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学—图书馆设计
摘要:图书馆是校园的一道风景线,每天不停的同学穿梭在此,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图书馆是多数同学学习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设计也要符合整体校园,我校图书馆与主楼位于一条中心线上。整洁的门窗,门前一排整齐的小树和草坪,图书馆后面是宽阔的池塘。再远些是蓝天白云下的青山,很适合读久书了的眼睛远眺。给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为此,以图书馆为对象,结合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对目前图书馆的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
书库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家具、计算机、室内环境(通风、采光、色彩、照明、热辐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构成。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的家具设计,与其他家具设计相比,发展较为缓慢,多年来少有创新,偏重经济实惠,强调空间利用,因而忽视了人体功能学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中很少应用人因工程学理论思想,
关键字:自然光 淡黄绿色 色彩环境 亮度分布均匀 人-机-环境
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标准和规范,研究和应用范围广泛并具有综合性。该学科与人体科学、工程科学和环境科学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交叉。其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涉及到人类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各个领域。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科技和人的因素的含量在工作环境中日益增多,人因工程学理论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为研究人因工程学与书库设施及环境的设计问题,本人根据人因工程学的理论及相关资料书籍,对本校图书馆进行某些设计与改进,运用人因工程学理论,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设计具有人因工程学思想的图书馆系列家具产品,优化图书馆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营造出舒适、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限于篇幅,本文拟着重介绍人因工程学与书库家具及环境的设计。
1. 图书馆的两层阶梯
此阶梯何有讲究,分两个阶段,正因为两个阶段所以很一人为本,阶梯很长,如果同学一直都保持上台阶的动作,是很累的。单此设计是把一个长的阶梯分成
人因工程
两个部分在中间建立了一个平台,视为了缓解上阶梯的劳累,缓解了腿部的受力,使同学上阶梯不是很累。
2图书馆的室内大厅很开阔
刚进入图书馆大厅可以给同学们视野的开阔,令人心情愉悦。大厅设计的很高,能一眼看见楼顶棚,宽度也不输给大厅的高度,给人一种很明亮的感觉,课一眼观察到每个娄策的活动情况比如说普通的楼房,如果楼上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能楼下都未必等在第一时间知道,而此设计能让我们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了大厅门口的保安了
3. 图书馆的门窗大而多
门窗的设计大而且多,是为了使更多的自然光照射进来,白天进入图书馆很适合看书,整个楼大体一看多是玻璃代替不透光的墙,无论在那个角度看书都不会很暗。尽量减少光对眼睛的伤害。采用光线导向技术,同样利用光触媒净化室内环境,不仅保护了人们的视力,而且解决了长期困扰书库的自然采光问题。窗网的网孔以同一方向倾斜,改变了户外光线进入的方向,产生折射和漫射,使室内采光均匀柔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临近窗边书架的图书上,但光照度并不因此而减低,也不影响室内通风。这样既保持库室空气洁净、对流,又无须购置窗帘,充分利用自然光,节能环保。更重要的是,它可减缓图书因长期暴露于阳光下,所引致的纸张发黄、变脆,进而破损等现象。此外,窗网安装在原窗洞中,具有“防盗网”的作用,既防止从室内向外抛掷图书,也可阻止盗贼越窗而入。一举数得,对书库环境、图书保护、财产安全均有益处。
同时也为了室内的通风图书馆每天人很多,通风很重要。同时室内存放了很多书,如果书籍受潮也会影响同学的看书心情。但是图书馆的书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合理的底层隔板角度。图书馆的书架采用的是钢制六层双面架,由于每一层隔板都是水平放置的,令排放其上的图书必须竖排放置,书脊和标签朝外,与地面成90度直角。人们在查找存放最下面两层图书时,不得不采取下蹲姿势,弯腰侧头再能看见书标,这样就会使人体弯腰重复受力,会使人产生累积损伤疾病。如;腰部酸痛的状况。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上架 倒架时,须保持这种姿势移动视线和身体。容易产生体力疲劳,身体较大的读者在找书的时候会产生视觉疲劳。对隔板进行方位调整,将书架底下两层隔板的设计角度由平面改为斜面。改进后,书架总的高度和宽度不变,上面四层净空高度保持350mm,隔板保持水平放置,底下两层净空高度改为420mm,隔板向内倾斜,与地面成15°倾斜角,这样,置于底下两层的图书也向内倾斜15°,人们无须采取蹲姿,站立时即可看到架上
人因工程
图书书脊的书名及索取号,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整理书架、检索图书的舒适性及高效性
4. 图书馆的桌子是淡黄色的,而且每个桌子正上方都配有灯管。
桌子的颜色为淡黄色,这符合任意工程学的人对色彩环境的需要。因为人眼对不同的颜色有不痛的敏感性,所以淡黄色可以缓解人的眼疲劳。到了晚上自然光几乎没有了,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影响视度。这种刺眼的光线叫做炫光。书库里的灯光会产生炫光,而炫光的视觉效应主要是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易造成视疲劳,长期下去,会损害视力。所以设计灯具时应防止和控制炫光,单位了有一个更好的看书环境,每个桌子正上方都配有一个灯管。灯与桌子的距离适合看书,不是很近,但又不远。且亮度均匀。又不过分均匀。同时为了光的应用图书馆的地面很亮 ,墙也很亮。可以使光的反射达到一定的效果。
5. 图书馆内借书处,还书处,阅览室,卫生间等地理位置适宜
刚刚进入图书馆左侧为借书处,在往里一点事还书处,正对着的是阅览室。每一层都有借书处还书处 阅览室 卫生间。且比例为3:3:1.阅览室面积很大容纳量很大 如果新同学进入图书馆回一目了然的。每个阅览室有一个专门通向卫生间的们 还有专门的出口。位于图书馆的顶层是电子阅览室。整齐的电脑放置。干净的机房给我那个血打造一个绿色上网环境每个楼梯口都有绿色的安全出口,很
人因工程
醒目。
9.清除积尘的困扰
清理图书积尘,目前学校还没有一种操作简便、高效彻底、省时省力的除尘设备(吸尘器仅能吸掉浮灰)。若图书积尘严重,惟有定期进行人工清除,只能采用刷子刷、弹子弹、干布擦等方式,工作时灰尘飞扬,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有损健康,且扬灰落下后,容易造成二次积尘。这样的工作环境即不方便,也不舒适,更谈不上高效了。
10.功能单一的可移动取书凳
在我国,根据198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成年男子身高大于或等于1678mm的百分位数为50,成年女子身高大于或等于1640mm的百分位数为90。而图书馆采用的书架顶层隔板一般定在1730mm,可见,这一高度适宜于50%左右的男子,但对于80%左右的女子来说,却是较高的。而在书库工作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常以女性居多,面对高大的书架,身材矮小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存放在顶层隔板上的图书进行上架、倒架、整架时,往往力不从心,令存放在顶层隔板上的图书容易产生乱架现象,不利于读者查阅。但书架高度因为空间有效利用等原因一般不会进行调整,所以这里就要用到移动取书凳,这是传统的工具。而这种移动取书凳虽然可以登高作业,但由于其存在诸多缺点:功能单一,十分笨重,不便于牵拉移动,会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中的能量消耗及疲劳程度,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和设计,使工作人员和读者能安全、舒适和高效的使用。
运用人因工程学理论思想,通过对图书馆家具及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关怀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层面,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幸福感、信赖感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这必将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及满意状况,从中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提高服务工作质量,达到图书馆人一机一环境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郭伏,钱省三。人因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9
【2】http://
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