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
绪 论
? 创立——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
而进入电影行业,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 业务——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 ? 上市——2009年9月27日晚,证监会宣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
第七批创业板拟上市企业审核,拟发行42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6800万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 华谊兄弟影视传播特点:大制作、大投入、大产出、大明星。
? 《建国大业》票房:合适的传播时机、政治时尚化、历史人物的人性表达、
SD主旋律&全明星 强大的传播效果、爱国精神的感召
? 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主持美女化、包装国际化、内容新闻化、新闻资讯化 ? 影视传播的内涵:以影视作为媒介面进行的传播。
第一章 传播概念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 传播(内涵):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即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也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传播的特点:传播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1 共享性——传播是信息共享活动。 如影视节目、网络信息。 2 社会性——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当下电影对社会关系的体现。
3 双向性——传播是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如在影视传播中,影视节目制作者和受众是互动的。
4 共通性——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即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如方言电视剧的收视障碍。 5 新奇性——好的传播效果产生除了共通性,还需要有差异性带来的新奇性。如功夫电影在国外、大片在国内的受欢迎。
6 系统性——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一个系统。 ? 传播的特点对影视节目制作的启发。 1 共享性——要考虑群体的欣赏需求。
2 社会性——要考虑政治因素,考虑相关政策,考了某些群体利益。 3 双向性——要及时掌握观众欣赏效果,获取反馈信息,在节目制作中进一步改进。
4 共通性——要考虑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工作阶层差异等。因为影视节目还是大众文化范畴,因此要尽量在节目中运用通用表现手法、弘扬主流价值观念、表现可理解内涵。
5 新奇性——要在共同性基础上寻找视觉、意义等方面的差异性、特殊性,以吸引观众好奇心。
6 系统性——要考虑影视制作的过程、涉及的人员、运作机制、传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反馈
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 5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a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张艺谋是中国影坛最重要的第五代导演,优秀的演员和摄影师。 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特点:
? 施拉姆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
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
传播的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
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 没有重视干扰(噪音)要素的研究。
?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接性
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强调影响本身; 谢 晋是第四代导演,强调故事本身。
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福建长乐人,毕业北京电影学院,指导过《大阅兵》《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
张艺谋,关注平民的生活,与关注人生命运。 陈凯歌,关注平民出生,与知识分子出身。
张扬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回忆与寻找,北京人,1992年毕业(拍广告出身)。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平肃细腻与活泼新鲜。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传播类型的划分:
? 人内传播:也称为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
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人个体系统相互
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 群体传播概念: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
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规矩。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指传递媒介对人感官中枢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心灵与社会。
△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传播学之父、传播学鼻祖”。(《大众传播学》修订版)
第二章 影视传播的队伍分析
●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或传统媒体的概念。广义的新媒体指以数
字方式进行制作、发布和传播的各种媒体。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
●“地球村”的提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 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又译为“世界村”,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
●电视媒介的特征:视听合一,诉诸视觉和听觉;受众具有专注收看的特点;运
动的画面是电视的主要传播手段;电视传播越来越呈现出黄金时间效应,受众收看时间相对集中,通常在晚上6.30—10.30左右,所以电视台在这一时段播出的主要是新闻和娱乐性节目,电视广告通常也选择这一时段播出;家庭视听是电视最主要的接收方式。
●电影媒介的特性:视听合一,诉诸视觉和听觉;传播内容相对电视更加精炼,导演的主观表达较电视更突出;从传统意义上讲,观赏地点相对集中,在新媒介传播时代观赏具有随意性、个人性;受众具有比电视更加专注收看的特点;运动的画面是电影的主要传播手段;电影作为大众媒介被受众更多地充当,娱乐手段在当下愈发凸显商业特点。 ●影视传播新媒介有哪些?
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电脑、移动电视、触摸媒体、其它等。 ? 新闻要素:1、时间跨度(日报、周报) 2、重要性、震动性
3、明晰性
4、文化接近性(趣味性) 5、预期性(预料)
6、出乎意料性(不同寻常) 7、连续性(持续) 8、组合性(相关性)
9、社会文化价值(个人、群体素质)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创作特点:欠缺经验,摸索阶段
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突出成就: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异军突起
集体特征:强化镜头,突出写意风格,淡化叙事情节。 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状况” 对边缘化群体的审美关照 第七代导演——在夹缝中诞生
第三章 影视内容的剖析
●解说词:解说词的非独立性特点和配合画面特点要求
解说词创作需具备一下特点:不是简单说明和解释,无需看图说话,应根据主题
需要挖掘内在含义,交代画面尚未交代而有需要传达的信息。应在画面编成后完成,能够用画面完成的少用解说。文字形式不一定完整,勿追求形式完美。不要描写形象。
●电视文字作用:说明功能 补足功能 点颜功能 结构功能 渲染气氛 沟通功能
独立发布或插播字幕 新闻或讯息 使用字幕的基本要求:文字大小和位置要恰当 文字数量要适当 流动速度要适当 字体、色彩要与节目的内容、格调和谐统一 ●影视传播的内容:
一、消息与资讯:新闻资讯类节目 二、知识与经验:科教类节目
三、思想与观念:访谈节目、纪录片 四、感情与态度:电视剧、访谈节目
五、娱乐与审美: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
电影传播的形态: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戏曲片
电视新闻特性:传播技术及时性 传播符号综合性 纪实形象直观性 现场报道的参与性 整点概念 新的电视剧类型:独播剧、自制剧(按制播方式)
电视小品创作特点:精致的选材:小人小事或大人小事,有矛盾但不复杂,情节
无太多波澜;
深刻的主题:小中见大;
新颖的构思:选材新、表现手法新; 浓郁情趣:有意思;
生动的细节:人物刻画等细节刻画; 绝妙的结尾:出人意料、发人深思。
新剧型——独播剧:即独家买下电视剧播出版权,只在一个电视台播出。 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影像新闻 口播新闻 图片新闻 字幕新闻 蒙太奇:蒙太奇的种类:一、叙事蒙太奇
1、平行蒙太奇2.交叉蒙太奇3.颠倒蒙太奇4.连续蒙太奇 二、表现蒙太奇
1、抒情蒙太奇2.心理蒙太奇3.隐喻蒙太奇4.对比蒙太奇 三、理性蒙太奇
1、杂耍蒙太奇2.反射蒙太奇3.思想蒙太奇
第四章 影视传播受众分析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
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电视传播中的“两种经济”
经济 生产者 产品 消费者 金融经济Ⅰ 节目制作者 电视节目 电视台等传媒机构 金融经济Ⅱ 电视节目 电视观众 广告商 文化经济 电视观众 意义和快乐 电视观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