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安徽文化产业招商网
一、项目名称 霍山玉石文化园扩建 二、项目所在地 六安市霍山县 三、项目背景和优势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部,境内盛产霍山玉,以其极高的收藏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倍受广大玉石收藏者追捧。目前,位于霍山县城关嘉利星城商业区的霍山玉石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玉石街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商户近100家和原石交易大厅一处,已完成投入2.34亿元,年销售额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集原料销售、生产加工、创意雕刻、成品展示和销售于一体,并拥有一条完整产业链的玉石文化产业园区。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其中,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霍山玉石公司,已于2010年2月正式入园投产,其规模在华东地区位居第一,2011年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项目内容与规模
霍山玉石文化产业园扩建项目位于霍山高桥湾文化产业园,总规划面积600亩,以玉石开采、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项目,以及全国各地著名玉品牌展示、鉴赏和销售,同时带动玉石包装等配套产业,成为霍山玉石产销一体化的玉石产业市场。 五、总投资及计划引进资金
本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通过招商引资及入驻企业自筹资金20000万元。 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霍山玉石文化产业园扩建项目完成后,预计入驻园区企业达100家左右,研发生产各类玉件5.2万件,月产值达到1200万元,年销售额可达到14400万元。主要产品有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玉龙仿制件”等高中档玉件产品。随着霍山玉石品牌的建立和推广,销售渠道的建成和完善,霍山玉石产业园各企业的销售额可继续保持并力争有所提高。 七、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园区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八、合作方式
合作单位提供合作形式、出资方式、出资比例等具体建设合作方案。 九、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单位为霍山县高桥湾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为高桥湾科技园融资和经营开发的主体,首期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 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叶泳
联系电话:0564-5639396
通讯地址:霍山县高桥湾科技园高桥湾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237200
电子信箱:575009501@qq.com
近年来,霍山玉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规模。霍山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刘自力介绍,县城商业区的霍山玉石文化街生产经营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已投入5000万元,全县玉石经营企业达100多家,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
2011年底,霍山县与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共同开展霍山玉石产业
的科研、培训、评估、宣传、推介和产业园建设,从而奠定了霍山玉石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框架。
据霍山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介绍,霍山县规划建设霍山玉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000亩,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5亿元,二期工程玉石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生产中心、销售中心正在规划设计,霍山县将通过5至10年的努力,逐步把霍山县打造成立足华东、面向全国的玉石产品集散地,力争成为“中国黄玉之城”。(完)
11月1日, “中国霍山玉石街”牌楼正式揭牌,这标志着霍山县文化产业的另一张特色名片—--霍山玉正式对外开放。安徽省玉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徽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张敬国教授,合肥嘉利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福德出席揭牌仪式。
安徽省玉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徽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张敬国教授与合肥嘉利置业有限公司董
事长何福德为“中国霍山玉石街”牌楼揭牌
为促进霍山县玉石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与合肥嘉利置业有限公司在嘉利星城联合打造霍山玉石文化街,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规划建成霍山玉石产销中心和玉石专业市场,以霍山玉石开采、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以全国各地知名品牌玉展示和销售为辅。目前,一期工程投资8000万元,现已投入5000万元,已有50多家玉馆开业,年产值达2亿元,霍山玉石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悉,在此次“玉石街开街文化月”期间,还将举办易学论玉街、霍山玉高峰论坛、中国霍山玉“玉王”争霸赛等系列活动。(记者夏金华)
霍山县玉石文化产业协会
2010年4月28日,霍山县玉石文化产业协会隆重召开成立大会,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教授应邀出席,并和霍山县主要领导一起共同为协会揭牌。 2004年,霍山玉被发现以来,其“内蕴大别山地质精华、折射凌家滩文化色彩”的品质魅力和文化背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并迅速成为国内玉石之新宠。目前,霍山玉收藏爱好者达300多人,已建成玉馆10多家、玉雕厂5家,霍山玉正在成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县宣传文化部门的号召下,通过霍山玉雕龙头企业业主张启怀、霍山的发现者之一李正白、第一个玉雕企业创办人许令明、民间玉雕大师王钟鸣、长期宣传报道霍山玉的乡镇干部杨成春等领军人物的精心筹备,霍山县玉石文化产业协会于2010年4月28日正式成立。今后,霍山玉协将以服务会员为已任,为弘扬霍山玉文化、发展霍山玉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安玉石产业的现状和未来作者:韦国华 雷家好
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2013-02-25 09:42:29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六安玉石为大别山石英质玉,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面世以来,深受社会各界的推崇和喜爱。但处于发展初期的六安玉石产业,面临着诸多的疑难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有效推动此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关于六安玉石
(一)六安玉石的资源分布及特点。大别山石英质玉主要产于六安市的金寨、霍山、舒城三县和裕安区等地山区,是一种质地和颜色可以作玉料的次生石英岩,含粒状石英90%以上,其形成与1.3亿年前的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目前,大别山石英质玉资源野外调查正在进行,现在金寨、霍山共发现了20余条矿脉,估算资源储量约2万吨,随着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玉石资源被发现,因此“山料”资源贮藏量前景比较乐观。大别山玉石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质地优良。玉石主要成分为玉髓,含量大于99%,隐晶结构、块状构造,均匀黄色,品质细腻,摩氏硬度为7度以上,油脂光泽。质地方面能与国内的黄龙玉相比拟。二是分布较广。具初步调查和群众反映,金寨县有三分之二的乡镇、霍山县西南山区、舒城县晓天镇一带都有发现。三是历史悠久。我国宝玉石专家张敬国教授提出“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玉料,来源于江淮之间的霍山、金寨等地,距今已有5300多年历史。”
(二)当前产业现状
1、市场情况。大别山玉石产业首先起步于民间爱好者的自发收藏,随着外界的不断认知而逐步走向市场。霍山县委、县政府及时捕捉这一新型产业并及时催生。出台了《促进霍山玉石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总体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了玉石产业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霍山县有玉石经营企业100多家,年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其中建设有县级规范化玉石产业园区1处,占地2.3万平方米,完成建设投资2.34亿元。该县正在规划选址,将作为玉石产业园区的二期建设项目,共计项目投资10亿元,
占地近1000亩,已列入省“861”计划。金寨县玉石产业刚刚起步,现有加工企业5家,从事经营活动20余家,全县玉石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目前,该县正在规划选址,准备建设1处集玉石收购、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园区。
2、找矿情况。为探讨大别山玉石资源品质、开发潜力,摸清该地区的玉石资源储藏量,2011年9月,六安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大别山玉石研讨会》,会议期间,省、市、县三级政府达成了共同开发大别山玉石资源的共识,由三方共同出资筹建了“大别山玉石资源普查地勘资金”,共计出资799万元(省占20%、市占20%、县占60%),委托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具体承担金寨、霍山玉石资源《探矿许可证》的办理和资源普查工作。
二、开发前景展望
六安大别山玉石从发现以来,以其“内蕴大别山地质精华、折射凌家滩文化色彩”的品质魅力和文化背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玉石籽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几十元一块、几百元一袋,发展到如今几千、上万、数十万直至几百万元一块。随着我国玉石珠宝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增,特别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福建寿山玉、浙江鸡血石、云南黄龙玉等玉石资源开发日渐枯竭,六安大别山玉石产业发展必将成为后起之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霍山、金寨两县石英质玉石具有一定的资源远景储量,霍山县初步形成了采集、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但其开发利用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资源勘查工作程度低。
六安玉石资源的分布范围、储量前期没有进行认真普查,储量不明。已发现的资源分布范围小、储量为估算值,不足2万吨,且开发利用技术手段落后,资源的经济效益转化低下。
(二)玉石资源开发,规范管理难度大。
“田料”、“籽料”已采集殆尽、“山料”呈“细脉状”分布,没有明显的规模,自2008年以来,成百上千人涌入河道、滩涂田或在大山深处找寻、挖采,一经发现短时即采出,难以规范管理。
(三)玉石产业监管不力。
部分群众和个私业主无证、无序加工玉石,粗放经营,造成了一些高品位的玉石资源被破坏、产出效益低下,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政府应有税费的流失。
(四)玉文化研究与产业经济发展结合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少数人注重了宝玉石文化的研究,但对宝玉石文化的大众传播和产业经济研究不够,使得玉石文化对产业发展推动有限。主要表现在:玉石产品名称不统一、标准难出台、产业规模过小(仅霍山有一处玉石产业园,六安市区、金寨县仅有零星分散经营户)、媒体推介氛围不浓等方面的问题。
四、对六安玉石产业的战略构想
大别山石英质玉在色度、透度、光泽度、净度等方面都与国内知名品牌黄龙玉相比拟。上品大别山淠河玉籽料有着田黄的色泽、和田的质地、翡翠的硬度。为做大做强六安石英质玉石产业,发挥六安石英质玉石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特作如下构想:
(一)资源开发管理方面
1、加快玉石资源普查进度,尽快查清玉石资源状况。一是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的玉石勘查资金应尽快到位;二是督促承担普查任务的省地质调查院,加快玉石资源普查项目实施进度,尽快摸清玉石资源状况。
2、制定政策,加强玉石开发监管。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玉石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由资源所在县区政府出台开发经营管理规定,负责治理县域范围内的非法采挖玉石、无序加工经营等问题。县区从文广新、工商、公安、税务、技监、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抽调专人组织若干玉石矿区工作组,根据职能分工,进入各玉石矿区玉石采挖点的各路口设立路卡,禁止非法进入采玉点采矿。特别是玉石资源所在乡镇要负责做好辖区内治理非法采挖玉石工作的宣传、设卡、清理、巡查治理等工作。
3、做好玉石资源开发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南阳的“独玉”山料的储量约30万吨,每年的计划开采量为80-100吨。我市玉石资源也要统筹兼顾,做到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对查明的有一定资源量的石英质玉石产地,认真制定开发总体规划和年度开采计划,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分步、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利用,做到重点保护,限量开采;要通过适量的资源供应来调节市场的有效需求,实现玉石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玉石产业培育方面
认真谋划、分类指导,促进玉石市场快速形成。具体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1、确定名称。2011年底,市政府专题向省政府请示,取名为“六安玉”,因部分专家持有不同意见,目前尚未获得省政府的明确批示。在近期的调研中,我们通过与地方政府、玉石管理组织、业主座谈,大多认为要尽快确定玉石名称,除了建议用行政区域命名外,也可考虑用地理位置命名,六安玉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市大别山区,可命名为“大别山玉”,大别山名称历史悠久,知名度早以扬名,命名“大别山玉”,能起到尽快唱响我市玉石品牌之功效。建议省政府采纳并尽快予以批复。
2、建立标准。玉石名称确定后,已委托省宝玉石监测中心制定的大别山石英质玉石标准,要申请省技术监督部门及时发布施行。
3、选好地址。六安市区,霍山、金寨县城区要统筹安排玉石发展产业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功能齐全的产业发展园区,地点应选在产业聚集区或旅游人群集散区。按市场出让土地的方式,由房地产开发商统一组织开发,门面房对外出售或出租。要求开发商不得出售给不从事玉石产业加工经营的人员或企业,物业管理由开发商负责。
4、完善制度。县级根据六安市出台的关于加快玉石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玉石开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六安玉石捡拾、加工、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事项,切实加强对开采和营销两个领域的管理,有效解决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秩序比较混乱、盲目随从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六安玉石产业规范、协调、可持续发展。
5、促进加工。大力培养玉石雕刻人才、提高雕刻工艺水平、玉石设计雕刻产品要不断有创新。一方面要引入人才,加快本地玉雕图案设计和雕琢技术人员的培训,招聘玉石加工技术人员到资源所在县工作;另一方面要选送部分人员前往外地玉雕企业实地学习产品加工工艺,到大专院校学习玉产业经营知识,并在条件成熟时,在市县级职业技术学院(校)增设玉石加工专业,为六安玉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6、深化流通。出台产业市场管理办法以及优惠政策,加快建设玉石产业交易加工市场,培育、扶持产业经济,通过举办玉石文化节、玉石展销会、玉雕大师赛等活动,为六安广大玉石加工企业提供产品展示、对外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营造六安玉石产业发展浓厚氛围。
7、拉动全局。实行原产地标识,打造品牌。同时,利用国内外上等玉料资源或制成品进行精加工、生产、销售,全面打造玉石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8、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借助省内外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展销会等有利时机,加强对六安玉石的宣传、推介。与国内知名媒体合作,规划设计宣传推介方案,不断扩大宣传面,丰富宣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