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A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B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3、不属于中国共产党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内容的是( C )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B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5.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6、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根本原因是(C )
A、西安事变的推动 B、美英的支持 C、民族矛盾突出 D、中共的努力争取 7、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B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9、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最根本的区别是B A、要不要抗战 B、依靠什么力量抗战
C、抗战应走怎样的道路 D、是正面战场抗战还是敌后战场抗战
10、1938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惟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以上材料表明国民党(D)
A、愿意加强国共合作力度,团结抗日 B、决定发动全民族的抗战 C、总结以前战事,以利再战 D、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
1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投降反共倾向增长,但又不放弃抗日,不与共产党彻底决裂。造成这种态度的因素有:(A )
①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政策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③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④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12、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这是因为它(C) A、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 B、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 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扭转了当时战场上的颓废局面 13、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比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在时间上要短的主要原因(D) A、日军失去了抵抗力量 B、中共军队数量的迅速发展 C、国民党军队有美国支持 D、借助了有利的国际形势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是(D)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美英等国的支持 C、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 D、日本侵华目的不变 15、抗战初期,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最典型的会战是(B)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6、下列对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大反攻前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都是在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前者主要集中在南方,后者偏重于北方
C、前者被大城市和铁路分割,后者包围着铁路线和大城市 D、江西和山西先后成为根据地的集中区域
17.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 D )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8.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A)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A.张自忠 B.张治中 C.张灵甫 D.张发奎
19.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是哪次会议 (D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赣南会议 D、洛川会议
20.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共(D )
A.认为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的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顽固派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D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 22.在那次会议上讲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D )。 A.中共八大 B.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3.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战役是(C ) A.忻口战役 B.淞沪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枣宜会战 2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是 (B)
A、8月15日 B .9月3日 C. 7月7日 D. 8月12日 2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队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D)
A、军事打击为主 B、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纯粹的政治诱降 D、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26.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D ) A.中国战场最广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牵制
27.1939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三大口号,下列选项中不是三大口号的是(C )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坚持抗战、奋斗到底 D、力求向前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28.我党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 C )
A中共七大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遵义会议 29、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3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土地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 C减租减息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1、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A )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 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32、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 B)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七大
3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B) 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D争取民主,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34、下列关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D)
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3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在( B )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大革命时期 36、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C中共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D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36.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C)。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败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美战场 37.不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C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群众路线 D.党的建设 3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 A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倡仪和平解决
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D.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二、多项选择题。
1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内容(ABC )
A.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D.整风运动
2.下列国民党正面战场没有取得胜利的战役是(BD ) A.台儿庄战役 B.枣宜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是(ABCD )
A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B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C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D处于一种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4、正面战场连续溃败的主观原因(C D )
A.日军强大 B.我方力量薄弱 C.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方针 D.不敢放手发动群众 5.下列哪些属于日本的侵华政策 (ABCD )
A.以战养战 B.以华制华 C.思想统治 D.三光政策 6、.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 ABC)
A.反对华北自治 B.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7.下列哪次战争是发生在抗战防御阶段(ABD )
A.徐州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8.中共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内容有(ABD )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9.抗战相持阶段在面临团结抗战局面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中共提出哪些口号(ABC ) A.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B.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C.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ABC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资产阶级
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争取的中间势力指的是(ABD ) A民族资产阶级 B开明绅士 C上层小资产阶级 D地方实力派 12、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著作是(BCD) A《论持久战》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13. 中国共产党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的内容有(ABD )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股 14.下列哪些是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BD )。
A.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B.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D.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
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
材料1: 这个宣言是一个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本应早日发表,还是七月四日起草,七月十五日就交付国民党的,可是推迟了两个多月才发表,然而宣言的基本精神是没有损失的。这个宣言不但将成为两党团结的方针,而且将成为全国人民团结的根本方针。中华民族之复兴,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将于今后的两党团结与全国团结得到其基础。 材料2: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3: ??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在国内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之下,而一致努力。共产党人既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军事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
——引自《蒋介石对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说明宣言的提出到发表中间至少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影响国民党集团? (2) 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 (3)分析材料三蒋介石的谈话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发生了“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国民政府,也影响英美在华的利益。
(2)“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民族矛盾激化,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为团结抗日,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实现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说明在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在中共的真诚努力的敦促下,蒋介石表示团结抗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从此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二)
材料1: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2: 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3:1937~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的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 请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