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2025-10-05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 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免 疫效应细胞及(或)特异性抗体,从而不 能执行正免疫应答效应的现象。 免疫耐受具有免疫特异性; 自身耐受可以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Owen于1945年首先 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 同种异型抗原所致免 疫耐受的现象。

胚胎期嵌合体形成中的耐受

新生期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胚胎期 不成熟的T、B细胞 新生期 自身或外来的抗原刺激 形成免疫耐受 出生后或成年后 对相同抗原不引起应答

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不适宜的抗原量、抗原表位的变异、 双信号的缺乏、生长因子及分化因子 的缺乏等,均会导致免疫耐受。

1、抗原剂量抗原剂量过低 不足以激活 T及B细胞 低带耐受

抗原剂量过高

诱导应答细胞凋亡 诱导调节性T细胞活化 抑制免疫应答 高带耐受

µ

T细胞耐受与B细胞耐受 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抗原量低, 耐受持续时间长(数月-数年)。 B细胞耐受的诱导,需要较大剂量的抗 原,耐受持续时间短(数周)。

2、抗原类型及剂型 蛋白单体 不易被APC提呈 T细胞不能被活化 B细胞不产生抗体

蛋白聚合体,情况相反

可溶性抗原,易被降解排泄,不能活化APC, 不易诱发免疫应答。

3、抗原免疫途径静脉注射及口服抗原易导致全身耐受 耐受分离口服抗原,产生分泌型IgA,形成局部黏膜 免疫,但却致全身的免疫耐受现象。

4、抗原持续存在在无活化的APC提供的共刺激信号下, 单纯被自身抗原反复刺激的特异应答T 细胞,易发生活化后凋亡,致对自身抗 原的特异耐受。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成都房地产企业名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