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2025-11-23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胶体

一、分散系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二、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胶体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 径(nm)

悬浊液 乳浊液>100 >100

溶液<1

胶体1~100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和浊液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不同点:溶液均一、稳定;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相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都叫做分散系。

三、胶体胶体知识不是研究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 是物质的聚集状态表现的性质。 1、概念: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 100nm之间的分散系2、分类:液溶胶:Fe(OH)3、AgI 等 气溶胶:烟、云、雾等

按分散剂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 胶 体 按分散质

粒子胶体:Fe(OH)3、AgI等 分子胶体(高分子胶体): 蛋白质胶体等

3、胶体的制法: (1)分散法:将较大的粒子粉碎成胶体粒子大 小的方法,生产上使用较广的是研磨法。如: 磨墨、制豆浆等 (2)凝聚法:是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胶体粒子大小)的方法,常用化学反应法。 a、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将三氯化铁溶液滴入 沸水中,可得澄清透明的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 体。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沸水

b、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AgNO3 + KI === AgI(胶体)+ KNO3

4、胶体的分离和提纯 常用方法:渗析半透膜Fe(OH)3胶体

蒸馏水

渗析原理胶体微粒半透膜

阴阳离子

课堂练习1 、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1nm ~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得到纳米材料。下 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 同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下列物质分离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 的是( CD ) A、蒸馏 B、重结晶 C、过滤 D、渗析

3 、将淀粉- KI 混合液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 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 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D ) A、加入碘水变蓝色 B、加入碘水不变蓝色 C、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加入氯水变蓝色

4 、欲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 Na+ 和 Cl- ,可选 用的方法是( D ) A、过滤 B、蒸

馏 C、盐析 D、渗析 5 、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 的操作是( C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得到黄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至生 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四、胶体的重要性质1、丁达尔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原因:胶体粒子较大(1~100nm),对 光具有散射作用, 光在胶体的通路中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

2、布朗运动原因:胶体微粒受分散剂分子不停的、无

规则的撞击,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胶体微粒


《教师参考》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2.1.2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4年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导学课件: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