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025-08-27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6.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7.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五、教学措施: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时安排:

感受课 3课时 认识课 7课时 熟悉课 1课时 整理课 1课时 评研课 2课时

第二单元感受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触角、引人注目、随遇而安”等44个词语。积累文中佳句。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和自己喜欢的部分。 2. 通过自主阅读、认写本单元的生字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交流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在观察与发现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全面有全面的了解,初步认读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疑难生字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感受学习《古诗两首》

(一)1.板书课题学生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 (1) 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 (3) 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 (4) 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古诗。 2.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3.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 (二)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三)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解决。 (四)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

1.看图想象,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出来。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

5.老师小结

二、感受学习《爬上虎的脚》

(一)导入新课,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 (二)朗读课文、认字解词

1.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 2.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3.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梳理问题。 4. 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方面的内容不懂?有什么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5.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感受课)

一、感受学习《蟋蟀的住宅》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

(一)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二)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1.利用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词,也可把自己圈画出来的生字、词让小组的同学认读和理解,有争议的或不会得再问老师。

2.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 (三)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老师归纳关键疑问。

1.小组交流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随时介入讨论,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师小结。

二、感受学习《世界地图溢出的发现》:

(一)导入新课: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学生自由回答,师生点评。 4. 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感受课)

一、感受学习《语文园地二》 (一)出示《口语交际》

1. 教师出示口语交际的题目,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

2.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了解的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二)感受学习“我的发现”。

1.细读选取的三个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事物的。 2.指定两名同学读对话部分,并说一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3.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方法。 (三)感受学习“日积月累

1.自己试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 2.找出12种花名并写一写。

3.结合句子说说各种花的特点和自己了解的其他相关内容。 4.朗读歌谣,开展背诵比赛。 (四)感受学习“成语故事”

1.朗读短文,理解故事内容,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老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交流解决。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州话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