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 )
2.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 3.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 4.婴儿在出生后1个月,就显露出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 )
5.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他们已出现语法意识。( ) 6.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 )
7.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 ) 8.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
9-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
10.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 ) 11.儿童文学创造活动的方法主要有: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 )
12.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 13.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 )
14.谈话活动的类型有:复述和朗诵、表演、创编。( )
15.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 16.表述能力练习不是听说游戏活动的类型之一。( )
17.阅读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
18.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 )
19.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 20.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从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一种____;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