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十五国风》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写作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A、到 B、使 C、上书 D、盼望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 A、《论语》 B、《诗经》 C、《易经》 D、《尚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A、工行 B、百工 C、数工 D、千行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D、《礼记》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儒家经典《周礼》是西周时周公旦所著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 A、法曲 B、胡乐 C、雅乐 D、清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是? A、Book of Songs B、Book of Rites C、Book of Change D、Book of Documents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词和诗经一样,都能配合音乐来歌唱,都是先有显意的歌词作品,再配上音乐歌唱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华严经》属于()的经典。 A、基督教 B、天主教 C、道教 D、佛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赵崇祚是()时期后蜀人。 A、春秋 B、战国 C、隋唐
D、五代十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花间词序》中,将《花间词》中的词作者们称为()。 A、英哲 B、文士 C、雅贤 D、圣士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陈寅恪、饶宗颐、王国维、赵元任 A、陈寅恪 B、饶宗颐 C、王国维 D、赵元任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 A、清乐 B、雅乐
C、宴乐 D、法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的流行。 A、宫廷音乐 B、宴乐 C、法曲 D、胡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指的是()。 A、山屏 B、眉 C、枕头 D、发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A、楚庄王 B、齐庄公 C、齐桓公 D、卫庄公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双双金鹧鸪”中的“鹧鸪”象征的是()。 A、爱情 B、仇恨 C、孤独 D、幸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古人的屏风都位于客厅中间位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古代性别文化中,女子跟男子一样是要有名有姓的。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
“思妇”是中国诗词特有的题材之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古诗词中常提到的“思妇”指的是被抛弃的女子。()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怨妇诗的产生根源于()。 A、丈夫外出 B、始乱终弃 C、封建压迫
D、中国的性别文化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4
劳伦斯Lipking说“在众多写被抛弃的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的著名男性诗人”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出自 A、《西厢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据记载,《长门赋》写成于()时期。 A、汉景帝 B、汉武帝 C、汉献帝 D、汉高祖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三纲”之一的是()。 A、君为臣纲 B、兄为弟纲 C、父为子纲 D、夫为妻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长门赋》最早见于下列哪本古籍? A、《四库全书》 B、《文心雕龙》 C、《昭明文选》 D、《古文观止》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长门赋》中描写的被抛弃的妇人是?
A、梅妃 B、卫子夫 C、陈阿娇 D、班婕妤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温庭筠一生只写过5首描写思妇的《菩萨蛮》。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1
《昭明文选》的编撰者是? A、刘勰 B、萧衍 C、赵崇祚 D、萧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2
中国古代诗词中所描写的“闺中妇”大多是思妇和怨妇。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3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节自()的诗作。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杜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4
《长门赋》的作者是()。 A、司马相如 B、温庭筠 C、白居易 D、李清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1
下列选项中,与佛教教义无关的是()。 A、因果报应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兰因絮果 D、有因无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诗词中女子以美女自比,使自己的妆容和衣服保持清洁美好,代表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这延袭了()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