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开平煤矿公司联合,组成开滦矿务总局。此外,他还督办天津造币厂、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等,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北方著名的实业家。1947年,周学熙病逝。著有《止庵诗存》。
陈三立:纳兰容若小像题词
拓戟门楣椒幄亲,过江风貌照麒麟。微怜开国射雕手,唤作词家第一人。 博得吟身绝塞还,氍毺杵臼气如山。传经心事无人识,偶列后堂丝竹间。 弱冠才华禁御知,芝兰不数谢家儿。至今琼醑思公子,都唱当年侧帽词。 汉家无复献长杨,凤靡鸾吪事事伤。终觉育长影亦好,几污煤尾数沧桑。 此诗作于1904年,录自《散原精舍诗文集》
[作者介绍]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1886年进士,散馆编修、吏部主事。曾与黄遵宪创办湖南时务学堂,深受张之洞器重。陈三立为近代诗文名家,同光体赣派代表人物,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汪辟疆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推其为“及时雨宋江”,实即同光体诗坛祭酒。著有《匡庐山居诗》、《散原精舍诗文集》。
熊希龄:[金缕曲 ]《戊辰题荣叔章寄示容若手卷》
(一九二八)
逝者如斯耳,忆当年。太原公子,少年科第,弹指词中金缕曲。流水高山深意,真俱得,伯乐知己,侠骨柔肠悲绝调。只凄凉,一卷伤心泪。千古恨,泪如水。 我虽独醒人皆醉,共咨嗟。才人无命,古今同忌。廿载干戈魂梦阻,久别思君未已。犹幸有,轮台之悔。好待承平寻旧雨。想松江,木落秋风里。龄不敏,是为记。
录自《双清集》
[作者介绍]熊希龄(1870—1937)湖南凤凰人,字秉三。清光绪进士。曾任湖南时务学堂提调,力倡新政和新学。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1905年随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任参赞。辛亥革命后,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院总理兼财政总长、参汉院参政。1917年任段棋瑞政府行政院院长。后从事社会慈善事业,曾创办了香山慈幼院。192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长、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著有《香山集 》、《双清集》。
卢前:《饮虹簃论清词?性德》
销魂句,应拟小山词。冷暖如人饮水喻,词中甘苦自家知,姑射是仙姿。
[作者介绍]卢前出生于金陵书香故家(祖籍在镇江丹徒),原名正绅,后改名前,字冀野,自号小疏,别号饮虹簃主人。1921年入东南大学,受业于曲乐大师吴梅,与任二北、唐圭璋、钱南扬、王季思等同为吴门高足。先后执教于金陵大学、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等,讲授文学、戏剧,并曾任《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四届参议员、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南京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南京通志馆馆长等职。1951年4月17日病逝于南京大学医院(今鼓楼医院),享年46岁。主要学术著作有《明清戏曲史》、《读曲小识》、《八股文小史》、《词曲研究》、《民族诗歌论集》等。
饶宗颐:《题纳兰词》
雨雪霏霏糜所之,
青山湿遍有新词。(词容若悼亡所作新曲,周之琦梦月集沿之)
乌头马角能相救,
水厄偏难忏大悲。(纳兰拯吴汉槎于塞外,然其归自吴江即舟覆而殁,汉槎曾为容若刻大悲陀罗尼忏。王昶论诗绝句咏汉槎云:“谁知水厄还难忏,枉为同人礼大悲”。此事世罕知之。)
浭阳旧刻在扬州,(张纯修,奉天浭阳人,与朱竹垞多唱和,为容若刻饮水词于扬州。)
再世仲安亦悠诱。(镇阳汪仲安有“纳兰再世”之目,重辑纳兰词,较袁通本多一百余阙。)
渌水红栏柯似黛,
风花侧帽自风流。(晏小山:“侧帽风前花满路。”禹之鼎绘容若三十一岁像,红栏老桂,叶作深黛色。)
录自 饶宗颐《选堂诗词集》之《冰炭集》
又:[菩萨蛮] 《题侧帽词》
人间冰雪为谁热,新辞恰是鹃啼血。血也不成书,眼枯泪欲无。 风鬟连鱼鬓,偏是来无准,吹梦到如今,有情海样深。
注:王观堂引尼采语:文学须以血书者,如见真与工,余於性德词亦云然。
[作者介绍]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字固庵,号选堂。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又先后赴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先生致力于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方面研究,著述等身,堪称为国学大师。
顾随:[临江仙]《题纳兰侧帽饮水二词》
笔底回肠婉转,梦中万里关山。断肠不只赋离鸾。生成应有恨,哀乐总无断。 百花梦蝶堪怜。乌龙江上月初三,自开新境界,何以似《花间》。
录自 《顾随文集》下编
[作者介绍]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四十年来桃李满天下,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史树青、郭预衡,颜一烟等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行世。 张伯驹:[贺新郎]《题容若小像》
坛坫君牛耳。镇风流,插貂勋戚,簪花科第。善怨工愁缠绵甚,芳草荃兰托甚。徐司寇,堪称知己。应是前身王逸少,对江山,漫洒新亭泪,看玉骨,横秋水。 词如饮水能醒醉。怪才人,偏多薄命,天胡相忌,有限好春无限恨,此恨何时能已。又近日,侯生壮悔,留取楝亭图卷在,几伤心。旧梦红楼里,怜同病,应须记。
[作者介绍]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启功:《论词绝句·成德》
纳兰词学女儿腔,数典文人病健忘。 伊彻曼殊家咫尺,梭龙何故号诸羌。
录自《启功韵语》
[作者介绍]启功 (1912—2005年)男,北京人。曾任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常委,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参事,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画家、书法家和文物鉴定家。
劳乃宣:《题三六桥所得双凤砚,为纳兰容若、朱竹垞遗物》
三百年前片石温,相逢无意海王村。
龙潜小阁云将覆,鳯翥高台雨不昏。
通志堂芜经韵在,曝书亭渺墨缘存。
摩挲回首承平梦,鸜眼应看有泪痕。
[作者介绍]劳乃宣(1843-1921) 近代音韵学家,拼音文字提倡者。字季瑄,号玉初,浙江桐乡人,生长于河北。清末,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民国初,参加张勋复辟活动。通等韵字母之学,撰有《等韵一得》。主张推行简字拼音,曾奏请设立简字学堂于南京。因王照所制《官话字母》只限京音,不能推行于南方,乃增订成为《宁音谱》、《吴音谱》等,主张令人先习方音简字,再习京音简字,使方音逐渐统一于京音。民国二年(1913)“读音统一会”制定注音字母时,多采其说。
许宝蘅:[风流子]《咫社咏双凤砚拓本,曹理斋故物也》
石君谁为友?雕镌就、彩凤效双飞。有侧帽狂生,绸缪古篆;曝书诗老,婉娈题词。算占尽人间风雅事,天下太平时。三百年来,几经尘劫,依然无恙,不受磷淄。 流传今何许,愿长伴词客,苦费吟思。留得可园,拓墨玉,研装池。任割取紫云,饶他清润,沾濡彩笔,助尔发挥。遮莫衔将红绶,归向瑶墀。
录自《巢云簃词稿》
又:[眼儿媚]《集饮水词句》
肠断斑骓去未还,何处是长安,鬓丝憔悴,浮生如梦,好梦原难。隔花未歇纤雨,香径晚风
寒,沉吟往事,天涯芳草。明月栏杆。
[作者介绍]许宝蘅,浙江余杭县(今杭州)人。字季湘,又作继缃。清末举人。曾任学部主事、军机处章京。入民国,历任北京政府国务院秘书,铨叙局局长,内务部司长、次长,北京故宫博物文献馆专员、图书馆副馆长,辽宁省政府秘书长等职。
沈世良:《戏题四绝句》之一
老辈朱陈树鼓旗,家家传写遍乌丝。
谁知天授非人力,别有聪明饮水词。
[作者介绍]沈世良,字伯眉,番禺人。诸生,官韶州训导。有《小祇陀盦诗钞》。同至光绪初年,“粤三家”沈世良、汪王泉、叶衍兰是岭南词坛成就最高的词人。
杨景超:《和孤桐父子补题〈贯华阁图〉》
旧梦重温只惘然,贯华阁高矗孤烟。
死生师友无穷恨,寄于梁汾一线缘。
红泥碧树镇相依,池上闲房映远晖。
漫把恩私比飞絮,红窗吹出便难归。(词意本容若柳枝词)
赎命词填傲骨依,死生师友恋春晖。
恩私飞絮增愁怅,载得亲情一舸归。
[作者介绍]杨景超,字通谊,1907年生,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美国,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