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中试卷(2015年11月4日)
参考答案
(符合"切题、切分角度、基于原文作答"的学生答案可视为"标准答案"。)
1.B(偏见,偏于一方的见解或成见,名词,与"打破"搭配成动宾词组;偏执,偏激而固执,形容词。百川朝海指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此处强调地方大学是人才聚集之地。融合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碰撞指事物相碰或冲突,这里侧重合为一体,才表现出其开拓视野,展现活力与生机。)
2.A(①④有前后因果关系,②⑤转折关系,③是结论,进一步提出问题。)
3.C(A,成分残缺应为"以实际行动";B搭配不当,表明决心而非政策,D最后一分句的主语不明。)
4.B(例句与B项是夸张,AC是拟人,D歌眉舒绿是借代。)
5.B(A"妙手著文章"并不合适。B"黄昏颂、夕照明"正适合老人抒怀,C"为霞尚满天"言年老仍有贡献,是对退休后仍执教山区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敬辞。D诗句写的是梅花。)
6.C 逐渐
7.A 作长史时不是刘秀称帝。
8(1)见到保守壁垒坚固完好的百姓,(按照)皇帝(朝廷)命令让他们牢固防守;放散在野外的,趁机就掠取它(过来)。(定语后置,坚,敕,句意通顺,4分)
(2)(东州)背靠大海扰乱华夏,是盗贼出没之地,国家把这看成重大隐忧,请暂且努力镇守那里。(负,判断句,以为,猾,4分)
9.智:为人机智,善于观察判断,富有军事谋略;勇:作为将领身先士卒,勇猛善战,一鼓作气。(一点2分)
参考译文
陈俊字子昭,是南阳郡西鄂人。年轻时为郡吏。刘玄始立,任用宗室刘嘉做太常将军,陈俊做长史。光武攻掠河北,刘嘉送信推荐陈俊,光武作用陈俊做安集掾。
跟随光武在清阳攻打铜马,进军到蒲阳,拜任强弩将军。与五校战于安次,陈俊下马,手持短兵,所到之处贼必破,追击二十多里,斩杀敌军头领而回。光武望着他慨叹说:"如果战将都像他这样,难道还有可担忧的吗!"五校避开退入渔阳,所到之处抢劫不断。陈俊对光武说:"应令轻骑绕出赶在贼军之前,使百姓各自坚守壁垒,以断绝贼军粮食,就可以不战而歼灭敌人了。"光武觉得他说得对,派遣陈俊率领轻骑奔驰址赶到贼军前。见到保守壁垒坚固完好的百姓,(按照)皇帝命令让他们牢固防守;放散在野外的,趁机就掠取它(过来)。这样贼兵到了一无所得,就败散了。等到回师,光武对陈俊说:"困住这些贼虏的,是将军的策略啊。"等到光武即位,封陈俊为列侯。建武二年(26年)春,攻匡城县贼人,攻下四个县,又封新处侯。领兵攻打顿丘,三城投降。当年秋,大司马吴汉秉承皇帝旨意拜任陈俊为强弩大将军,分别在河内攻打金门、白马贼人,全都攻破贼兵。建武四年(28年),转攻汝阳及项县,又攻克南武阳。这时太山豪杰多数拥有部众与张步连兵,吴汉对光武说:""除陈俊没有人能平定这个郡。"于是拜任陈俊为太山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张步听说后,派遣他的部将攻打陈俊,在嬴县交战,陈俊大败敌军,追到济南,收得印绶九十多颗,逐渐攻下各县,平定太山。建武五年(29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一同攻破张步。
这时琅琊没有平定,于是改任陈俊为琅琊太守,兼任将军事务一如过去。齐地素来听到陈俊的威名,陈俊一到,盗贼都解散了。陈俊率军在赣榆攻击董宪,进军攻破朐县贼人孙阳,琅琊平定了。建武八年(32年),张步反叛,回到琅琊,陈俊发兵追讨,斩杀张步。光武帝赞美他的功劳,诏令陈俊得以专征青、徐两州。陈俊抚慰贫弱的人,表彰有节义的人,检察节制军吏,不得干预郡县的事情,百姓歌颂他。几次上书自请,愿意奋为攻击陇西和蜀郡。诏书回答说:"东州刚刚平定,是大将军的功劳。(东州)背靠大海扰乱华夏,是盗贼出没之地,国家把这看成重大隐忧,请暂且努力镇守那里。"
建武十三年(37年),增加食邑,定封为祝阿侯。第二年,受召回京奉朝请。建武二十三年(47)去世。
10.⑴描写了落花在风雨中飘飞凋零,雨过天晴后的明朗景象。(1分)拟人修辞:作者用"舞"、"送"将花等人格化;以时间为序:由昨夜的黄昏阴雨,一直写到今早天晴;上片最后一句衬托手法:以豪放衬婉约。(以上三点任意一点加分析即可得2分)⑵对残花凋落的衰败之景的伤感之情(伤春),对与友人携手游赏的惬意(愉悦、快乐)之情,对歌女敛眉伤感的宽慰(安慰、劝慰)之情,自己因酒阑将尽的无奈之情。(一点1分)
⑶这两句表面是写美人因宴会将散,愁眉不展,引起词人的不欢。(2分)实际上是借宽慰歌女来委婉(1分)地道出自己因为惜别而心生悲凉无奈之意(1分),构思巧妙,含蓄蕴藉。
11.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②尔卜尔筮
③乘骐骥以驰骋兮
④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⑤何事秋风悲画扇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之)不易
12.交待我饮酒的渊源(原因)是由环境造成的,引出下文对故乡饮酒风情的介绍(为。。。做铺垫)。(一点2分)
13.儿时为好玩,工作为时应酬(逢场作戏),愁苦中为解忧,沉重工作时为解乏,不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饮酒,偶遇酒友。(一点1分)
14.选择极具特色的细节描写,写了买酒喝酒的过程和感受,表达了当时喝上好酒的不易,语言幽默,文言与口语相结合,句式整散结合,富有节奏。(4分)
15.对儿时的故乡生活、父亲的怀念。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忧愁(感慨)。对自己饮酒经历的人和事的难以割舍的铭记(难忘、追忆)。(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