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试题答案2024.8

2025-11-09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名人胡应麟说:“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之传,故传诵弗衰”。

2、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

3、《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

4、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现在还是一个谜,《金瓶梅词话》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

5、《儒林外史》一书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6、纪昀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本”并作《阅微草堂笔记》以与之抗衡 7、清中叶的小说中李汝珍《镜花缘》的成就最高。

8、在小说界革命浪潮中最具影响的小说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 9、小说起源:1)神话传说2)寓言故事3)史传 。 10、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阶段。

11、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刘义庆《世说新语》。

12、唐传奇发展经历三个时期: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时期代表王度,《古镜记》2)中唐时代是兴盛时期代表白行简《李娃传》3)传奇在中唐的繁荣陈玄祐《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标志作品。

13、三位传奇大家的作品: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 14、宋代说话分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15、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的《鸣凤记》。 16、《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二,单选题

1,\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是谁的论述( B ) A,班固 B,桓谭 C,刘歆 D,庄子

2,\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捏合\这里的\小说\是指什么( A ) A,说话的一家 B,话本的一种 C,短篇小说 D,笔记 3,下面属于上古创世神话的是( B )

A,女娲补天 B,盘古开天地 C,大禹治水 D,精卫填海 4,下面不是后人著录的两汉小说的是:( A )

A,《说苑》 B,《燕丹子》 C,《飞燕外传》 D,《东方朔别传》

5,下面是六朝志怪小说的是( A )

A,《搜神记》 B,《西京杂记》 C,《笑林》 D,《世说新语》 6,下面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是( D )

A,《搜神记》 B,《列异传》 C,《幽明录》 D,《世说新语》 7,唐传奇文《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B ) A,元稹 B,陈鸿 C,白行简 D,李公佐

8,用\谴责小说\一词概括清末批判时政的小说的学者是( C )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郭沫若 9,现今能考知魏晋时期第一部志怪小说是( B )

A,干宝《搜神记》 B,曹丕《列异记》 C,吴均《续齐谐记》 D,陶潜《搜神后记》 10,\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是指下列哪部长篇章回小说( A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荡寇志》 11,被金圣叹称为\第五才子书\的长篇章回小说是( B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荡寇志》 12,中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是( )

A,《金瓶梅》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3,清代纪昀评价( B )的结构\一书而兼二体\

A,《儒林外史》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 A )

A,《儒林外史》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红楼梦》 15,不属于《红楼梦》一书别名的是( D )

A.《情僧录》 B.《石头记》 C.《风月宝鉴》 D.《红楼外史》 16,《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C ). A. 匡超人 B.杜慎卿 C.杜少卿 D.牛布衣 17,不属于南宋\说话四家\的是( D ) A,小说 B,说经 C,讲史 D,唱赚

18,与《西游记》成书无关的一部书是( A ) A,《西游证道书》 B,《大唐西域记》

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D,《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19,\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出于( A )

A,《搜神记》 B,《拾遗记》 C,《博物志》 D,《搜神后记》 20,未对120回本《红楼梦》成书作出贡献的人是( D ) A,脂砚斋 B,程伟元 C,高鹗 D,金圣叹

三、论述题

一、任选《聊斋志异》中一篇,写出小说名,故事梗概,并简单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聊斋志异》之《小翠》 (1)故事梗概:越人王太常幼年曾庇一狐躲过雷霆劫,长大后官运亨通,仕途坦荡。后育一子,却是个痴儿,至十六岁仍不辨牝牡。王甚忧之。忽一日,有妇人挈一绝色少女登门,自请为妇。王大喜,遂纳之为媳。女过门后,常与痴儿嬉闹,公婆难免对其出格行为表示了不满。后,王太常结怨于同僚,险遭馋劾。幸小翠急中生智,令其化险为夷。某日,小翠将痴夫置于热汤中闷之,竟令其病癒。后小翠不慎将公公的一件名贵瓷器打破,遂遭垢骂。翠大怒,念己屡屡有恩于公家,殊料公家待己如此苛刻。于是盛气夺门而出。公子日思成疾,骨瘦如柴。偶以故自他里归,竟意外邂逅小翠。两情由是相悦。期间,女每劝公子别婚,然公子不从。后年余,女容颜日异。自称无法生育,央公子他娶。公子无奈,然之,娶锺太史之女为妻。后女遗玉匿去,竟不回。 (2)主题思想:狐女小翠为报王太常救母之恩,委身其痴子为妇,数年如一日,含垢忍辱。其有情有义者,正如异史氏所言: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于破甑,何其鄙哉!作者借狐之重情重义,来反衬人之薄情寡义。的确振聋发聩。

(3)艺术特色:本文再次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其真其纯,皆可与婴宁和狐谐女相媲美。只是,小翠身上多了些克忍。由于她是为报救母之恩来到王家,所以对王家人的苛刻,更多时候是以含忍之心面对的。这期间的小翠,尽管时有天性流露,但多少带着些压抑,没能全然放得开。直到五年报恩期满,她因不慎将一名瓷失手堕地,招来夫家人大骂时,方将本性展露了出来:“女奋而出,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实与君言:我非人也。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今何可以暂止乎!’盛气而出,追之已杳。”真乃一刚烈不阿的好女子也!阅至此处,小翠之真性情方才呼之欲出,令人大快朵颐。可见,小翠同狐谐女一样,身上是有反抗精神的,其重情重义实在叫人肃然起敬!

二、《李娃传》的思想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一章第三节,第36—40页。

三、分析《水浒传·李逵负荆》中的李逵形象。

参考答案: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第四章第二节,第178页。

四、请你谈谈对《水浒传》主题思想的认识。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有三种说法:一是农民起义说,二是市民说,三是忠奸斗争说。这三个观点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水浒传》是反映农民起义的,它所刻画的宋江起义有历史事实为依据,作者把这一历史上并不出色的农民起义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家喻户晓的农民起义。《水浒传》塑造了一些农民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最后梁山英雄受招安,被利用去征方腊,遭到残酷镇压的命运,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和失败的悲剧。《水浒传》的确是一曲农民革命的颂歌。

水浒故事长期在城市流传,市民群众和艺人是水浒故事的主要创作者,他们并不熟悉农村生活,也并不真正了解农民,他们是用市井细民的眼光来观察农民起义的。因此,在他们的渲染与修饰下,梁山义军虽然还保留着某些农民起义的特点,但它实际上是被市民观点改造过的一次农民起义,小说中更多的是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也多少反映了市民的心声。《水浒传》描写的不是广大农村而是市井社会,不见田野庄稼,不见农业耕作,而只有酒楼妓院,瓦舍勾栏;不见地主恶霸的地租剥削和高利盘剥,而是衙吏猖獗,地痞流氓横行。《水浒传》里的官逼民反,官是封建官僚,民是市井细民。另外,书中宣扬的是以侠义为核心的市民道德观。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困济危、刚强义烈、恩怨分明、受恩必报的道德原则。所以《水浒传》是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英雄颂歌。

水浒故事既有农民革命思想的闪光,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最后加工者把它们联缀成长篇巨制时,又用忠奸斗争的思想对它进行了加工改造。因而《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呈现了多元融合的趋势。

五、《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的英雄的?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神态各异、光彩夺目的英雄群像。《水浒传》以 “众虎同心归水泊” 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百川入海,汇集到梁山泊。他们上梁山的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奔上梁山、逼上梁山和拖上梁山。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他们大多出身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社会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以一些突发事件为导火线,点燃他们心中的怒火,便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上梁山,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 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

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以消灭农民义军为己任,但是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搏斗中被打败、被俘虏,被客观形势逼得无路可走,又为宋江等人的“义气”感动,只好“暂居水泊,等待招安”。他们是被拖上梁山的。他们加入义军,一方面壮大了义军声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加速了这个英雄群体的解体。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

《水浒传》继承宋元话本的优良传统,以平民百姓为作品的主人公,小说虽然仍是歌颂英雄,叙写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但与《三国演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它把出身农民、渔民、城市平民的下层人物作为英雄来歌颂,把他们放在主人公的位置,即使出身高贵的柴进、花荣等人,也把他们平民化了。《水浒传》包罗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民屠夫、和尚道士、小贩小偷、市井无赖、妓女虔婆等,人物角色比《三国演义》要丰富得多。

《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的产物。《水浒传》所描写的草莽英雄,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英雄勇和力的象征,不过他们征服的对象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社会的奸贼。他们具有蔑视统治阶级权威,蔑视敌人的武力,具有战胜敌人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他们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道德理想。他们性格直率、真诚,总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个性赤裸裸地和盘托出,不受敌人的威胁利诱,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统治阶级无所畏惧,甚至对皇帝也说些大不敬的话,对自己的领袖也不曲意逢迎而敢于直率批评,性格豪爽,不为礼节所拘。他们“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体现了与封建理学相对立的“童心”。

《水浒传》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要算宋江,在他的身上存在着两极的对立,即义士与忠臣的对立。从中反映出了正统文化儒家忠孝思想与市民文化侠义思想的对立,也揭示了宋江性格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宋江一出场,作者就介绍他是“孝义黑三郎”,“为人仗义疏财”,特别强调他喜好结交江湖好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他一出场也就受到严峻的考验。宋江私放晁盖,说明他把“义”当作最高原则,当他“担着血海似的干系”放走了犯有“弥天大罪”的晁盖之时,他实际上也犯了背叛朝廷的“弥天大罪”。不过此时的宋江放走晁盖主要是出于挽救心腹朋友的江湖义气,主观上并没与反叛朝廷、聚众造反的意思。而杀惜之后,他经过一番周折奔上梁山,又因为守孝 “奔丧” 回家被捕刺配江州。在江州浔阳楼上,宋江题下“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忠孝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不甘屈辱、要施展抱负的豪侠思想同时也在他心中激荡,这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期末复习试题答案2024.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桥梁桩基础设计计算部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