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25-09-25

小儿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和肥胖儿童血标本的采集。 【评估】患儿心、肺功能以及凝血情况,观察颈静脉盈情况,评估患儿合作程度,向患儿家属解释告知取得合作。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置:碘状、无菌棉签、采血试管、化验单、5ml注射器1~2个、棉垫1块。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旁,合理放置用物。 (2)核对床号、姓名、化验单、采血试管;将患儿抱到床边。 (3)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4)检查注射器有无过期,包装是否完好,取出注射器,检查有无漏气、损伤。

(5)助手将患儿仰卧于床边,头偏向一仙,将棉枕垫于其肩下,助手面向患儿,用双臂按住患儿躯干及上肢,一手扶头一手扶肩,暴露颈外静脉。

(6)操作者站在患儿床头,再次进行核对。

(7)常规消毒患儿穿刺部位皮肤6~8cm,待干,重复消毒,左手绷紧欲穿刺部位皮肤下方,右手持注射器沿颈外静脉平行穿刺,见有回血后左手放松皮肤,固定针管,右手抽针栓取足血量,左手以无菌棉球轻压穿刺处同时快速拔出针头,助手按压穿刺部位5分钟或直至不出血为止。按压时切勿按压颈动脉窦。

(8)操作者将血液缓慢注入试管内,进行第3次核对。 (9)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协助其坐起,取舒适体位。 (10)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将血标本连同化验单及时送检。 【操作流程】

着装→评估→核对→卧位→消毒→穿刺→取标本→再次核对→整理→洗手→记录→送检。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操作规程。

(2)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情况,发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3)穿刺颈静脉时,不可过分压迫及弯曲颈部,头、肩、颈应处于同一水平位。

(4)婴幼儿抽取血液血慢慢抽吸,抽吸过快更难抽出血液。 (5)严重的心肺疾患者,有出血倾向者,垂危患儿以及新生儿均不宜用此法。

二、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用于早产儿、新生儿及不易从四肢静脉和颈外静脉进行穿刺采血的婴幼儿血标本的采集。

[评估]患儿病情、凝血情况、穿刺处周围皮肤情况、患儿合作程度,向患儿家属解释告知取得合作。

[用物准备]碘伏、无菌棉签、弯盘、采血试管、化验单、5ml注射器1~2个、棉垫。

[操作步骤]

(1)核对,向家长做好解释,并做好会阴部的清洁准备。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患儿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姨名、检验项目、所需血量及合适试管。再次向家工解释。

(3)患儿取仰卧位,脱去一侧裤腿,用尿布覆盖会阴瓿位,大腿下垫一棉垫,将患儿两腿分开成蛙状,助手固定患儿,操作者站立于穿刺侧,在患儿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用左手示指触摸股动脉搏动,用碘仿消毒操作者左手示指及患儿穿刺部位皮肤,待干。

(4)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漏气,取出注射器。 (5)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所需血量及合适试管。 (6)再次消毒操作者左手示指及患儿穿刺部位皮肤,待干,用左手未指触摸股动脉搏动手,右手立即持注射器呈45°刺入搏动点内侧0.5cm处,一般刺入2~5cm后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时,立即停止提针,左手固定并抽足所需血量,拔出针头。

(7)由助手按压穿刺部位2~3分钟或直至不出血为止并观察部有无出血。

(8)操作者立即将血液注入试管中,再次仔细核对。 (9)整理患儿衣裤,包好包被。

(10)收拾用物,整理床单位,询问家长有无需要。 (11)洗手,摘下口罩,并登记检本送检。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病情危重,虚弱患儿慎用,在操作中注意观察患儿面色、神志、呼吸。

(3)有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内出血。

(4)穿刺处严格消毒皮肤,并遮盖尿道口,防止尿液污染。 (5)进针部位准确,避免误伤动脉,如误入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按压穿刺处至出血停止。

三、鼻饲喂乳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为病情严重、口腔疾患、吸吮及吞咽能力较弱的早产儿,不能经口进食者提供所需营养。

[评估]患儿日龄,既往残留食物情况,确定所需奶的种类、奶量、间隔时间,患儿既往有无呕吐、窒息,鼻腔、口腔黏膜有无受损、炎症。向患儿家属解释、告知取得合作。

[用物准备]奶液、奶牌、温开水、无菌持物镊、治疗巾、治疗碗、棉签、婴儿胃管、10ml注射器、弯盘、听诊器、剪刀、手电筒、压舌板、盛有清水的水杯、治疗盘。

[操作步聚] (1)核对。

(2)更换尿布,洗手,戴口罩。

(3)将配制好的奶液及其他用物携至床旁。若为母婴同室的患儿还应做好对患儿家属的解释工作。

(4)解释工作。

(5)患儿取仰卧位,垫治疗巾于颌下,备好胶布。 (6)检查鼻腔或口腔黏膜有无炎症、受损,清洁鼻腔。 (7)检查一次性胃管有无漏气、过期,测量长度做好标记。 (8)戴手套,右手持镊夹住胃管,左手托住胃管,注意无菌操作原则,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

(9)检查胃管有无盘绕口腔中,并确定国管进入胃内。 (10)再次核对患儿床号、姓名、住院号及奶牌。

(11)测试奶液温度。滴1~2滴奶液于前臂下段内侧,以温热不烫皮肤为宜。

(12)用10ml注射器抽吸奶液缓慢注入,完毕后注主2ml温开水。将胃管尾端固定在合适部位。

(13)使患儿右侧卧位或头偏风吹草动一侧,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和溢奶现象。

(14)整理床单位。

(15)处理用物。洗手并记录进奶量。

[操作流程]着装→评估→核对→备物→鼻饲前准备→插胃管→鼻饲→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鼻饲的患儿每日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更换鼻饲注射器。每周更换胃管1次,并从另一则鼻孔插入。

(2)插管时动作轻柔,鼻饲速度应缓慢、均匀,奶液温度适宜。 (3)每次鼻饲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吸残留奶液并做好记录,别致奶后注入少许温开水。

四、儿科约束法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1)保证患儿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2)便于诊疗护理操作顺利进行。

[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家长对操作的理解程度,向患儿及家长解


小儿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穆斯林丧葬知识问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