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2025-11-14

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师成长

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姚海田◆

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主体部分,其人格魅力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

地位是很突出的,它是一种综合影响力,具有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在学生工作中能够起到树立威信、和谐师生关系等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追随力和推动力。因此,辅导员不但要树立牢固的敬业思想,还要积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

高校辅导员 人格魅力大学生

  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而人格又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应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的许多实践证明,高校教师仅有以身作则、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是不够的,而他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2004年,中中指出,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部分,所以,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发挥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效应相当重要。

一、辅导员人格魅力的特点

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性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它是非权力影响力,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表现。所谓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则是指辅导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品德、学识、个性等方面对学生所具有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定了他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进而产生自觉的行动,,是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和有形的教育资源相比,,涉及到思想、品德、知识、才能、作风等各个方面,甚至可以超出人格魅力持有者的职权范围。再次,它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常规教育在学生身上发挥的作用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或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是,人格魅力一旦被学生所认同,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便比较稳定,即使离开持有人格魅力的辅导员,他仍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能够师风相传的道理。

二、辅导员人格魅力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具有比较强的心理独立性,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形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辅导员是大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具有威信作用,产生凝聚力和约束力

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学也早已认定,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情感往往影响着认知活动的进行。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虽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老师的原因。良好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亲和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可以触发学生的创造性,能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自觉地将外在的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从而达到育人

3.具有示范作用,产生吸引力和追随力

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目的。

由于辅导员长期与学生生活在一起,这种长期共存的特殊关系,注定了辅导员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对象。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辅导员对学生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模仿过程中得以实现。夏尔 :“那些有品格的人会放射出,,、希望的象征。””,随时在向学生传达、展示一种健,这种人格水平越三、提升辅导员人格魅力的途径

实践证明,不少学生是在辅导员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下形成理想人格的,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此,辅导员要准确把握和正确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但是,人格魅力并不是自动形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师生间的互动来完成的。

1.树立牢固的敬业思想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育者对待人生的根本出发点,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动力,也是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力量之源。辅导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件事。其次要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各种学生事务的处理又常常在正常工作之余,只有具有高度奉献精和教育他们,从而建立一种深厚的师生感情,在实践中培养和展现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

2.提高自身修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具体实施者,对大学生世界观、神的辅导员,才能毫无怨言、废寝忘食地投入学生工作,去关心、爱护、理解

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魅力。真理的力量也只有靠人才能得以展示和发挥作用。所以,人格魅力是伴随知识的传播和工作的实施而存在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的有效发挥和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威信是人格魅力中首要的因素。具有威信的辅导员能给学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信赖感,它会对有不良企图的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使他们无法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对集体产生无形的凝聚力,使大多数学生不在为自己的得失而忧虑,他们相信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都会得到妥善处理,他们会热爱所在的集体,齐心合力谋发展。

2.具有亲和作用,产生感召力和推动力

辅导员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辅导员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那么,他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加快辅导员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和完善,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教育的实践证明,辅导员人格力量作用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辅导员必须要树立师表形象,建立师德风范。首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在政治上是旗帜,在学业上是导师,在品行上是典范,谈吐适当,衣着得体,行为俭点。其次,要富于同情心,对待学生要热情、真诚,并注意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养成。这些情感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激励价值,对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下转第164页

)

辅导员良好的人格魅力有利于亲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与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罗杰斯“人际关 60 03/2008

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体育与艺术

谈音乐课堂中想象力的培养

罗杰林◆

音乐课堂教学想象力培养培养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教师只要正确地启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再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加以引发、激励,使之升华成为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各种奇妙魂丽、新颖诱人的问题和答案将会奇迹般地出现在你的面前。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简介歌曲创造背景是先导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如学习《闪亮的水晶心》时,可以讲讲赖宁的故事,再现赖宁为拯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的场面,塑造一个英雄少年的光辉形象。在乐声中予以体现、升华,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歌词教学是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的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

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歌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让他们根据想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自己来决定采用独唱、齐唱、舞蹈等不同表演形式,如在教学《打花巴掌》时,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后,我马上提出问题,同学们的创作欲望一发而不可收拾,讲

三、课本插图是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欣赏《嘀哩嘀哩》这首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边听歌曲边观看课本上的彩色插图,自己想一下还可以在图上化画一些什么,学生就纷纷用各种各样的颜色作画。

四、舞蹈表演是拓展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 师乙篇》记载道:“故歌只为言业……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也舞起来了。由此可见,,能作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河北唐山市乐亭县第二实验小学

)

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是奇特的,也是极其纯洁和美丽的。卫生、爱劳动、爱唱歌等一段段新词应运而生,使歌曲内容更富新意。

(上接第60页)3.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代,要注意运用信息,培养工作中的创新能力,这对培养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5.尊重学生的人格

化知识素质。,,就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这就告诉我们,辅导员专业造诣深,治学严谨,博学多才,是使自己形象闪光的重要源泉。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与学生直接交往的机会多、涉及面广。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如果总是重复来重复去那么几句话,学生就会厌烦,只有话题常新,道理渐深,让学生感到和你在一起能长见识、释疑难、排忧愁,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聆听你的教诲。辅导员必须最大范围地汲取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军事、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尚处于学习阶段,很多生活常识还不具备,辅导员还应该具有生活常识和经验的先知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形象。

4.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辅导员不应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向上的动力。其次,辅导员要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把学生看成对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丰富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辅导员是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本身就是用自身人格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过程。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辅导员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M].上海:作家书屋,1952.46.[2]王琼玉.浅谈德育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J].黑河学刊,2003,(5):81.[3]丁建勇.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6,(2):31.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有力量,这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区别所在。应该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现代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要比拥有知识更重要,他们教育学生主要是靠一件件事情、一项项工作处理得当来完成的,处理的能力和过程中的艺术水平,是构成辅导员人格魅力的主要内容。因此,辅导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应注重自己能力的锻炼。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繁杂的工作面前,区分轻重缓急,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善于接触观察,调查研究,在摸清问题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处理果断,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用文字和语言来宣传自己的主张,锻炼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善于占领主阵地,特别是在当今网络发达、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时

 164 03/2008


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全5题doc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