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2025-10-05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练习(P37)

1、是. 容易求出等腰三角形ABC的边BC上的中线AO所在直线的方程是x 0.

3218,b 2、a . 25253、解:设点A,M的坐标分别为(t,0),(x,y). (1)当t 2时,直线CA斜率 kCA 所以,kCB

2 02

2 t2 t

1t 2

kCA2

t 2

(x 2). 2

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直线CB的方程为 y 2 令x 0,得y 4 t,即点B的坐标为(0,4 t).

t4 t

由于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y .

22

t4 t

由x 得t 2x,代入y ,

224 2x

得y ,即x y 2 0……①

2 (2)当t 2时,可得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2) 此时点M的坐标为(1,1),它仍然适合方程①

由(1)(2)可知,方程①是点M的轨迹方程,它表示一条直线. 习题2.1 A组(P37)

1、解:点A(1, 2)、C(3,10)在方程x2 xy 2y 1 0表示的曲线上;

点B(2, 3)不在此曲线上

2、解:当c 0时,轨迹方程为x

c 1

;当c 0时,轨迹为整个坐标平面. 2

3、以两定点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x2 y2 4.

4、解法一:设圆x2 y2 6x 5 0的圆心为C,则点C的坐标是(3,0). 由题意,得CM AB,则有kCMkAB 1.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所以,

yy

1(x 3,x 0) x 3x

化简得x2 y2 3x 0(x 3,x 0)

当x 3时,y 0,点(3,0)适合题意;当x 0时,y 0,点(0,0)不合题意.

22 5 x

y 3x 0

解方程组 2, 得 x ,y 2

3 x y 6x 5 0

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是x2 y2 3x 0, 解法二:注意到 OCM是直角三角形,

5

x 3. 3

利用勾股定理,得x2 y2 (x 3)2 y2 9, 即x2 y2 3x 0. 其他同解法一. 习题2.1 B组(P37)

1、解:由题意,设经过点P的直线l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l经过点P(3,4),所以 因此,ab 4a 3b 0

由已知点M的坐标为(a,b),所以点M的轨迹方程为xy 4x 3y 0. 2、解:如图,设动圆圆心M的坐标为(x,y).

由于动圆截直线3x y 0和3x y 0所得弦分别为

xy

1. ab

34 1 ab

AB,CD,所以,AB 8,CD 4. 过点M分别 作直线3x y 0和3x y 0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则AE 4,CF 2.

ME

,MF

.

连接MA,MC,因为MA MC, 则有,AE ME CF MF

2

2

2

2

(3x y)2(3x y)2

4 所以,16 ,化简得,xy 10. 1010因此,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xy 10.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2.2椭圆 练习(P42)

1、14. 提示:根据椭圆的定义,PF1 PF2 20,因为PF2 14. 1 6,所以PF

x2y2x2y2y2x222

x 1; (3) 2、(1) y 1; (2) 1,或 1.

1616361636163、解:由已知,a 5,b 4,所以c 3. (1) AF1B的周长 AF1 AF2 BF1 BF2.

由椭圆的定义,得AF1 AF2 2a,BF1 BF2 2a. 所以, AF1B的周长 4a 20.

(2)如果AB不垂直于x轴, AF1B的周长不变化.

这是因为①②两式仍然成立, AF1B的周长 20,这是定值. 4、解:设点M的坐标为(x,y),由已知,得

直线AM的斜率 kAM 直线BM的斜率 kBM由题意,得

y

(x 1); x 1y (x 1); x 1

yykAM

2 (x 1,y 0) 2,所以

x 1x 1kBM

化简,得x 3(y 0)

因此,点M的轨迹是直线x 3,并去掉点( 3,0).

练习(P48)

1、以点B2(或B1)为圆心,以线段OA2(或OA1为半径画圆,圆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F1,F2. 点F1,F2就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这是因为,在Rt B2OF2中,OB2 b,B2F2 所以,OF2 c. 同样有OF1 c. 2、(1)焦点坐标为( 8,0),(8,0); (2)焦点坐标为(0,2),(0, 2).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3、(1) 1; (2) 1.

36322516

x2y2x2y2y2x2

1,或 1. 4、(1) 1 (2)

100641006494

1x2y2 1的离心率是, 5、(1)椭圆9x y

36的离心率是,椭圆

216123

2

2

x2y21

1更圆,椭圆9x2 y2 36更扁;

,所以,椭圆

16122x2y2

1(2)椭圆x 9y

36,椭圆 ,

6102

2

x2y2 1更圆,椭圆x2 9y2 36更扁.

因为,所以,椭圆

61035848706、(1)(3,); (2)(0,2); (3)( , ). 7

、.

537377习题2.2 A组(P49)

1、解:由点M(x,y

) 10以及椭圆的定义得,

点M的轨迹是以F1(0, 3),F2(0,3)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

y2x2

1. 它的方程是

2516

x2y2y2x2x2y2y2x2

1,或 1. 1; (2) 1; (3) 2、(1)

4940494036322593、(1)不等式 2 x 2, 4 y 4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2

)不等式 x ,

1010

y 表示的区域的公共部分. 图略. 33

4、(1)长轴长2a 8,短轴长2b

4,离心率e

焦点坐标分别是(

,,顶点坐标分别为( 4,0),(4,0),(0, 2),(0,2); (2)长轴长2a 18,短轴长2b

6,离心率e

3

焦点坐标分别是(0,

,,顶点坐标分别为(0, 9),(0,9),( 3,0),(3,0).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5、(1) 1; (2) y 1,或 1;

985819x2y2y2x2

1,或 1. (3)

2592596、解:由已知,椭圆的焦距F1F2 2.

1

因为 PF1F2的面积等于1,所以, F1F2 yP 1,解得yP 1.

2

x21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1,解得x .

542 所以,点P

的坐标是(

1),共有4个. 2

7、解:如图,连接QA. 由已知,得QA QP. 所以,QO QA QO QP OP r. 又因为点A在圆内,所以OA OP

(第7题)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Q的轨迹是以O,A为焦点,r为长轴长的椭圆. 8、解:设这组平行线的方程为y

3

x m. 2

3x2y2

1,得9x2 6mx 2m2 18 0. 把y x m代入椭圆方程

249 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 36m2 36(2m2 18) (1)由

0,得 m 当这组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 时,直线与椭圆相交. (2)设直线与椭圆相交得到线段AB,并设线段AB的中点为M(x,y).

x1 x2m

. 23

3m

因为点M在直线y x m上,与x 联立,消去m,得3x 2y 0.

23

这说明点M的轨迹是这条直线被椭圆截下的弦(不包括端点),这些弦的中点在一

条直线上. 则 x

x2y2

1.

9、

3.52522.8752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10、地球到太阳的最大距离为1.5288 108km,最下距离为1.4712 108km. 习题2.2 B组(P50)

1、解:设点M的坐标为(x,y),点P的坐标为(x0,y0),

则x x0,y

3y02

. 所以x0 x,y0 y ……①. 23

22

因为点P(x0,y0)在圆上,所以x0 y0 4 ……②.

42x2y2将①代入②,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x y 4,即 1

949

2

所以,点M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与例2相比可见,椭圆也可以看作是由圆沿某个方向压缩或拉伸得到.

2、解法一:设动圆圆心为P(x,y),半径为R,两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O1,O2.

分别将两已知圆的方程 x2 y2 6x 5 0,x2 y2 6x 91 0 配方,得 (x 3)2 y2 4, (x 3)2 y2 100

当 P与 O1:(x 3)2 y2 4外切时,有O1P R 2 ……① 当 P与 O2:(x 3)2 y2 100内切时,有O2P 10 R ……② 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O1P O2P 12

12 ……③ 化简方程③.

先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12 x ……④ 将④两边分别平方,并整理,得 3x2 4y2 108 0 ……⑤

x2y2

1 ……⑥ 将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边,两边分别除以108,得

3627由方程⑥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椭圆,它的长轴和短轴长分别为12

12 ……①

由方程①可知,动圆圆心P(x,y)到点O1( 3,0)和点O2(3,0)距离的和是常数12, 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是焦点为( 3,0)、(3,0),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

并且这个椭圆的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焦点在x轴上,于是可求出它的标准方程. 因为 2c 6,2a 12,所以c 3,a 6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所以b2 36 9 27.

x2y2

1. 于是,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3627

MF1

3、解:设d是点M到直线x 8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轨迹就是集合P Md2 由此得

1

2

2

2

x2y2

将上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 3x 4y 48,即 1

1612 所以,点M的轨迹是长轴、短轴长分别为8,. 4、解:如图,由已知,得E(0, 3),F 因为R,S,T是线段OF R ,S ,T 是线段CF 所以,R(1,0),S(2,0),T(3,0);

933

R (4,),S (4,),T (4,).

424 直线ER的方程是y 3x 3;

3x 3.

16(第4题)

3245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得 x ,y .

17173245

所以,点L的坐标是(,).

17171699621

同样,点M的坐标是(,),点N的坐标是(,).

552525

直线GR 的方程是y

x2y2

由作图可见,可以设椭圆的方程为2 2 1(m 0,n 0) ……①

mn 把点L,M的坐标代入方程①,并解方程组,得

1111

,. m242n232

x2y2

1. 所以经过点L,M的椭圆方程为

169

196121x2y2

把点N的坐标代入 ,得 ()2 ()2 1,

1625925169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x2y2

所以,点N在 1上.

169

x2y2

因此,点L,M,N都在椭圆 1上.

1692.3双曲线 练习(P55)

x2y2y22

1. 1、(1) 1. (2)x 3169 (3)解法一: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

y2x2

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 2 1(a 0,b 0)

ab 将点(2, 5)代入方程,得 又 a2 b2 36

2222 ab 4a 25b 0

解方程组 2 2

a b 36

2542222

1ab 4a 25b 0 ,即22ab

mn 4m 25n 0

令m a2,n b2,代入方程组,得

m n 36 m 20 m 45

解得 ,或

n 16n 9

第二组不合题意,舍去,得a2 20,b2 16

y2x2

1

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016

解法二: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有2a

所以,a 又c 6,所以b2 36 20 16

y2x2

1. 由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0162、提示:根据椭圆中a2 b2 c2和双曲线中a2 b2 c2的关系式分别求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坐标.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3、由(2 m)(m 1) 0,解得m 2,或m 1 练习(P61)

1、(1

)实轴长2a 2b

4;顶点坐标为 ; 焦点坐标为(6,0),(

6,0);离心率e

. 4

(2)实轴长2a 6,虚轴长2b 18;顶点坐标为(3,0),( 3,0);

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e(3)实轴长2a 4,虚轴长2b 4;顶点坐标为(0,2),(0, 2);

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e (4)实轴长2a 10,虚轴长2b 14;顶点坐标为(0,5),(0, 5);

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e

5

x2y2y2x2x2y2

1; (2) 1. 3、 1 2、(1)

169362835x2y2

1,渐近线方程为y x. 4、

181814225

5、(1)(6,2),(, ); (2)(,3)

334

习题2.3 A组(P61)

y2x2

1. 因为a 8,由双曲线定义可知,点P到两焦点距1、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

6416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16. 因此点P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是17.

x2y2x2y2

1. (2) 1 2、(1)

201625755

; 35

(2)焦点坐标为F1(0, 5),F2(0,5),离心率e ;

43、(1)焦点坐标为F1( 5,0),F2(5,0),离心率e

x2y2y2x2

1. (2) 1 4、(1)

2516916 (3

)解:因为e

c

c2 2a2,因此b2 c2 a2 2a2 a2 a2. a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x2y2y2x2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2 2 1,或2 2 1.

aaaa 将( 5,3)代入上面的两个方程,得

259925

1 2 1. ,或222aaaa

解得 a2 16 (后一个方程无解).

x2y2

所以,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1.

16165、解:连接QA,由已知,得QA QP. 所以,QA QO QP QO OP r. 又因为点A在圆外,所以OA OP.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Q的轨迹是以O,A为焦点,r为实轴长的双曲线.

x2y2

1. 6、

88习题2.3 B组(P62)

x2y2

1 1、

169

2、解:由声速及A,B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A,B两处与爆炸点的距离的差,

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使A,B两点在x轴上,并且原点O与线段AB的中点重合,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设爆炸点P的坐标为(x,y),则 PA PB 340 3 1020. 即 2a 1020,a 510.

又AB 1400,所以2c 1400,c 700,b2 c2 a2 229900.

x2y2

1.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260100229900

x2y2

3、2 2 1

ab

4、解:设点A(x1,y1),B(x2,y2)在双曲线上,且线段AB的中点为M(x,y).

设经过点P的直线l的方程为y 1 k(x 1),即y kx 1 k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y2

把y kx 1 k代入双曲线的方程x 1得

2

2

(2 k2)x2 2k( 1kx) ( 12k )( 22 0k2 0) ……①

x1 x2k(1 k)

2

22 kk(1 k)

1,解得 k 2. 由题意,得

2 k2所以,x

当k 2时,方程①成为2x2 4x 3 0.

根的判别式 16 24 8 0,方程①没有实数解.

所以,不能作一条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且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2.4抛物线 练习(P67)

1、(1)y2 12x; (2)y2 x; (3)y2 4x,y2 4x,x2 4y,x2 4y.

112、(1)焦点坐标F(5,0),准线方程x 5; (2)焦点坐标F(0,),准线方程y ;

88

55

(3)焦点坐标F( ,0),准线方程x ; (4)焦点坐标F(0, 2),准线方程y 2;

88p

3、(1)a,a . (2

,(6,

2

提示: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出准线方程. 由抛物线的定义,点M到准线的距离等于9,

所以 x 3 9,x

6,y 练习(P72)

16

1、(1)y2 x; (2)x2 20y;

5(3)y2 16x; (4)x2 32y. 2、图形见右,x的系数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3、解:过点M(2,0)且斜率为1的直线l的方程 为y x 2

y x 2

与抛物线的方程y 4x联立 2

y 4x

2

x1 4 x2 4 解得

y1 2 y2 2 设A(x1,y1),B(x2,y

2),则AB

4、解:设直线AB的方程为x a(a 0).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将x a代入抛物线方程y2 4x,得y2

4a,即y . 因为

AB 2y 2 , 所以,a 3

因此,直线AB的方程为x 3.

习题2.4 A组(P73)

11

1、(1)焦点坐标F(0,),准线方程y ;

2233

(2)焦点坐标F(0, ),准线方程y ;

161611

(3)焦点坐标F( ,0),准线方程x ;

8833

(4)焦点坐标F(,0),准线方程x .

222、(1)y2 8x; (2

,或(4,

3、解:由抛物线的方程y2 2px(p 0),得它的准线方程为x

p

. 2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由MF 2p,可知,点M的准线的距离为2p. 设点M的坐标为(x,y),则 x 将x

p3p 2p,解得x . 22

3p

代入y2

2px中,得y . 2

3p3p

因此,点M

的坐标为(

),(,).

224、(1)y2 24x,y2 24x; (2)x2 12y(图略)

5、解:因为 xFM 60 ,所以线段FM

所在直线的斜率k tan60 . 因此,直线FM的方程为

y x 1)

y x 1)

与抛物线y

4x联立,得

2

y 4x

1

将代入得,3x2 10x 3 0,解得,x1 ,x2 3

3

2

把x1

1,x2 3分别代入①得

y1

,y2 31不合题意,所以点M

的坐标为. 由第5

题图知(,

33

因此,FM 4

6、证明:将y x 2代入y2 2x中,得(x 2)2 2x,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化简得 x2 6x 4 0,解得

x 3 则

y 3 2 1 因为

kOB

,kOA

1 5

1 9 5

所以

kOB kOA 所以 OA OB

7、这条抛物线的方程是x2 17.5y 8、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拱桥抛物线的方程为x2 2py, 因为拱桥离水面2 m,水面宽4 m 所以 22 2p( 2),p 1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x 2y ……①

2

(第8题)

水面下降1 m,则y 3,代入①式,得x2 2 (

3),x

这时水面宽为m.

习题2.2 B组(P74)

1、解:设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x,y),抛物线上相应点的坐标为(x1,y1).

根据题意,x1 x,y1 2y,代入y12 2px1,得轨迹方程为y2

1

px. 2

p

由方程可知,轨迹为顶点在原点、焦点坐标为(,0)的抛物线.

8

2、解:设这个等边三角形OAB的顶点A,B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x1,y1),(x2,y2),

2

则 y12 2px1,y2 2px2.

222又OA OB,所以 x1 y12 x2 y2

22即x12 x2) 2p(x1 x2) 0 2px1 2px2 0,(x12 x2

因此,(x1 x2)(x1 x2 2p) 0 因为x1 0,x2 0,2p 0,所以x1 x2 由此可得y1 y2,即线段AB关于x轴对称.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因为x轴垂直于AB,且 AOx 30

,所以

y1. tan30

x13

y12

因为x1

,所以y1

,因此AB 2y1 .

2p

3、解:设点M的坐标为(x,y)

y

(x 1). x 1y

(x 1). 直线BM的斜率 kBM

x 1yy 2(x 1),由题意,得kAM kBM 2,化简,得x2 (y 1)(x 1) x 1x 1由已知,得 直线AM的斜率 kAM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组(P80)

1、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点A,B,F2在x轴上,F2为椭圆的右焦点(记F1为左焦点).

x2y2

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2 2 1(a b 0).

a

则 a c OA OF2 F2A 6371 439 6810,

a c OB OF2 F2B 6371 2384 8755解得 a 7782.5,c 8755

所以 b 用计算器算得 b 7722

x2y2

1. 因此,卫星的轨道方程是

7783277222

(第1题)

2R r1 r2

a a c R r1 2

2、解:由题意,得 , 解此方程组,得

r ra c R r 2 c 21

2

因此卫星轨道的离心率e

3、(1)D; (2)B.

4、(1)当 0 时,方程表示圆.

cr2 r1

. a2R r1 r2

y2

1. 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2)当0 90 时,方程化成x cos

2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3)当 90 时,x2 1,即x 1,方程表示平行于y轴的两条直线.

0 180 时, (4)当9因为cos 0,所以x2 y2cos 1表示双曲线,其焦点在x轴

上. 而当 180 时,方程表示等轴双曲线. 5、解:将y kx 1代入方程x2 y2 4

得 x2 k2x2 2kx 1 4 0 即 (1 k2)x2 2kx 5 0 ……① 4k2 20(1 k2令

0,解得k

2

6) 20 k1

,或k 22

因为 0,方程①无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所以,k

的取值范围为k

,或k pp

6、提示:设抛物线方程为y2 2px,则点B的坐标为(,p),点C的坐标为(, p)

22 设点P的坐标为(x,y),则点Q的坐标为(x,0).

因为,PQ y BC 2p,OQ x.

所以,PQ BCOQ,即PQ是BC和OQ的比例中项.

7、解:设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是A,B,其中点A在x轴上方.

直线FA的方程为

y

2

p

x ) 32

与y2 2px联立,消去x,得

y2 p2 0 解方程,得

y1

2)p,y2 2)p

把y1

2)p代入y

7p

x ),得

x1 ( p.

227p

x ),得

x2 ( p.

232

把y2

2)p代入y

77

所以,满足条件的点A

有两个A1(( p

2)p),A2(( p2)p).

22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7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可得满足条件的点B

也有两个B1(( p,

2)p),

27

B2(( p, 2)p)

2

所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1B1

2)p,或者A2B2 2(2p. 8、解:设直线l的方程为y 2x m.

把y 2x m代入双曲线的方程2x2 3y2 6 0,得10x2 12mx 3m2 6 0.

6m3m2 6

x1 x2 ,x1x2 ……①

510由已知,得 (1 4)[(x1 x2)2 4x1x2] 16 ……② 把①代入②,解得

m

3

3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9、解:设点A的坐标为(x1,y1),点B的坐标为(x2,y2),点M的坐标为(x,y).

并设经过点M的直线l的方程为y 1 k(x 2),即y kx 1 2k.

y2

1,得 把y kx 1 2k代入双曲线的方程x 2

2

(2 k2)x2 2k( 1k2x) 所以,x

22

(1k2 ) (2 k0 0. )……①

x1 x2k(1 2k)

2

22 kk(1 2k)

2,解得k 4 由题意,得2

2 k当k 4时,方程①成为 14x2 56x 51 0

根的判别式 562 56 51 280 0,方程①有实数解.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 4x 7.

10、解:设点C的坐标为(x,y).

由已知,得 直线AC的斜率 kAC 直线BC的斜率 kBC

y

(x 5) x 5y (x 5) x 5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2-1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年新版旅游合同示范文本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