,要么“太热闹”。“太旷”——寂寞;“太热闹”——苦恼。 ②“使我能摸着——……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用平平淡淡的语言描绘了城墙、水潭,水中蝌蚪,苇叶上的蜻蜓,却
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安适。 ③“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动中有静。”
这句是讲安适的北平中的热闹。若普通人写,可能会写××地方、××地方热闹,但全城会处于闹和静的和谐之中。但老舍写来,却以“太极拳”作比:太极拳,是套拳法,当然有动,但从其姿势、步法来看,又那么安闲、自在,实在是安静的紧,这一特征与北京“静”中的“闹”,确是非常相似。这一比既简洁又显得味道无穷。 ——板书:环境安静温和 2、 第三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使他们成为美景。”
倘若把北平面积缩减一半,而建筑还那么多。她还会那么美丽吗?故宫三大殿还会在开阔中显示出庄严气势吗?北平的布置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意,在该有美丽建筑的地方,就有;在该空的地方,就空;甚至在街上还能看到北山和西山。 ——板书: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3、 第四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还不愧杀!” 儿化音中带有很浓的京味,议论中带着京味的俏皮、幽默,显现出对北平物产的钟爱,透射出了老舍对北平平民生活的眷恋,当然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板书:物产丰富可爱
小结:这样的北平,这样的故乡怎能不让人眷恋,想念呢? 又怎么会让作者说不出口呢?
探究2: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想想看,作者认为北平与他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问:作者怎样定义这个“爱”的?
“这个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爱”,既是“说不出”,作者用了怎样的类比来形容这种“爱”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老舍先生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老舍的孝母之心在文坛中也是传为佳话的),他因母亲的欢心而笑,因母亲身体不佳而欲落泪。母亲牵动他的心神,对母亲说不出的爱就在这笑、泪之中,作者用这一类比恰当地表达了他对故乡北平的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而又那么的深刻,从而“说也说不出”。 明确:血肉相连
理由:北平“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他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的点点滴滴中有个北平,北平的点点滴滴中有个我。” 四、品味语言,追根求源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与前文“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相照应,结构严谨。 (2)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而在异乡教书。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急。在战
乱的岁月中,作者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表达了一位深爱北平和祖国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 五、知识回顾,总结全文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这篇朴实无华的文章中却蕴含着作者最深最浓的真情,老舍笔下的北平是平凡的,然而又是亲切的,她像是一位母亲,又像是一位恋人,在乡愁作品的大海里,它以它的细致和真挚引发读者的共鸣,也赢得读者的青睐,可谓乡愁作品的典范。 六、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这种思念已深入骨髓,融入血液。思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提到我们的家乡,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接下来请同学们写一写“家乡最令你动情的地方”或“家乡让你想起了??” 七、教师寄语,心灵鸡汤
乡情是一杯略带苦味的“乡色酒”,让你忍不住呷啜又不能痛饮。久在异乡,身在旅途之人常常为一句熟悉的家乡话,一阵扑鼻的红枣粥的香气,一抹长满了乡思的老槐树催得潸然泪下。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个人的心灵归宿总是生你养你的那片热土!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起,从现在起,热爱自己的家乡,并立志为家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散文,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