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二轮专题中的运用

2025-09-12

思维导图技术在高三二轮专题复习中的运用

一、现阶段高三二轮复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而高三知识的复习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构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并通过有效的复习途径不断提高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和老师对复习的目的、复习的途径与方法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差,诸如:复习就是看笔记、复习就是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再重复背一遍、复习就是做题目、复习没什么用,是浪费时间、复习是考试前才需要做的事等片面的认识,这里,固然有学生自身学习习惯上的原因,但也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有一定的关系。学生不会复习、不愿复习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缺乏复习实施的有效策略。如果能够找到一种能使学生觉得复习是一种充满挑战性和有趣的学习任务的方法,必然会改变其对复习教学的片面认识。

我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并查阅了近三年发表的与“高三总复习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文献二十篇,将化学学科在高三专题复习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与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向结合,总结

有以下几点:

教师存在的问题:1、复习教学的思路不对,缺乏针对性:一是温故过多、知新不足;二是单纯复习旧知识过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不足。2.复习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和答题针对性:有些教师复习教学脱离高考,复习的目标不明确。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不当,教学缺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教学调研情况看,教学观念落后,教法单一死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味地讲解,满堂灌,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么做老师是辛苦了,好象是很负责,但实际上考出来学生的成绩不高,感觉像在唱“独角戏”。4.练的内容和训练的方式不当。教学缺乏复习的实效性。为了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大量布置练习题,采用“题海战术”,不加选择地,没有总结性的一味地陷身“题海”的做法,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人头脑发胀,糊里糊涂,更谈不上知识的整理,知识的条理化。5.教轻学现象较为普遍,教学缺乏对学法的培养和指导性。从教学调研情况看,学法指导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一是忽视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二是忽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方法;三是忽视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能力;四是缺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等。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存在许多知识漏洞,主要原因一是许多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不太科学,忽视课本的阅读,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二是觉得化学知识零散,记忆了大量笔记,但不知其中规律,记忆时不知如何下手或记忆不全面产生

漏洞。2. 学习兴趣不浓:可能由于是复习课,以旧知识再现,构建知识网络为主,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课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好,课下学习效率低。3.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方法性、计划性、科学性,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记笔记的好习惯,而且也有将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的好习惯,但学生们记到笔记本上、整理到错题本上的题正确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使笔记本和错题本没能发挥它的功效。4. 学生普遍欠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阶段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高考恰恰有一部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题,如实验大题,由于高一高二没有打好基础,到了高三对学生来说更像突然拔高了难度,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结构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称作脑图、心智图,是享有世界大脑先生美誉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所创,他将放射性思考形象、具体化,托尼·巴赞给思维导图下的定义: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进入大脑的任何信息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的连结,而且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思考中心,再向外进行发散,这就是说大脑的思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也正是这种大脑思维

的真实体现,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它借助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将大量的枯燥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这是与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的,使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也能够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与联想力。 2、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

①注意的焦点清晰的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②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

③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可以用分支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④充分利用图形等形象化技巧。 ⑤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3、思维导图的基木结构

①中心词:一幅思维导图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能够表达该主题的词语就是中心词。中心词的确定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同时也就明确了所构建知识的中心内容。这对于知识的学习、解和一记忆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②结点:是主干与分支的交汇点。根据个人习惯关键词也可以写在结点处。

③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有分支连线和横向连线之分。位于上级的概念通常可以形成几条知识分支,这样形成的连线就是分支连线;而不同知识分支之间的连线显现出知识之间的横向的、内在

的联系,被称为横向连线。分支连线可以将知识之间的层级联系展现出来,横向连线则可以较好的表达出学习者对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中的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也是产生创造思维的关键。

④关键词:能够代表主要内容的词或命题。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来表示,也可以用图形加以表达,且图形的效果会更好。

⑤层级结构:是知识体系的展开方式,清晰的展示出主干与分支的层次关系。这是从宏观角度对思维导图产生的理解,也是思维导图的图形结构的一个总体的特征。对于各种具体的思维导图,如果抛开具体的外观形式之后,我们就会看到其清晰的层级结构,如图一所示:

三、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1、思维导图规则:思维导图规则是用来增加而不是阻挡大脑自由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把生硬的秩序与乱七八糟的自由混同起来,这一点很重要。思维导图规则正好帮你实现这个目标。这些规则分为技法


思维导图在二轮专题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中央遴选参考答案(完整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