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识别App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2025-08-2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植物识别App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作者:王茜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9期

【摘要】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App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近年来,以“形色”、“花伴侣”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植物识别App大量涌现。本文简单介绍了其在西南大学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植物学 实验教学 智能手机App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JY049)资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46-02 《植物学》是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传统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植物学实验》课程是《植物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2]。在植物学教学中,被子植物系统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部分。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系统学部分更为形象、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多年来,在西南大学的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均安排有“校园植物观察”的内容。由1名教师带领20-30名学生,为其讲解植物种类、形态特征、功能价值等,教学时长3课时。这种教学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时间有限,观察和讲解的种类有限,观察的特征仅停留在植物的某一生长期;生师比太高,即使使用讲解系统,多数学生也仅是听得清、看不清;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在我国迅速普及。智能手机App(application program)作为移动终端用户的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近年来,以“形色”、“花伴侣”为代表的植物识别App开始出现,并受到追捧,成为了广泛使用的植物学科普工具,同时为广大植物爱好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一些中学、大专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将此类App应用到教学中[3-4]。本文以西南大学为例,分析讨论植物识别App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植物识别App简介

目前国内外智能手机植物识别App种类多样,如花伴侣、形色、微软识花、百度识花、花满城、发现识花、看图识花、Plantifier、Garden Answers、PlantNet等,其中花伴侣和形色两款在国内应用较广。“花伴侣”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鲁朗软件以中国植物图像库海量植物分类图片为基础打造的人工智能植物识别引擎。


植物识别App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原子物理复习题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