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

2025-07-21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 1

二、 施工时间 ......................................................................... 2

三、 钢栈桥及钢平台施工 .................................................. 2

四、 钢栈桥及平台架设 ..................................................... 10

五、 钢栈桥、钢平台验收 ................................................ 12

六、 钢栈桥受力计算 ......................................................... 13

七、 安全保证措施 .............................................................. 26

八、 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投入一览表 .................... 27

惠澳高速西枝江大桥

水上钢栈桥与钢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西枝江大桥长湖岸位于马安镇双寮村,澳头岸位于三栋镇沙澳

村外江元组,横跨西枝江,大桥两岸分布有G324国道、惠澳大道及众多乡村简易公路,交通网络发达,交通条件便利。

桥位区为西枝江冲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小河两岸地面高程

12.6~14.8米。西枝江河床开阔平坦,勘察期间河水水位为11.38~11.4米。

该桥为整体式桥梁,全长870米,上部构造为13×30m先简支

后连续小箱梁+42+60+42m悬浇连续箱梁+11×3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台配桩基础、柱式墩配桩基础,该桥桩基础全部按钻孔灌注桩设计。本桥主桥平面位于直线段内。

(一)水系

西枝江地处莲花山脉,是东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紫金县竹坳,

自上有杨梅水、小沥河、安墩水、楼下水、白花河、梁化河及淡水河等集水面积超过100Km2的直流汇入,于惠州市东新桥下注入东江,全长176Km。

(二)气象、水文条件

惠州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

雨、湿润、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据惠阳站雨量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66.0mm,最大年降雨量2296.3mm(1951年),最小年降雨量696.6mm(1963年)。4~9月是暴雨较为集中的季节,约占全年暴雨

日数的88.7%,又恰是连续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毁坏房屋和农作物。

(三)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成果,桥位区无断裂构造分布;

地表覆盖层为粉质黏土、粉砂、细砂及粗砂等,基岩主要为砂岩、砾岩及其互层,岩层稳定。桥位区地表水、地下水对桥梁基础开挖影响较大;桥位处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二、施工时间

钢栈桥、钢平台计划2010年11月30日开始施工,2011年2

月30日完工,共计90天。

三、钢栈桥及钢平台施工

本工程主桥共有28个墩,其中6#~20#共15个墩位于西枝江河堤内,其中11#~17#共7个墩位于水中,其余8个墩在两边的河岸上,惠州岸3个,澳头岸5个。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西枝江河堤内岸上墩拟采用筑岛的方式搭设便道和施工平台,水中墩搭设钢栈桥作为施工便道,搭设钢平台作为施工平台。14#~15#墩之间60m不搭设钢栈桥留作通航水道。

根据桩基础及承台的布置情况,对筑岛、钢栈桥及钢平台分述如下:

(一)、筑岛布设

从两岸河堤用砂石铺一条宽6.5米的便道至河岸边,然后根据

各墩位的布置情况用砂石筑施工平台与便道相连。具体见《主桥钢栈桥、钢平台总体布置图》

(二)、钢栈桥布设

从西枝江两岸分别布置钢栈桥至14#、15#墩,14#~15#墩之间60米不设钢栈桥留作通航水道。具体见具体见《主桥钢栈桥、钢平台总体布置图》

钢栈桥采用630×8mm的钢管桩作支承桩。钢管桩的纵向布置中心间距12.0m,桩横向中心间距3.5米。钢管桩顶横向连接采用2I25b工字钢,长度5.0米。在2I25b工字钢顶布设两组贝雷片,贝雷片中心间距3.5米。贝雷片顶纵向均布20b工字钢,间距0.75米。20b工字钢顶横向满铺16#槽钢。具体如图02、03

02

图03

(三)、钢平台置设

根据桩基、承台及系梁的平面布置,分别在14#、15#墩搭设12.5×7.5m钢平台,在13#、16#墩,搭设11.7×3.8m的钢平台,在11#、12#、17#墩,搭设11.8×3.5m的钢平台。用以施工桩基础及下部结构的作业平台。

钢平台13#、16#墩采用530×8mm的钢管桩作支承桩,11#、12#、14#、15#、17#墩采用430×6mm的钢管桩作支承桩;桩顶采用I45b工字钢横梁,横梁顶均布30b工字钢,间距0.75米。平台面板采用6~8mm厚防滑钢板。具体见图04、05、06。

图04

图05

图06

(四)、钢管桩桩基施工

钢管桩采用吊船配振动锤进行打设。

1、振动锤的选择

(1)振动锤应具有必要的起振力P0

P0≧0.6F

F---桩土之间摩阻力,根据栈桥计算书,F按400KN考虑。则P0≧240KN

(2)振动体系应具有必要的振幅

振动沉桩时,只有当振动锤使桩发生振动的必要振幅A0使振动力

大于桩周土的瞬间全部弹性压力,并使桩端处产生大于桩端地基的某

种破坏力时,桩才能下沉。

A0A0=N/12.5

N---标准贯入击数。

按上两式计算取平均值,即可求出A0 值。

桩下沉所必须的振幅为7~15mm。

(3)振动锤应具的必要频率

振动沉桩时,只有当振动锤的频率n大于自重作用下桩能够自由下沉时振动频率n0时,桩才能沉入预定的设计标高。

(4)振动锤应具有必要的偏心力矩

振动锤的偏心力矩KA0相当于冲击锤的垂参数。因此,偏心力矩

愈大,就愈能将更重的桩沉入至更应的土层中去。

必要的偏心力矩KA0=A0×(QB+GP)(KN.cm)

A0---振动锤的必要振幅,如前所述;

QB---振动锤重量,本工程按60KN。

GP---桩的重量,本工程最长桩重70KN。

(5)振动体系应具有降要的重量QB+GP

振动沉桩时,振动体系必须具有克服桩尖处土层阻力的必要的重量。

(6)振动锤应具有必要的振动力FV

FV=0.04n2M(KN)

另外,在选定振动锤时,还应根据桩径与长度,考虑以下一定时间完成的打入为宜。

2、振动沉桩施工要点

(1)振动锤:选择45KW振动锤初打,60KW振动锤补打。

(2)接桩:钢管桩的连接采用外拼及接头对接焊连接,对外拼板均匀布置6块,管桩对接时要保证管口平整、密贴。焊条采用国产J502,焊缝厚度应满足要求。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焊接强度不小于主材强度。钢管桩对接必须顺直,顺直度允许偏差0.5%。

(3)开始沉桩时宜用自重下沉,待桩身有足够稳定性后,再采用振动下沉。

(4)桩帽或夹桩器必须夹紧桩头,以免滑动降低沉桩效率、损坏机具。

(5)夹桩器及桩头应有足够夹持面积,以免损坏桩头。

(6)沉桩过程中应控制振动锤连续作业时间,以免因时间过长而造成振动锤损坏。

(7)每根桩的沉桩作业,须一次完成,不可中途停顿过久,以免土的摩阻力恢复,继续下沉困难。

3、停锤控制标准

振动沉桩的停锤标准,应以通过度桩验证的桩尖标高控制为主,以最终贯入度作为校核。如果桩尖已达标高而最终贯入度相差较大时,则应查明原因,研究后另行确定。

采用桩尖标高和贯入度双控的方法作为确定停锤标准。

本工程最终贯入度(最后连续三次振锤一分钟)按3cm/min控制或通过试桩确定贯入度控制标准。

4、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

振动沉桩过程中,出现桩的偏移、倾斜或回弹(严重时),以及其他不正常情况时,均应暂停,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方可继续沉桩。

5、测量控制

根据坐标定出桩基的纵横中心线。施工中测量控制应注意下述几点:

(1) 打一根桩复核一根,做好测量记录。

(2) 测量人员应对桩的就位,垂直度和打设标高进行监测,确保施

工精度。

(3) 沉桩完成后,测量人员应根据轴线测出桩的平面偏位值,认真

做好记录。栈桥施工总的测量工作归纳为:a、桩位测量;b、贯入度观测。

(4) 贝雷桁架定位测量及复测。

(5) 贝雷架挠度观测。

6、沉桩容许偏差

垂直度:1%

桩位:纵桥向40mm,横桥向50mm。

四、钢栈桥及平台架设

(一)、钢栈桥的架设

1、钢管的打入应在栈桥的同一直线上,钢管桩打入后,由测量人员测出钢管桩顶标高,割去多余的钢管桩,并在钢管桩上割槽,槽的大小应比2I25宽度宽2~3cm。工字钢底与管桩接触处应焊接,同时应采用开槽割除的钢管加工成10cm宽(长度根据需要定)加劲环板把工字钢与钢管焊接定位,每根钢管焊4根四块加劲环板。在钢管桩的槽口上栈桥横向架设5米长2I25工字钢。

2、横梁2I25b工字钢架设好后,在工字钢横梁上纵桥向设两

组贝雷片,贝雷片横桥向间距3.5m。贝雷片与2I25b工字钢之间采用槽钢[10固定。

3、贝雷片顶顺桥向按0.75米的间距均布I20b。

4、I20工字钢顶横桥向满铺槽钢[16,槽钢[16倒扣在I20工字钢上。

(二)钢平台的架设

1、在钢管桩打好后,应把握好低潮位时间,采用剪刀撑和水平撑加固钢管桩,水平撑和剪刀撑采用[10,交叉点焊接,撑与钢管桩采用钢板连接。与钢管桩焊接之前,应将钢管桩焊接处除锈。而且撑尽量在两条钢管桩的中心线上,以最大限度的达到受力要求。钢管桩开槽与栈桥钢管相同,工字钢需要搭接位置的管桩开槽要能放置一根I45b。其余与栈桥的要求一致。

2、在I45b上铺设I30b,间距为0.75m,铺设工字钢时考虑桩基的施工顺序,可以预留部分钢护筒的位置,其余的在以后施工中再逐渐拆除护筒位置的工字钢。铺设好工字钢后必须马上进行加固。

3、在I30b工字钢上铺设防滑钢板,平台的面板采用6~8mm的钢板,钢板利用船吊安装,钢板边与工字钢要全面焊接,确保焊接强度达到要求。横向和纵向相邻两块钢板之间应间隔3cm,保证满足热胀冷缩的要求,钢板的纵向边 必须与槽钢焊接,在此处需要增加一根槽钢,其余的槽钢布置不能改变。

栈桥和平台搭设完毕后,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高度为1.2m,立杆的间距为2m,立杆焊接在工字钢上,立杆及扶手均采用φ48×3.5mm钢管,扶手与桥面之间设置两道 φ16圆钢。

五、钢栈桥、钢平台验收

钢栈桥、钢平台验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安全性、稳定性

从下到上开始检查:

1、 检查钢管桩打入记录,看打入深度是否满足要求。每根钢管桩

入土深度需大于3.5米;

2、 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2Ⅰ25b与钢管桩之间的连接钢板焊

接是否牢固,焊脚高度大于6mm,焊缝长度大于10cm;

3、 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2Ⅰ25b与纵梁贝雷梁之间的固定槽

钢[10是否在每个钢管桩墩顶位置都进行了固定,槽钢与槽钢之间,槽钢与横梁工字钢2Ⅰ25b之间所有接触部位是否都进行了满焊,焊缝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焊缝要求饱满,焊脚高度大于6mm,不能有焊渣、气空之类的情况。

4、 检查纵梁贝雷梁与纵向均布工字钢Ⅰ20b之间每根是否都进行

了卡扣连接,卡扣连接是否牢固。

5、 检查纵向均布工字钢Ⅰ20b与纵向满铺槽钢[16之间是否进行了

点焊,是否有漏点的情况。

6、 检查钢平台钢管桩打入记录,看打入深度是否满足要求。每根

钢管桩入土深度需大于3.5米;

7、 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Ⅰ45b与钢管桩之间的连接钢板焊接

是否牢固,焊脚高度大于6mm,焊缝长度大于10cm;

8、 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Ⅰ45b与顶部均布工字钢之间Ⅰ30b

的点焊接是否牢固;

9、 检查各槽钢斜撑与钢管桩之间焊接是否牢固,要求满焊,焊缝

饱满,焊脚高度大于6mm,不能有焊渣、气空之类的情况。

10、 检查贝雷梁斜撑与贝雷梁之间的螺栓连接是否牢固。

11、钢栈桥成桥后,用50T重车在栈桥上来回走两趟,测量观测变形。

水平摇摆幅度不能大于左右各2cm;跨中最大饶度必须小于L/400,即1200/400=3cm。

(二) 、使用性

1、 检查栈桥桥面宽度是否能满足过车和堆放材料要求;栈桥桥面

宽度为6米;

2、 钢平台顶面宽度必须大于4米,即钻机宽度2米,每边1米工

作宽度。

六、钢栈桥受力计算

(一)、便桥结构简介

便桥结构见附图,便桥采用钢管桩基础,每排采用2根直径为630mm的钢管组成,钢管桩顶嵌入2Ⅰ25b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上纵桥向布置两组150cm高公路装配式贝雷桁架主梁,每组两片贝雷桁架采用90cm宽花架连接。贝雷桁架上横铺Ⅰ20b工字钢分布梁,分布梁间距为75cm,分布梁顶沿顺桥向铺设[16槽钢桥面板。

(二)、便桥各主要部件的应力计算

便桥受力计算采用50T的重车进行验算,前轴每个取5T,每

个后轴取20T,取后轴进行验算,在便桥横桥向分布如下,取最不利位置:

各主要部位受力,从下到上计算如下:

1、贝雷桁架纵梁受力计算

根据下面对横向分布Ⅰ20b工字钢梁的受力计算可以得知,两组贝雷桁架中的外侧贝雷片总有一片承受上拔力,贝雷片的受力极不均匀,取受竖直向下的最大荷载计算,单片贝雷架承受的最大荷载为7040×2=14080Kg(重车有两个后轴),按简支梁计算,

贝雷架的跨中弯矩最大值Mmax=14.08×12/4=42.24t.m,单片贝雷片容许弯矩为78.8 t.m,所以贝雷桁架纵梁的受力能满足需要。注:贝雷片容许应力取值,取至《桥涵》下册 页

单片贝雷片的抗剪能力为24.5t,通过下面对横向分布I20b工字钢的受力计算知其最大支座反力为8645Kg,两个重轴,此时贝雷片相当于在跨中作用8645×2=17290Kg的集中力,显然贝雷片的剪力等于8645Kg,小于该值24.5t,贝雷片抗剪能够满足要求。

2、钢管桩上横梁受力计算

横梁支撑在钢管桩上,其支点距离为350cm,按简支梁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

P

PPP

先计算P的值:

P=6m贝雷桁架重量及桥面系总重的1/8+后轴总重的1/4

=约2000Kg+10000=12000Kg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弯矩图如下:

最大弯矩Mmax数值为540000Kg.cm

σmax=Mmax540000==639.5Kg/cm2=63.95MPa<f=215Mpa 2x422.2W

其抗剪能力不需计算,能够满足要求。

3、Ⅰ20b分布梁受力计算

1)、抗弯应力计算

重车采用两个后轴,每个后轴重20t,每侧分布宽度取为50cm,一侧按作用在分布梁跨中时为分布梁跨中的最不利受力。分布线荷载q=10000/50=200Kg/cm。

其计算简图如下: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上海金桥大厦室内精装修客房安装工程清单报价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