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 第二节教案设计

2025-08-23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授课时数: 2 设计人: 石阡民族中学 綦世艳 设计 要素 教学内容分析 设 计 内 容 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揭示,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可以此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所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使学生了解同一周期和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知识 与 技能 教 学 目 标 2、使学生了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得比较方法。 3、使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并能常识运用这一规律预测元素的性质。 1、通过实验讲解,总结归纳得到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过程 与 方法 2、运用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预测元素性质。 3、运用元素周期律,理解位置、结构、性质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生,使学生认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认态度 识特殊到一般,在运用一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价值观 育。 学习者 特征分 析

教学 教 学 分 析 重点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2、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通过具体实验的讲解来解决。 难点 解决 办法 教学 启发诱导法、归纳总结法、实验探究法、讨论练习法等方法。 策略 1、课本资源 教学 2、网络资源 资源 3、全品新教案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板 书 设 计 一、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3、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使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第一课时 引入 科学探究 一、元素周期律 练习 第二课时 引入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引入)请同学们板演前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部分常见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科学探究)指导学生完成P14科学探究一,根据表1内容,思考并讨论完成表2内容。 (讲解)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那么具体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讨论)由上面的结论,我们推测: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得失电子的能力和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1、科学探究 2、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用“>”或“<”填空。 B____Al,O____S,C____Si 3、比较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用“>”或“<”填空。 HNO3___H2CO3,Ca(OH)2___Mg(OH)2 (复习引入) (过渡)下面我们回到周期表中,看看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解)有了周期律以后,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性质,亦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自己画。 填写表1 完成表2的填写。 聆听,理解。 分析讨论后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原子半径从小到大;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 讨论后总结:以上项目均成周期性变化规律。 聆听,理解归纳。 完成练习 聆听。 理解。

练习 新课讲授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图1-9,理解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讲述)很好,由此我们还可联想到如下规律:(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完成下表 ⅠA ⅡA ⅢA 主族 元素符号 Na Mg Al 最外层电子 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讲述)由上表可以看出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最高正价在数值上均相等,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总结)从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也可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当然也可以有性质来确定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 元素性质 原子结构 看图,理解: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存在着一定的递变规律。 聆听,归纳总结。 ⅣA ⅤA ⅥA ⅦA Si P S Cl 聆听,归纳整理: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水数=最高正价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归纳整理 周期表中的位置

练习 小结 作业布置 (讲述)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的学习。 (指导阅读)指导阅读P17,并进行 总结。 P19 2 3 4 5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并了解了他们的意义所在,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喊好的运用。 1、P 18 1 4 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阅读课本并总结: (1)是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 (2)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3)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教学 设计 评价


新课标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 第二节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空气炮技术协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