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7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34卷第4期
中药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97例
娄宇明刘保新唐福宇梁冬波王力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将9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7例患者中优41例,良29例,可22例,差5例,总有效率9485%。[结论]中药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洗;小针刀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555509(2010)04058302
AnAnalysisonthe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oftheChineseMedicalHerbWashingMatchedwithSmallNeedleScapleforTreatmentofOsteoarthritisoftheKneeLouYumin,LiuBaoxin,TangFuyu,etalLiuzhouHospitalofTCM,Guangxi(545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thodforkneejointosteoarthritis.[Method]97patientstakethesaidmethodabove,observeitseffect.[Result]41caseswereexcellent,29good,22justsoso,5bad,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485%.[Conclusion]TCMexternalcleansingcoordinatedwithsmallneedleknifehasgoodclinicaleffect.Keywords:kneejoint;osteoarthritis;TCMexternalcleansing;smallneedleknife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蒿、土茯苓、海风藤、海桐皮等多味中草药组成,并辨
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寒热随症加味:关节畏寒怕冷、局部肤温较健侧低者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门诊采用中药加用桂枝、肉桂;关节红肿、肤温偏高者加用生石膏、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OA患者97例,经过05~4年知母。将中药先浸泡20min,煮沸后改文火再煮随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20min后取药水,先将膝置于盆上用蒸气熏药,待水1临床资料
温下降能耐受后改浸洗患膝痛处。1~2次/d,每次所有97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骨伤科门诊,男性3830min左右,4周为1疗程。外洗时以患者局部有温热例,女性59;年龄38岁~79岁,平均(5872869)舒适感而不烫伤皮肤为度,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保暖。岁;单侧发病62例,双侧发病35例;病程2周至522小针刀治疗在行中药外洗1~2周后于膝关年。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节局部局限性局部压痛点或就诊时膝关节局部即有的骨性关节炎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
明确的局限性压痛点处,行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小针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中有关关节炎认标准。排除:关刀治疗1~2次,视症状改善情况而定(局部浸润组节严重畸形、强直性关节炎;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方:2%利多卡因5ml+05mg维生素B121ml+曲安本药过敏者;治疗未满1疗程或未按规定用药或各奈德针40mg),每次间隔时间至少1周。小针刀具种原因中断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合并心、肝、肾和体操作:选取并标记施术点,常规消毒并严格按无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病者。临床表现:主要操作要求,以压痛点为中心局部浸润给药,进刀后先为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劳累加重,休息后病痛减沿软组织及韧带组织走行方向纵松解后于骨面行横轻,痛点多集中在髌尖、收肌结节、鹅足部和腘窝等行剥离,致运刀阻力消失或明显下降为标准。术后膝关节人侧处,其中以髌尖及收肌结节压痛最明显,以无菌敷料外敷,术后24h不沾水,无须抗菌药物预本治疗依局部肤温升高与否、关节畏寒与否将病例防感染治疗。为寒热两组,寒组69例,热组28例,X片显示关节间3结果
隙有不同程度狭窄、髁间嵴及关节周围有不同程度31疗效标准膝关节疗效标准参考膝关节功能增生。
综合评分:以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即HSS2治疗方法
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满分为100分,疼21中药外洗外洗药方为柳州市中医院王力平痛计30分,功能评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畸形名医经验方由川乌、草乌、大黄、泽兰、苏木、牛膝、青10分,稳定性10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
583
针灸与推拿
中药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7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34卷第4期
娄宇明,等:中药外洗配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例
60~69分为可,<59分为差。
32治疗结果本组97例患者治疗前均行HSS评分,14例40~49分,35例50~59分,48例60~69分。治疗后再次评分,97例患者中优41例(4227%),良29例(2990%),可22例(2268%),差5例(515%),总有效率9485%;原治疗前评分为可以的48例患者,治疗后31例评分达到优,17例达到良。本组病例中18例单纯经中药外洗后症状明显改善,其余患者均行小针刀治疗。经过平均2年以上临床随访,总有效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良者3例、可者15例,复发患者再次经本方法治疗仍能达到前次治疗效果。4讨论
膝OA是一种常见退行性疾病,祖国医学归属痹证范畴,肝肾亏损为其内因,复感受风、寒、湿、热邪,外加劳累、劳损、外伤,导致膝关节局部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引发本病。下肢组织生物学特性及其产生的生物力学因素方面的改变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原因。
运用中药外洗治疗,通过热效应及药物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关节内压力,加速局部代谢(上接第581页)形、慢性劳损、退行性病变等引起的风寒湿杂致、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的颈椎综合性症状。本病治疗以局部取穴为主,通过针刺局部穴位运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虽然,临床上用毫针,电针、红外线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毫针,电针、红外线治疗的作用时间较短,无法对长期形成的病症产生长时间的有效作用;而揿针正好克服了毫针、电针上述(上接第582页)痊愈,刺激无诱发。随访3个月未复发。5体会
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有昼夜持续性疼痛者,但多数病人在睡眠中不痛。大多伴有皮肤感觉异常。疼痛是在存留皮肤症状的最后时刻更变得剧烈,当急性期的疼痛过分剧烈,不能控制疼痛,病例里常出现此种情况。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所致,常采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止痛药等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理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正虚血瘀兼挟湿邪为患,老年人因体质虚弱、饮食失调或久病耗伤气血,致血虚肝旺,易感邪毒,湿热毒蕴,阻于经络,气血凝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而疼痛剧烈,病势缠绵。治疗上采用七
产物转运和排泄,中药外洗同时能缓解周围软组织痉挛达到降低关节内压力的作用。中药外洗组方中大黄、苏木等活血行气、化瘀止痛;川乌、草乌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海风藤、海桐皮等宣痹、化湿,通络舒筋;海桐皮、土茯苓等除湿解毒可以降低中药合剂对皮肤刺激,减少过敏反应发生;寒者加用桂枝、肉桂有助阳气生成,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热者加用生石膏、知母清热通络。小针刀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关节运动的约束部位,行小针刀松解剥离粘连,松解起到减张作用,剥离起到恢复周围肌肉及韧带等软组织运动方式,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滑膜囊压力,重新恢复关节力学平衡。曲安奈德注射液及维生素B12局部注射能有效且持久抑制炎性及过敏反应,参与局部组织及神经纤维修复,防止术后粘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重建膝关节新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1][2]
李根林.中西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3,15(1):89.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8.
(收稿日期
20091213)
弊端,用(2mm)揿针埋针既(无痛感)可安全长时间发挥有效作用,同时还能与患者生活、工作活动相互结合(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排泄),从而使长时间的有效治疗能够得以实现,使疗效得以加强提高。因此此法为治疗颈椎病的一个较为有效的可行方法。
(收稿日期
20091005)
星针叩刺皮部,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配以拔罐能协助开泄排毒,使湿热瘀毒排出体外,是谓治标。再施以灸法,以温热刺激使艾叶通经络、理气血、逐寒湿、暖三焦的药效渗透体内,温通气血。扶正固本,谓之治本。如此标本兼顾,使气血调和,脉络畅通,通则不痛#,疼痛自愈。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该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2][3]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
赵俊,张立生.疼痛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388.
魏绪庚,田素杰.麻醉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47.
(收稿日期
20090907)
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