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问学生认识这张图片吗?让学生谈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地方,大家跟着老师写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读完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学生汇报:
1.学生最想说的是什么?难受、痛恨、惋惜。找出令自己读了“难受、痛恨、惋惜”的句子读一读。
2.课文是怎样介绍圆明园的毁灭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再整体读一读课文?提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4.解答“众星拱月”,品尝“举世闻名”。 生:读说明“众星拱月”的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师:读完之后你对圆明园有怎样的评价?(生:大)课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 评价圆明园的?(生:举世闻名)(板书:举世闻名)
师: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呢?(生:还凭它的宏伟建筑。)这么大的圆明园,里面的建筑会是怎样?(生:多、精美、宏伟)出示学生提的第二个问题。 5.另外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我们进行解答,请大家牢记这节课你们提出来的问题。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吗?(生:举世闻名,师:板书)你还记得了上节课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自己曾经提出的问题吗? 二、出示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自由读文思考前三个问题。 三、汇报问题,品读。 (1)解答“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在幻想中的境界’的感受?” 找: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里有几个“有”? 生:一共有7个“有”。 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回答:圆明园中有~~~~~ 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幻灯: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生个别读课文中的7个有)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圆明园的建筑种类多。)还有呢?(创意新。) (2)读:回答问题的那位同学个别读7个有。大家齐读7个有。读出圆明园建筑的宏伟。 (3)悟:师: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 生:有无数个。 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生:课文讲圆明园里有很多的殿堂,那里面一定还有很多的宝贝。 生: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 生:我从“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看出圆明园还有许多的美丽景观。 (4)想:师: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的风景。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 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情况?(生:建筑宏伟,师板书) (5)学写法:你能发现什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来介绍圆明园这些宏伟建筑的?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师:点拨:如果只写金碧辉煌不写玲珑剔透行不行?这一大一小就叫做“大小结合的写法。(点击课件:大小结合)这一大一小给你什么感觉?(赞叹)请你用赞叹的口气试读一读。谁还能说说其它景物用了什么写法吗?。 师:学生依次说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中外结合。分别用自己的语气读一读句子。体会动静结合时体会到街市热闹的气氛,山野的宁静气氛,让学生想象画面读课文;体会虚实结合时想到各地名胜的独具特色,想到古诗中的优美意境,想象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世外桃源),这就是世外桃源的境界,没有老师的批评,没有猪流感,不用做家庭作业,那样的地方你想不想去体验一下?你此时又会怎么读?(学生试读)比如让你为圆明园设计一处以古诗为题材的景点,你会用学过的哪句古诗做依据?怎样建造?好,你的景点设计好了,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位同学设计的景点。这么美的景点哪里有啊?(圆明园)那好,大家再读一下这种感觉。还有什么结合?(中外结合)这个中外结合说明什么?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递进关系),用递进的关联词写有什么好处呢?你是怎么理解?(在当时,不容易了解到外国情况,现在,不出国门,了解外国建筑文化和风俗习惯,就更能够说明圆明园的建筑创意新。) 师:你认为这段分几层介绍了圆明园建筑宏伟?(生:分析后得出三层:建筑种类多;建筑创意新;漫步感觉美。)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大小结合 热闹街市──田园风光动静结合 第一层:{建筑种类多} 各地名胜──诗情画意虚实结合 (平湖秋月)(蓬莱瑶台) 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中外结合 第二层:{建筑创意新}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三层:{漫步感觉美} (6)再美美地读一读圆明园内宏伟的建筑。 (7)增强感性认识: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看图片幻灯) (8)升华读:师:再一起读这句话“漫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幻境里。”(出示句子) 2.师:请大家按照刚才找重点词、抓关键句的方法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解答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生:学生自由读第四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抓住“过渡句、总分总的写法、上自、下至”,“不但…还…”“最珍贵、最大”解决同学的问题。 师: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 生:大概是2000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 师:看你会说话。“大概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生:数不胜数 师:再换个成语。应有── 生:应有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