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计说明书(5)

2025-09-13

3.4.8 集配水井水力计算 1.初沉池集配水井水力计算

⑴ 设集配水井内径3000mm,外径5500mm,墙厚250mm。配水经中心管管径为DN1000的铸铁管,设计流量Q?1.354m3/s,查《给排水手册》第一册306页的水流计算表。v?1.47m3/s,i?2.3‰,水井进口?1?1.0,共2个,得局部水头损失为

v21.472h1???1??1????1.0?1.0???0.22m

2g2?9.8⑵设初沉池进水管管径为DN800的铸铁管,设计流量

Q?Qmax1354??677L/s,查得v?1.14m/s,i?1.89‰,则局部损失为 22v21.142h2????1.0??0.066m

2g2?9.8⑶ 水井中心管管径为DN800的铸铁管,设计流量Q?部阻力损失为

Qmax?677L/s,则局2h3?h2?0.066m

⑷ 设总出水管管径为DN1000的铸铁管,设计流量Q?1354L/s,查《给排水手册》第一册306页的水流计算表。v?1.47m3/s,i?2.3‰,出水局部损失与进水相同,即h4?h1?0.22m,故初沉池集配水井水头损失为:

h?h1?h2?h3?h4?0.22?2?0.066?2?0.57m

2.二沉池集配水井水力计算

⑴ 设集配水井内径3000mm,外径5500mm,墙厚250mm。配水经中心管管径为DN1400的铸铁管,当回流比R?100%时,设计流量Q?1354?2?2708L/s,查得v?1.495m/s,i?1.55‰,??1.0?1.0?2.0,得局部水头损失为

v21.4925 h1???m ?2.0??0.2282g2?9.8⑵ 设沉淀池进水管管径为DN800mm的铸铁管,当回流比R?100%时,设

1354?2?677L/s,查得v?1.14m/s,i?1.89‰,??1.0,得局部水计流量Q?4头损失为

1.142h2?1.0??0.066m

2?9.8- 46 -

⑶ 设集水井进水管管径DN600mm的铸铁管,设计流量1354Q??338.5L/s,查得v?1.02m/s,i?2.20‰,??1.0,得局部水头损失

4为

1.022h3?1.0??0.053m

2?9.8⑷ 设总出水管管径为DN1000mm的铸铁管。设计流量Q?1354L/s,根据《给排水手册》第一册的铸铁管水力计算表得,v?1.47m3/s,i?2.3‰,

??1.0?1.0?2.0,得局部水头损失为

v21.472 h4??1??2.0??0.22m

2g2?9.8故二沉池集配水井水头损失为:

h?h1?h2?h3?h4?0.228?0.066?0.053?0.22?0.57m

3.4.9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污泥处理(sludge treatment)的目的与处理方法 ⑴ 污泥处理的目的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易分解的有机物质,对环境具有潜在的污染能力。同时,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庞大,处理和运输均很困难。因此,物在最终处置前必须处理,以降低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并减少其水分。使之在最终处置时对环境的危害减少之限度。

① 减量: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

② 稳定(satabilization):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使之稳定。 ③ 害化: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菌。

④ 污泥综合利用。 ⑵ 污泥处理方法的选择

污泥处理的一般方法与流程的选择约定与当地条件、环境保护要求、投资情况、运行费用及维护管理等多种因素。本设计从节能和资源再利用两方面考虑,选择厌氧二级消化工艺。污泥在厌氧条件下有碱性菌核转型厌氧菌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生成CO2、CH4,使污泥得到稳定。

具体流程为 生污泥

浓缩 两级消化 机械脱水 利用

2.污泥浓缩池(sludge thickening tank )设计

本设计采用竖流式连续运行的重力浓缩池,浓缩来自二沉池的污泥。池形如

- 47 -

图4-16所示。浓缩前含水率为99.6%,浓缩后的含水率为97.3%,浓缩时间t?12小时,池数n?2个,浓缩部分上升流速0.1mm/s。

⑴剩余污泥(excess activated sludge)量的计算 为了使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净化功能保持稳定,必须使系统中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保持平衡。为此,每日必须从系统中排出一定数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量为

平面竖流式连续式重力浓缩池1-进水槽;2-中心管;3-反射板;4-挡板;5-排泥管; QS??XT?X ?Xrf?Xr6-缓冲层;7-集水槽;8-出水管;9-桥。 进水槽; 2.中心管;反射板; 4.挡板; 5.排泥管;图缓冲层; 7.集水槽; 8.出水管; 9.桥3-16 竖流式连续重力浓缩池 式中 QS——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即曝气池每日新产生的污泥量(m3/d);

(Kg/d); ?XT——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

?X?Y?Sa?Se??Q?Kd?V?Xv

式中 Y——产率系数,介于0.5~0.65,取0.6;

Kd——衰减系数,介于0.05~0.1,取0.07; 。 Xv——回流污泥浓度(1000mg/L)

?X??0.6??146.7?20??1.354?86400?0.07?29160?2.5??103

?6563.1kg/d则:

6563.1?103QS??875.1m3/d?10.13L/s

0.75?10000单池污泥量

Q?QS10.13??5.07L/s?18.25m3/h?438m3/d 22⑵ 浓缩池有效水深

h3?v?T?0.0001?12?3600?4.32m

⑶ 中心管面积

设中心管面积上流速v中?0.1m/s,则

f?Q5.072

??0.051mv中0.1?103- 48 -

⑷ 中心管直径

b?4f??4?0.051?0.25

3.14取300mm的管,喇叭口直径b1?1.35b?1.35?0.30?0.40m,喇叭口高度

b2?1.35b1?0.55m。

⑸ 浓缩后分离出来的污水量

q?QP1?P299.6?97.5?5.07??4.26L/s?15.34m3/h

100?P2100?97.5Q15.34??42.61m2 v0.0001?3600⑹ 浓缩池有效面积

F?⑺ 浓缩池直径

D?取7.4m。

4??f?F???4??0.051?42.61??7.37

3.14⑻ 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Q2?Q?100?P2100?99.6?5.07??0.81L/s?2.92m3/h

100?P1100?97.5⑼ 浓缩池污泥斗容积

设污泥斗夹角??50?,斗底r1?3.3m,r2?1.2m,则

h6??r2?r1??tg50???3.3?1.2??1.19?2.50m ?3.1422V??h6?r1?r1r2?r2??2.50??10.89?3.96?1.44??40.82m3

33⑽ 污泥在泥斗中的停留时间

??T?V40.82??14h Q22.92介于10~16之间,符合要求。 ⑾ 池总高度

设超高h1?0.3m,缓冲层高度h4?0.4m,中心管与反射板缝隙h2?0.5m,不设刮泥设备,池底与水中夹角设为50°,故

h5??R?r1??tg50°??3.82?3.3??1.19?0.62m

池高

H?h1?h2?h3?h4?h5?h6

=0.3+0.5+4.32+0.4+0.62+2.5 =8.64m

- 49 -

3.贮泥池

本设计采用矩形贮泥池贮存来自初沉池和浓缩池的污泥,池数n?2个。 ⑴ 来自初沉池的污泥量Q1(按SS去除量50%计)

Q1??Qmax?C1?C2?100?P01.354?86400?(146.7?146.7?0.5)?1003?343.24m/d6(100?97.5)?10

⑵ 进入沉淀池的污泥量Q

Q?Q1?Q2

式中 Q1——来自初沉池的污泥量(m3/d);

。 Q2——来自浓缩池的污泥量(m3/d)

SNT0.5?500000?4Q2???1000m3/d

10001000式中 S——每人每日污泥量(0.3~0.8L/人 ·d),取0.5;

N——设计人口数,N?500000人; T——两次清泥时间间隔,T?4h。 得出

Q?Q1?Q2?343.24?1000?1343.24m3/d?55.97m3/h

⑶ 贮泥池表面积

设贮泥时间t?8h,池高h2?4m

F?Q1343.24?8??55.97m2 nh22?4?24⑷ 贮泥池尺寸

设池宽B?3.5m,则池长

L?F55.97??15.99m B3.5取L?16m,则底面积

F?BL?3.5?16?56m2

⑸ 贮泥斗体积

设贮泥斗下底f?0.5?0.5m2,高h3?1.5m,则

V5??h3f?F?Ff 3??1.5?0.25?56?0.25?56?30m3 3- 50 -

??


排水设计说明书(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生物分离工程考试每单元复习重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